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岷江都江堰河段的水文泥沙和枢纽布置概况。根据都江堰模型试验成果,对于在多沙河流上应用闸枢纽引水方式的合理性、闸前水沙运动特点、取水枢纽布置中的引水防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试验资料,得出闸枢纽拥水排沙的经验关系式。利用该式,可对条件类似的取水枢纽的排沙效果进行估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伊、洛河上引水式水电站低坝引水枢纽中冲沙闸在设计布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现行计算方法应用于山区河流引水枢纽中冲沙闸设计的局限性,提出了根据天然河道稳定主槽宽度、冲沙闸和冲沙槽的冲沙及沉沙要求进行冲沙闸设计计算的新方法,并通过算例的计算,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通口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采用混合开发方式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坝高73.5 m。本文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成果,论述了通口电站冲沙底孔的过流能力和流量系数,研究了冲沙底孔体型布置对廊道压力、消能防冲及电站尾水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冲沙底孔廊道压力和改善消能防冲条件的工程措施,该研究成果已被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4.
长潭水库是台州市法定饮用水水源地,同时也担负着台州市中心城区的防洪保安重任,2002年至2005年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通过水力复核对除险加固后对长潭水库大坝及发电洞、泄洪洞和溢洪道闸建筑物现场检查、监测资料分析、结构计算等,表明这些水工建筑物完全达到设计的安全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开口水电站的泄洪消能防冲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龙开口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坝址处主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主河床,电站置于右岸紧靠泄水建筑物.对于此类工程,消能防冲是主要问题.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通过多个试验方案,研究了溢流坝和泄洪中孔的消能效果、挑射水流消能后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问题、下游河床及两岸的冲刷情况以及电站尾水出口水面波动情况.经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消能防冲与发电相互影响因素,提出最优枢纽布置方案和泄水建筑物结构型式,另外也为岸坡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大流量窄河床条件下的重力坝泄洪消能工程设计和同类型模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龙开口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坝址处主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主河床,电站置于右岸紧靠泄水建筑物.对于此类工程,消能防冲是主要问题.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通过多个试验方案,研究了溢流坝和泄洪中孔的消能效果、挑射水流消能后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问题、下游河床及两岸的冲刷情况以及电站尾水出口水面波动情况.经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消能防冲与发电相互影响因素,提出最优枢纽布置方案和泄水建筑物结构型式,另外也为岸坡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大流量窄河床条件下的重力坝泄洪消能工程设计和同类型模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长征渠设计中,进水口防沙排沙方案,是按三道防线布置:第一道防线,把进水口布置在河流弯道凹岸处,利用水流的弯道环流作用,使大量底沙运动远离进水口。拟在河床中设置泄洪排沙闸,洪水期可大泄大排,水库冲淤平衡后,进水口前形成深水河槽,在进水口前面作到门前清。第二道防线,在进水闸前布置冲沙闸和冲沙廊道,排除运动到进水口的底  相似文献   

8.
清口枢纽是明、清两代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以实现"治河保运"目的而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中国大运河为线型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是其沿线重要遗产区,其核心区域码头镇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里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引淮和御黄文化遗产是其若干子项。明中晚期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枢纽格局初步形成,明末清初U型总体结构建成,发挥了刷黄济运功能。黄河北徙,漕改海后,运行400多年的清口枢纽功能逐渐丧失。新中国建立后,清口枢纽调整淮河、运河关系的功能被异址新建的淮阴枢纽替代,原枢纽工程大部分有遗迹可寻。  相似文献   

9.
1概况 1.1白水坑水库概况自水坑水库2003年建成,位于峡口水库上游约20kM处,集水面积33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1937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0亿m^3。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放空洞、发电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和升压站等组成。  相似文献   

10.
大隆水利枢纽溢洪道优化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大隆水利枢纽溢洪道水工物理模型,对溢洪道运行的水力特性和体形结构进行试验研究,优化了进水渠左导墙布置、控制段中墩形式和挑流鼻坎尺寸,使泄洪流态更平顺,水库调度运行更合理,满足消能防冲要求,减少溢洪道工程的工程量和造价.  相似文献   

