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土生子》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赖特在大萧条时期的扛鼎之作。以作家经历为切人点,探讨在《土生子》中体现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赖特在作品中成功地把客观细节描写和主观心理描写融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美国黑人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折射出人道精神的光芒。《土生子》反映了赖特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娴熟精湛的创作技巧,也从更大方面反映了大萧条对美国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性小说。杰克·伦敦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传奇性人物。他的分裂自我主要体现在自卑情结和自恋情结的冲突,由于私生子的身份而加深了的恋母情结,因为多种哲学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分裂这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马丁·伊登身上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算子代数中,揭示导子与Jordan导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对其高阶性及广义性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主要研究三角代数上的广义Jordan高阶导子,利用算子的矩阵分解和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了作用在一个含有单位元的可交换环上的三角代数到其自身上的每个广义Jordan高阶导子是一个广义高阶导子,其结果推广...  相似文献   

4.
文学伦理学批评把伦理意义上的人看成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组成。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通过对《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和伏地魔两个主要人物在社会化过程中做出的伦理选择及其背后的动因进行考察,认为哈利与伏地魔被建构成一对具有同源结构的镜像人物,其中一个是"善"的体现,另一个是"恶"的化身。他们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寄托、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这对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镜像人物,恰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可以象征性地看成是一个人兽同体的斯芬克斯因子:伏地魔代表斯芬克斯的兽身,象征着被欲望驱动、表现为自然意志的兽性因子;而哈利则代表斯芬克斯的人头,象征着受伦理意识控制、表现为理性意志的人性因子。在小说结尾,哈利所代表的正义力量对伏地魔所代表的邪恶力量的胜利,隐喻着哈利人格发展过程中人性因子对兽性因子的胜利,即人性因子有效地制约了兽性因子,使他获得理性的成熟,走向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孔子门下诸多贤士中,子羔可能不如其他几位有名气,但根据《史记》、《上博二·子羔》、《礼记》等有限的史料记载,可以得出子羔为人憨直、笃孝守礼、用法如一。纵观子羔的生平,除在从政和执法方面为人称道之外,他在礼学和儒学的研习与传承上也有相当建树。  相似文献   

6.
从小说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设置以及人物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了《儿女英雄传》中十三妹性格的发展变化.认为从整体上看,十三妹并不是侠女,她只是一位有着侠女经历的"性情中人"和有着"人味儿"的奇女子.其性格看似前后有"英雄"与"儿女"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与人物的成长经历及所处环境吻合,合乎逻辑,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7.
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是一部颠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的作品。汤亭亭在这部自传性作品中融入了大量历史、传奇和想象,其中“鬼”的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通过对“鬼”意象的分析,论证了这一意象实际上是对性别和种族歧视的颠覆,汤亭亭为在身份上被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建构自身话语权而发出了文字的呐喊。  相似文献   

8.
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了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的悲剧性。以悲剧的"情节的整一性"、"人物的非普通性"和"情感净化"功效,比照分析《宠儿》的情节、人物和效果特点,认为这部小说充满了悲剧性。  相似文献   

9.
训诂和翻译是两个不同向度的意义解释方式,这两种释义方式在古汉语典籍英译中得到了密切融合.《淮南子》作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巨著,用语精妙丰富.本文基于几部《淮南子》英译本在字词翻译上的差异,分别讨论了义项选取、涵义申说、义形考证等三种训诂方式在《淮南子》英译中对意义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郭豫适在《红楼研究小史稿》和《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中对“自传派”观点的批评。以《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中记载的清代的律令,对照《红楼梦》所写有关故事,认为小说所写不可能是如“自传派”所说的“实录”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以其强烈的个性色彩和传奇般的个人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强烈的自传性色彩。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也并不例外。多数批评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而忽视了海明威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东方主义色彩。通过对海明威的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力图揭示其作品中潜在的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小说《八月之光》在结构安排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点,认为《八月之光》描写一群悲剧人物的生活,意在探讨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种种阴影及其影响."光"与"影"是小说的主题意象.小说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的过程中,通过生与死、过去与现在、黑人与白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存状态的对比,形成了一个互为参照的、有着对称结构的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开创了用"冰山文体"写作的先河,并在19世纪50年代凭借《老人与海》这部小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证明了自己。之后,有不少作家试图去模仿他的文体,然而成功者却屈指可数。从海明威的青少年成长经历及其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了那些作家之所以模仿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邝丽莎的小说《雪花与秘密的扇子》讲述了19世纪清朝年间名叫百合的女孩的成长故事。姐妹情谊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有亲缘关系中的姐妹亲情,也有非亲缘关系中的女性友谊。百合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姐妹情谊的相互抚慰、支持的亲和状态,以及相互误解、诋毁的背离状态。给百合带来的不管是温情还是创伤,姐妹情谊帮助她度过成长困境中的艰难境遇,塑造父权制社会要求的性别特质,引领和启蒙她进入性别角色。姐妹情谊是女性身心成长不可或缺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双性同体"是罗伯特·穆齐尔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蕴含着穆齐尔的文化批评命题。穆齐尔在早期诗歌《伊西斯与奥西里斯》中形成了"双性同体"的原型形象。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兄妹恋情受到这一原型的影响。其中,妹妹阿加特是乌尔里希的镜像式自我,兄妹二人达成了双性同体的理想自我。穆齐尔以双性同体的理想自我反叛男、女性别身份的定式化,并借此探索一种交往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夜色温柔》是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其从与小说主人公关系密切的两位重要女性人物着手分析,通过对两位女性由原来的纯洁、明净走向沉沦的过程及原因的探索,指出所谓的"美国梦"不仅是美国社会的沉沦,其实也是女性诗意栖居的幻灭。  相似文献   

17.
告子与孟子在对人性认识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人性的方向、人性的内涵、人性与仁义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告子认为"生之谓性",人性本是无善无恶,只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才变成了善或者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他把人之为人的本性,即人性本善的道德根源建立在人与生俱来的内心之上,由此把人性问题诉诸个人的道德自觉,突显道德修养的个人责任和修养中的道德自律性。  相似文献   

18.
《巴黎圣母院》始终贯穿了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美学原则。从整部作品的对照来看,人物形象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因此雨果提出的美学原则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得到了忠实的体现。雨果运用多样手法,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组织丰富多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于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所罗门之歌》中,人性的异化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又一种毁灭性力量。小说中人物的本性被自身、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等诸多成分所压抑,而由此引起了自身人格的分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隔膜,社会关系的分崩离析。小说展现了现代黑人社会中传统与道德丧失后的病态与失落,从人性异化的角度揭露了压抑人性的罪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场面设定、人物设定和对话设定等方面对《罗城门》和《罗生门》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芥川在《罗生门》中将仆人转变为强盗,这种急剧的身份转换是否令人信服,其自身也颇为迷惑。对话设定是本论分析的重点,旨在论证《罗城门》中老妪的话语是为了博得盗人同情的谎言。而《罗生门》老太婆的话语,在芥川小说中具有让仆人变成强盗的决定性功能,是小说产生戏剧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芥川从《罗城门》老妪的谎言中获得灵感,由此创造出《丛林中》的小说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