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了适用于带暗支撑剪力墙的斜撑框架计算模型,给出了该计算模型中各杆件的几何特性和参数的确定方法,推出了该计算模型的刚度矩阵,给出了各杆件非线性力-位移关系曲线的确定方法,对2片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带暗支撑剪力墙的弹性和塑性阶段的受力反应,为使用框架分析程序进行暗支撑剪力墙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钢筋混凝土带边框柱中高剪力墙模型结构在单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从理论计算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了这类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开裂、变形及破坏全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当的带边框柱中高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带暗支撑全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动力性能,进行了3个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筋形式的低矮剪力墙振动台试验研究,其中1个为普通混凝土低矮剪力墙、1个为全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1个为带钢筋暗支撑全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各剪力墙在不同受力阶段的自振频率、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破坏特征;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全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自振频率比普通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略低;通过增设钢筋暗支撑的方式可使全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达到普通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对8个带暗支撑的十字型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进行单调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比较了在暗支撑布置高度变化时,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变化情况,分析了带暗支撑的十字形短肢剪力墙的暗支撑位置对构件的极限荷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揭示该型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真实力学行为,得出暗支撑在十字形短肢剪力墙的上下两端附近时对抗震最为有利的结论。为实际工程的截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带缝钢板剪力墙的基本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弹塑性简化分析模型,并分别定义了模型的几何参数与非线性参数.为验证简化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对带缝钢板剪力墙以及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简化模型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较为接近,可反映带缝钢板剪力墙的主要受力特征;简化模型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协同工作时墙板对周边框架的附加作用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再生骨料对双肢剪力墙性能的影响,本文对4个1∶4缩尺的4层双肢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各模型连梁跨高比均为1.0.模型1为普通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模型2、3分别为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模型4为带暗支撑全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分析了各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相比,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略差,且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加配暗支撑可以使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有效提高.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非工程轴方向受力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非工程轴方向受力(与工程轴成45°和135°方向)的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抗震静力试验研究,通过非工程轴方向受力的4个1/2缩尺的L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主要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其内在抗震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非工程轴方向受力情况下,加设暗支撑可显著提高短肢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型钢自密实混凝土(SCC)叠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已有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MSC.MARC软件中的分层壳单元建立型钢SCC叠合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进行低周往复加载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暗柱型钢含钢率、叠合区锚固钢筋配筋率及轴压比对型钢SCC叠合剪力墙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为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考;随着暗柱型钢含钢率或叠合区锚固钢筋配筋率的增加,墙体承载力逐渐提高,但延性逐渐降低;型钢SCC叠合剪力墙在大震作用下的轴压比不应大于0.3.  相似文献   

9.
T型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SYS对带暗柱与不带暗柱的短肢剪力墙进行单调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比较了两者的承栽力、延性、及破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轴压比和混凝土标号对带暗柱短肢剪力墙的力学特征参数和内力分布的影响,为实际工程的截面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考虑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接触效应的榫卯剪力墙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将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合理、可靠.研究了不同纵向孔洞尺寸对榫卯剪力墙性能的影响,建议接缝处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在确定板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钢筋配筋率及轴压比对榫卯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提高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对榫卯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增大,榫卯剪力墙承载力增大,变形能力降低,试件破坏提前.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钢管混凝土三维有限元法和纤维单元法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出了适于梁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以这两种方法得到钢管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应用于梁单元法进行数值计算,分别对工程中最常出现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及偏压构件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纤维单元法得到梁单元应力-应变关系在进行钢管混凝土构件数值分析时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以三维有限元法得到梁单元应力-应变关系,应用于方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时计算结果理想,而应用于圆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时与实验结果相比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轻型客车驱动桥进行了包含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所有零部件在内三维实体模型,利用该三维模型建立了驱动桥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模态计算;利用LMS振动测试设备对后桥进行了模态试验,通过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理论建模是正确的、有效的,为驱动桥整体动态模拟及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3.
计算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计算力学的研究现状作了分析 ,介绍了计算力学中的主要方法 ,其中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加权残数法和有限元线法等。又从算法的研究方面讨论了计算力学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计算力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并行计算的结构损伤动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并行计算是当今并行计算发展的新方向。用网络并行思路探讨了结构损伤动力有限元并行分析算法的实现方法,并在曙光-1000A分布式并行计算机上进行了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了该算法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结构的随机响应分析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样本,而使得有限元计算过程大量重复,尽管通过正交设计可减少分析样本数目,效率仍十分低下.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映射迅速的运算方法,通过计算少量样本对应的有限元结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网络用于结构的随机响应分析.算例计算和工程应用表明,在整个计算过程中,误差均在|E|=0.000 1范围内,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约占一次有限元计算时间的15%,因此对于三维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可节省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6.
将有限元理论引入三电极电容引信探测电极的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引信与目标之间的电容,从而为探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提供依据. 突破了以往"设计--试制--修正"的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就能对系统电容进行精确计算及性能预测,可节省大量的设计试验费用. 对某迫弹电容引信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2 m下电容,并将计算数据进行电路仿真得出检波电压,其变化趋势与实测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临近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坑开挖卸荷必然对临近软土地铁隧道产生影响,因此如何预测隧道变形并提出相应预防和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上海地区一个临近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运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铁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比较吻合,表明整体有限元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此类工程问题,从而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有限元方法计算网壳结构时的缺点与不足,采用结构分析QR法对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进行研究.根据QR法基本原理,导出了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新的刚度方程及其计算格式,利用样条节点位移参数可求出结构节点位移和杆端力.依据QR法的计算要点和有限元法流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了某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节点位移和内力,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结构分析计算方法,可用于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及其他网壳结构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有限单元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有着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同样在基础设计中有限元法也得到了应用,以筏板基础有限元计算为例,阐述了计算软件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