11.
珊溪水利枢纽是治理飞云江水旱灾害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骨干工程,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在今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管理中,应加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洪水预报工作,做好长、中、短期调节计算和调度方案,提高水库调度水平,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水库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59年建库以来积累的新的水文气象资料和水电站运行记录,对古田溪一级水库入库洪水计算、特大洪水处理、资料代表性分析、频率计算和成果的合理性论证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保证了一级水电站设计洪水复核成果的准确、可靠,为进一步研究提高汛限水位的可行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黄河下游来水、来沙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水调沙则使下游主河槽全线下切、相同流量条件水位降低,改变了引黄闸的引水条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引黄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在年平均流量下的水位仍能够满足水闸的设计引水要求;辅以工程措施可以解决河道下切对引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库防洪调度中,设计洪水的推求对于水库防洪安全至关重要,而在其实际的推求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本文针对设计洪水洪峰、洪量以及洪水过程线多重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水库防洪风险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探求设计洪水不确定性下的水库防洪调度过程。应用Copula函数建立洪峰与最大三日洪量的联合分布模型,采用蒙特卡洛重抽样方法,获取一系列峰量联合设计值;针对传统设计洪水过程线选择的单一性问题,对水库实测洪水过程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洪水过程线进行随机模拟,生成多维不确定性下的设计洪水过程;引入经济学指标条件风险值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来衡量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中超过调洪最高洪水位的风险,建立了考虑CVaR的水库防洪调度模型,通过不同的风险系数取值获得不同的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以安康水库洪水过程为例,二次重现期标准下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联合设计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K-means聚类法把洪水过程分成了三类,并应用蒙特卡洛法对不同类型洪水过程进行随机模拟,获取了考虑不确定性的大量水库设计洪水过程,推求了安康水库不同风险系数下水库防洪调度规则。本文所建立的考虑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的水库防洪风险调度模型可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水库调度规则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已建水库中进行第二次开发必须要在原有的水库枢纽中增建水工隧洞,以满足防洪、排沙、扩机、城市供水和抽水蓄能等为目的开发任务.隧洞的进水口在水下深处是施工关键.水下岩塞爆破技术是扩建水工隧洞的""龙头""工程,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特别是在进口高程很低时、多泥沙河流水库淤积的病险水库中使用该技术优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水库防洪优化调度不仅能减少洪水灾害,而且还能实现洪水资源化,提高水库的运行效率。但是以往的流域梯级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研究往往只计算水库泄洪流量过程,没有考虑泄洪闸门的具体操作情况。根据闸门运行要求,总结水电站的闸门启闭条件,并制定泄洪闸门数字化表格。闸门数字化表格用来解决闸门泄流的约束问题,数字化表格过程需要计算若干个子单元,每个单元为计算在给定的水位下,由特定的流量范围内的闸门组合组成,每个单元里面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组合方式,每种组合方式下有多个代表性闸门组合。应用数字化表格可依据水电站的期望下泄流量,采用二分法搜寻闸门组合方案,选取闸门开度离差平方和最小和闸门开度变化个数最少作为目标函数,并对闸门下泄流量与多步骤逐步优化算法计算的流量间的误差进行修正,进行水电站泄流量实时分配,更快速准确地对闸门开度进行调整。结合某流域下游梯级水库洪水优化调度进行了实例计算,考虑闸门运行的防洪优化调度的下泄流量较原电站实际运行的下泄流量均匀,并且通过对相邻两时段闸门开度的比较和优化,减少了电站闸门开启次数,获得的优化调度闸门运行优于实际调度情况,结果表明泄洪闸门数字化表格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底孔前水沙运动规律的特殊性,引入行进水深以及求解底部挟沙力的张瑞瑾公式方法,建立了能准确反映孔口泄流条件下局部水沙运动待性及河床形态变化过程的三维水沙数学模型,使模型能准确反映孔口泄流条件下局部水沙运动特性及河床形态变化过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模型中的悬沙计算模块以及推移质计算模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应用于水库坝前冲刷漏斗模拟.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云南瑞丽江水库取水防沙效果分析中,并对水库取水排沙调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长潭水库为例,结合水库的坝体实际,对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导流条件、导流方式及进度安排进行设计和施工,验收竣工后蓄水位恢复到正常蓄水位,达到百年一遇、万年校核的设计标准,证明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导流设计科学合理,对类似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导流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红枫水库的具体情况,依据1994年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GB50201-94)和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基于现有的工程条件和技术资料,从设计洪水推求、水库自身防洪调度和安全运行、蓄满率变化、电站发电效益分析等方面,科学合理地分析论证红枫水库汛期前期(5~7月)限制水位抬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水库的现行调洪原则,库水位从1236.8m起调,其相应调洪成果满足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余度。从发电效益来看,最大年均增发电量为0.044亿kW.h,提高幅度为6.8%左右,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库(群)实时调度能结合有效的水文预报信息对水库在实时运行层面权衡防洪与兴利效益具有指导意义。然而,水文预报信息的利用面临着不可规避的不确定性问题,故水库(群)实时调度运行需要考虑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针对耦合水文预报的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问题,提出了可考虑各水库不同预见期长度、不同预报精度的两阶段风险率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构建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模型。首先,两阶段风险率思想是将未来调度时段按预见期节点分为预见期以内和预见期以外两个阶段,预见期以内考虑径流预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采用集合预报思想统计多组预报径流情景在预见期以内的失事概率,预见期以外考虑因预见期末水位过高难于应对后续洪水的潜在风险,根据历史设计洪水的调洪演算试算风险率。其次,基于所提出的两阶段风险率方法构建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两阶段风险率计算方法可兼顾考虑实时调度阶段由径流不确定性引起的预见期以内、预见期以外的潜在风险;基于两阶段风险分析构建的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可求解得出的水库群系统库容动态最优决策过程,且该优化调度模型可在不增加汛期防洪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水库群系统的发电效益,即2010年汉江流域五库系统在夏汛期可提高总发电量2.30亿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