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酶解蚕蛹蛋白工艺的研究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工艺的实验研究,并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中选用已确定的中性蛋白酶和动物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7.0,底物蚕蛹蛋白的质量分数1.0%,动物蛋白酶加量150U/g,中性蛋白酶与动物蛋白酶酶活比为4:1.水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7.36%,酸溶性肽得率为55.1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于336~638。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多肽含量高的海参蛋白水解液 ,研究了 3种蛋白酶对海参蛋白的水解能力 ,确定以A .S1 3 98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又通过正交实验得出A .S1 3 98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温度 50℃ ;pH7.0 ;底物浓度 8% ;加酶量 1 .5% ;水解时间 1 .5h  相似文献   

3.
鲢鱼制取水产水解动物蛋白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对鲢鱼蛋白进行了分步水解,得到较高蛋白质水解度的水产水解动物蛋白.研究确定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为pH=7.5,质量分数为0.2%,时间2.5 h,温度55 ℃;胃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pH=4.0,质量分数为0.2%,温度55 ℃.  相似文献   

4.
海参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获得多肽含量高的海参蛋白水解液,研究了3种蛋白酶对海参蛋白水解的能力,确定以A.S1398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又通过正交实验得出A.S1398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温度50℃;pH7.0;底物浓度8%;加酶量1.5%;水解时间1.5h。  相似文献   

5.
中性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中性蛋白酶对豌豆蛋白进行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豌豆蛋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g/mL)5.15%,水解时间3.0h,温度54.6℃,pH6.5,加酶量2.95%,最佳酶水解条件下的水解度为7.82%.  相似文献   

6.
中性蛋白酶酶解小麦面筋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水解小麦面筋的影响因素对水解度及肽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及水解度与肽提取率之间的规律.最佳水解条件为小麦面筋蛋白浓度5%,酶浓度70 mg/g,pH 7.0,温度50℃,时间3.5 h,水解度为8.25%,肽提取率为0.122 2%.在中性蛋白酶作用范围内,肽提取率与水解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松仁中的蛋白质,将其酶解制备活性多肽,分别对7种蛋白酶进行水解实验。用pH stat法控制水解度,用福林 酚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氮溶指数。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如下结果:最佳用酶是As1.398中性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7.0,底物浓度1.2%,酶与底物比4000U/g蛋白。  相似文献   

8.
通过内源酶与外源酶相结合的方法,酶解牡蛎并优化酶解过程。评价了紫外照射、温度、pH、金属离子、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自溶酶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牡蛎自溶的最佳条件为pH 5、50℃、3 h。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选择中性蛋白酶为外源工具酶。利用响应面中的Central Composite设计优化了中性蛋白酶的水解工艺,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修正为:pH 7.1、49℃、底物质量分数7.9%、加酶量2 500 U/g、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理论水解度为39.29%,实际水解度为39.53%。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牡蛎酶解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内源酶与外源酶相结合的方法,酶解牡蛎并优化酶解过程。评价了紫外照射、温度、pH、金属离子、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自溶酶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牡蛎自溶的最佳条件为pH 5、50℃、3 h。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选择中性蛋白酶为外源工具酶。利用响应面中的Central Composite设计优化了中性蛋白酶的水解工艺,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修正为:pH 7.1、49℃、底物质量分数7.9%、加酶量2 500 U/g、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理论水解度为39.29%,实际水解度为39.53%。  相似文献   

10.
以啤酒酵母蛋白为底物,以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为衡量指标,采用对比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法,优化出中性蛋白酶可控酶解啤酒酵母蛋白的工程化回归模型。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啤酒酵母蛋白质量分数为1.13%,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为5.02%,酶解温度为54.3℃,酶解pH值为6.1时,经过3次验证发现水解度均在44.71%以上,证明了回归模型具有工程化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酶解是改善蛋白质特性,便于人体吸收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富含于乳制品中的酪蛋白,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实验。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回归方法,确定碱性蛋白酶对酪蛋白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55℃,酶-底物比为7%,底物质量分数为6%,pH值为8。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对Neutrase蛋白酶酶解燕麦麸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麸皮为原料,采用Neutrase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蛋白水解度及氮溶指数为评价指标,在反应时间、加酶量、料液比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系统探讨了燕麦麸蛋白酶解的最优条件,当水料比为15∶1,加酶量为底物的5%,酶解反应时间为4 h,水解度可以达到12%,氮溶指数达到59%.  相似文献   

13.
以核桃分离蛋白为原料,用Neutrase 0.8L酶解制备高活性的ACE抑制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酶解多肽的ACE抑制率,同时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中性蛋白酶(Neutrase 0.8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顺序为pH〉温度〉E/S,对ACE抑制率的影响顺序为pH〉E/S〉温度;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 6.81、温度55℃、时间2h、底物质量浓度2%、酶与底物比3.43%,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到8.52%,ACE抑制率达到67.94%.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酶水解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选择4种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液体中性蛋白酶和枯草杆菌1398固体中性蛋白酶)来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在其最适水解条件下,测定不同水解时间下的水解度,比较4种蛋白酶水解物抗氧化力的大小和水解度与水解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蛋白酶水解物中风味蛋白酶水解物的相对抗氧化活力最大,其他依次为1398S。固体中性蛋白酶、液体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择 4种蛋白酶 (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液体中性蛋白酶和枯草杆菌 1398固体中性蛋白酶 )来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 ,在其最适水解条件下 ,测定不同水解时间下的水解度 ,比较 4种蛋白酶水解物抗氧化力的大小和水解度与水解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4种蛋白酶水解物中风味蛋白酶水解物的相对抗氧化活力最大 ,其他依次为 1398S .固体中性蛋白酶、液体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  相似文献   

16.
酶法制备鲍鱼脏器呈味肽及呈味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酶法制备鲍鱼脏器呈味肽及呈味氨基酸的最佳条件.鲍鱼脏器分别经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肽得率最大,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且口味最好.以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条件:酶加量3 000 U/g,温度46℃,pH 7.8,时间3 h,底物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以生产淀粉的副产物豌豆蛋白粉为原料,研究了中性蛋白酶酶解条件对豌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加酶量、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对豌豆蛋白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豌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优化出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13%、反应时间32.5 min、pH8.0、反应温度52.8℃,此时豌豆蛋白的乳化活性为35.82 m2/g,乳化稳定性为45.88 min,比改性前豌豆蛋白的乳化性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泥鳅肉水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水解度(DH)以及水解产物的肽含量为指标,从碱性蛋白酶、碱性内切酶(Alcalase)、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碱性内切酶作为酶解泥鳅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最适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该酶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时间60min,pH 8.1,温度45℃,酶底物比(E/S)1 900U/g,固液比1∶15。在该条件下水解,得到酶解物的ACE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22mg/mL。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