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热连轧活套高度和张力系统的双输入双输出强耦合特性,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预测控制策略.基于子空间辨识方法,利用离线和在线输入输出数据直接辨识控制器参数,避开模型辨识的过程,同时基于预测控制原理,利用未来输入和已经测得的数据信息,预估未来输出,充分利用预测信息设计控制器,在下一个采样周期开始新的循环.该方法能够提高控制精确度,具有较强的扰动抑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化工厂立德粉转炉的实际工况,在广义最小方差理论基础上,同极点配置的方法相结合设计出了同时域指标相联系的自适应控制器.提出了离线辨识与在线辨识相结合,辨识与控制既结合又分开的实用方案.在数字模拟混合仿真中,还给出了此种控制规律与PID调节器比较的曲线.  相似文献   

3.
输出非线性方程误差类系统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控制对象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得辨识算法的计算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结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特别是包含未知参数乘积的非线性系统,使得过参数化辨识方法的参数数目大幅度增加,辨识算法的计算量也急剧增加,因此探索计算量小的参数估计方法势在必行.针对输出非线性方程误差类系统,讨论了基于过参数化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类辨识方法;为减小过参数化辨识算法的计算量和提高辨识精度,分别利用分解技术和数据滤波技术,研究和提出了基于模型分解的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和基于数据滤波的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最后给出了几个典型辨识算法的计算量、计算步骤、流程图.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单神经元PID矢量控制新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的PI调节器固定参数所造成的不足,利用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单神经元PID调节器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了参数在线辨识,转速在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动态特性好,适合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抖动现象,采用一种快速跟踪的有限记忆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现系重心偏移角的参数辨识.仿真表明,在参数突然变化时,该方法能快速辨识系统参数.通过增加一个惯导元件,用一个倾角仪A中采集的数据辨识出的偏移角对另一个倾角仪B的零位进行修正,将B采集的数据反馈到控制器中,对机器人实施平衡控制.分析表明,考虑重心偏移的控制策略是一种自适应的控制方法,能有效去除抖动现象,提高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平衡控制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建模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力系统建模是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和控制的基础.重点综述电力系统建模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建模途径、可辨识性、可区分性、可解耦性、难易度、线性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及非线性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提出电力系统建模发展趋势,为电力系统建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辨识双重不确定性系统未知参数,跟踪系统目标输出值,本文对未知参数随机系统分别进行了对偶控制和最小二乘(RLS)辨识控制.提出了双重不确定随机系统对偶控制和最小二乘辨识控制策略.通过双重不确定随机系统仿真,比较分析了对偶控制和最小二乘辨识控制策略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对偶控制策略用于双重不确定性随机系统参数辨识时实时性和稳定性优于最小二乘辨识控制;随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未知参数变化时,对偶控制策略仍可有效跟踪系统目标输出值,且对偶控制跟踪误差和切换之前保持一致,而RLS辨识控制不能有效跟踪系统目标输出值,跟踪失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时变时滞耦合复杂网络的函数投影同步及参数辨识问题,构造时变时滞耦合的节点参数未知和拓扑结构未知的2类复杂网络.利用牵制控制方法,分别设计这2类网络各自的自适应控制器,使得2类网络和其孤立节点实现函数投影同步.分别利用网络节点未知参数的辨识法则和网络未知拓扑结构的辨识法则,对网络的节点参数和拓扑结构进行辨识.最后给出数值仿真例子验证自适应控制器和辨识法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刚体卫星的姿态调节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在卫星转动惯量参数存在不确定性时,设计了基于李亚普诺夫方法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律,实现了对惯量参数的实时辨识.同时为克服滑模控制中控制量存在的固有的抖振问题,又提出了采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的控制方案.最后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在实现姿态调节控制的同时,完成了对卫星转动惯量的辨识,并有效地抑制了外部扰动.  相似文献   

10.
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多新息辨识理论、递阶辨识原理、耦合辨识概念是该文作者提出的研究辨识问题的原创性新方法,已经被用在很多辨识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辨识方法族,可以用于解决许多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参数估计、自适应滤波和预测、自适应控制等问题.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双重属性:一些特征变量是可观测的;一些是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发动机怠速过程的稳态和动态特性,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发动机怠速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模糊控制理论在发动机怠速控制中的应用,根据3种不同控制策略的控制结果的对比,得出了采用PID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控制效果最佳的结论.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汽油机怠速的稳定性,而且降低了怠速时转速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地回顾了电—气比例/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后,研究了采用最小二次型性能指标设计并由实时优化系统进行实验优化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并针对这一系统所存在的问题,采用了鲁棒控制方法,提出对原不稳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此外,本文还深入地研究了自适应控制和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实验证明本文研究的控制方法均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晓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6,32(3):239-242,246
为了实现多电机同步控制的智能化,以全自动裁切生产线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PID的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方法.通过介绍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对系统的控制结构和PID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同时借助PLC的存储间寻址方式实现模糊控制算法.仿真结果与工程应用表明,应用模糊PID控制能较好地实现多电机同步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蒸纱锅系统的温度控制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PID,FUZZY复合控制的控制方法,并应用Matlab做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都证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间歇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描述了间歇过程控制标准的产生与应用,阐述了智能间歇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其广泛的应用.提出了智能控制是间歇过程控制发展出路的观点,其中智能控制与常规控制的结合、智能软测量技术和集成化智能控制是间歇过程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卫星姿态控制问题中经典滑模控制器所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指数收敛的缺陷,同时为增强控制器对外部干扰与系统不确定性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对系统模型具有鲁棒性的快速收敛有限时间控制算法.针对传统滑模面角速度下降过快导致的收敛速率慢的缺陷,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三段式结构的有限时间滑模面,提升收敛速率并保证稳态精度,同时利用欧拉轴的特性消除有限时间控制中的奇异性问题;通过引入符号函数项,解决系统转动惯量的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力矩问题;通过放缩控制律中的比例项解决控制力矩受限的问题;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本文提出的控制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同时给出系统收敛的时间估计.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够在大幅提升收敛速率的同时保证稳态精度.同时也表明了提升系统性态的关键是规划姿态角速度,即通过合理设计滑模面与期望角速度曲线可以实现提升系统收敛速率与鲁棒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海新奥托实业有限公司的EFPT-1-0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开发了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锅炉运行中的温度、液位、压力、流量、阀门开度以及马达频率等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并可实现对锅炉液位和温度的定值控制。在监控系统中对实验装置的不同对象模型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算法,其中锅炉液位系统采用了改进的PID算法,锅炉温度系统采用了模糊算法,通过实验调试,控制曲线超调小,过渡时间短,控制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具有时变参数、负载扰动的电液伺服系统,提出带有专家智能协调控制器的Bans -Bang控制、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案,导出了智能控制 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控制启动快、无超调,静态误差小、抗随 机扰动强.  相似文献   

19.
在飞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可重构飞控系统实现故障重构。本将低,高增益反馈控制方法和分段线性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可重构飞控系统鲁棒控制结构,通过对反馈控制建设,同时考虑操作面偏转速率饱和限制,从而设计出一种鲁棒重构控制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完成飞控系统故障重构。  相似文献   

20.
预测控制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主要研究预测控制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探讨结构振动控制对象模型、预测模型、控制算法,然后通过模拟试验,证实其控制效果明显、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