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martDNS技术(BIND9)及Eginx反向代理技术实现对不同地区用户甄选地理位置最近的数据中心,以降低因物理距离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线路时延)。为了备份数据特意设立了专门容灾区,保证生产中心的数据一旦出现意外性损毁,可立即使用容灾中心的备份集群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建设双活数据中心达到应用级容灾标准,提升关键业务连续性及利用率;建设同城及异地数据级灾备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ISCSI技术的SAN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SCSI技术介绍了ISCSI SAN的应用以及实现模型,并根据某银行开发中心开放平台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ISCSI SAN架构设计,利用远程镜像代理软件实现数据远程复制,使得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达到消除数据孤岛,异地数据快速容灾备份功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合考虑目前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已有的"两地两中心"、"两地三中心"两大架构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了扩大容灾备份异地架构方案的全面性,构想以建筑工程中"人民防空工程"为背景的"同地两中心"的设计方案,并对比分析该方案与原有两种方案在应对"不可抗力因素"时的抵御能力及其它特点,以供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异地备份安全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种利用RMAN及TSM实现远程容灾备份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容灾备份的概念,体系架构和实现技术作了讨论,并且介绍一种利用ORACLE RMAN及IBM TSM体系,分别使用磁盘,磁带等不同存储介质,以多拷贝形式容灾备份企业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远程分散多点监控系统各点监控的实时性,降低成本,扩展监控距离,适应各种复杂工况,节省人力资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基于GPRS、ZigBee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采集终端通过ZigBee网络实时检测各点的性能状态,然后发送至数据中转中心,再通过GPRS模块将数据传送到远程服务器,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大型设备的振动检测.实验证明,该系统可通过服务器,在任何有GSM信号的地点完成对距其100 m范围内检测点的实时监控.与传统系统相比,只需在各检测点放置一个微型的采集终端,及一个数据中转中心,即可在服务器完成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
在SOFC集成监控系统中,提出一种采用数据通讯层、数据处理层和人机交互层三层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海量数据分类、存储分配与数据调度作为系统监控质量的关键因素,重点对数据处理层的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备份等实施优化设计.将实时数据库分为虚拟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两个部分,分时调度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按紧迫性调度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数据.在数据通讯层,通过解析不同设备所特有定制协议的特征参数,为系统提供了自适应识别设备的自动搜索和链接功能.SOFC集成监控实际运行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时间超过4000h,测量数据完整准确,达到了SOFC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计算系统中,移动单元通常缓存一些数据片段,但是由于移动单元的频繁断接性,缓存会与固定数据库之间发生不一致,为及时更新移动单元所缓存的数据片段,首先必须确定是否发生不一致,哪些页发生了不一致.针对该问题,在以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了各种方法优点的新算法,通过分别在固定数据库和缓存计算数据页的校验和,并按照同样的策略将校验和排列成矩阵再进行比较,诊断出不一致的页面.有效地减少了数据传送量,提高了诊断精度,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主机间的连接是实现远程通信的关键.针对主机连接数据安全问题,在分析基于UDP协议的远程通信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以Delphi为编程语言的基于UDP协议的远程访问数据库的实现方案,并就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基于UDP协议的"穿"NAT、基于UDP协议的海量传输和支持多人同时访问等重难点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该方案使异地数据库操作成为可能,并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管理问题和数据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设计开发实时气象报文数据入库程序,二是对开源Zed Graph制图控件的修改和重新封装使用,并以Oracle10g大型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最终构建成由实时气象数据入库的程序和数据提取展示程序组成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海量气象数据的存储备份,而且其监控展示功能可以更高效地为交通气象的监测预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具体应用,证明了该系统在减少气象灾害对交通的影响方面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以大型数据库应用为背景,基于多Agent技术,构建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访问平台,重点研究了分布式环境下的语义缓存及相应的预取技术,实验表明,该方案对海量数据的统计查询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现有的容灾系统及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系统的分析了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结合某院两校合并后地理位置分散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容灾备份系统模型设计.实验证明,该模型简洁实用,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在某公安综合系统中,当县级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时,需要将所做的变化传播到复制系统中的地市级数据库.讨论了应用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该系统数据复制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实现方法,并将其和现有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于具有相同修改量的数据库,用存储过程实现数据复制的速度要明显快于高级复制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远程备份系统在发生灾难时提供了系统的连续可用性,是支持灾难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技术。为克服现有远程备份系统比较低的事务吞吐量,提出了一种维护远程备份系统的优化O2-safe方法,对两段锁协议进行修改,按事务CSB时间戳的顺序而不是先来先服务的方式对备份系统上的数据加锁,以重建备份系统上事务间的相关性,使得不相关的事务能并发执行。理论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优化O2-safe方法充分挖掘备份系统上事务间的并发执行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事务吞吐量。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系统远程备份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策略,分为本地备份和远程备份两部分。文章构建了一个安全、稳定、完备的远程备份平台,按照一定策略实现不同方式的远程备份,并提供数据恢复调用接口。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利用备份数据迅速进行恢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分布数据库复制过程中信息传输量大、复制效率低、数据完备性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一种“拉推式”分布数据库复制方案,即由信息控制中心采集各个分区的日志,合并后再逐个分发至各个分区.该方案基于日志,数据传输量最小,因而即使在窄带宽网络(如拨号连接)环境下仍然适用;通过模拟事务处理的方法,大大增强了复制过程容错性;动态远程存储过程的使用,增强了复制过程的效率和可靠性.经过哈尔滨市劳动局就业信息网工程7区12县数据库复制的应用,证明该方案简捷、高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化管理需求,采用VC++6.0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信息远程监测系统.将传感器节点数据通过紫蜂(ZigBee)无线网络传至网关节点,再由串口上传至本地个人计算机(PC机),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远程监测;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型,在VC++6.0开发平台上结合C++语言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监测、动态分析、历史查询和异常报警功能;利用MSComm控件设计PC机与下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程序,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操作数据库,通过开放数据源互联配置实现与MySQL数据库之间的互联.在终端节点接入温湿度传感器,将采样时间设置为20 min,系统上位机能够稳定地接收和显示下位机上传的温湿度值;通过设置温湿度异常标准值,当监测数据超出阀值时,系统能及时报警并记录异常信息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多元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的监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DIS体系仿真的要求,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研究现状,选择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解决其分布处理问题,实现DIS体系仿真的分布式数据库的实时交互功能,通过建立一个这样的通用交互环境,用户可以对本地或异地数据库进行操作,包括创建、查询、修改、删除等等,对数据库进行了修改以后,任何站点的用户都可以实时地看到数据库修改以后的情况.为用户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对分布数据库的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基于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的异地容灾系统在主系统发生意外灾难后实现同城异地的数据容灾,采用SAN作为数据存储模式,通过光纤通道将生产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连接起来,使用跨阵列磁盘镜像技术实现异地数据中心之间的备份和恢复。容灾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最后保障,适用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容灾需求,同时,还为企业将来实现更高级别的系统容灾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图书馆系统数据库中用的最多的SYBASE数据库为例,分析了数据失效的原因,指出了目前备份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详细阐述了较理想的备份系统要素。并列出了系统数据库恢复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