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分析了超高压同塔四回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对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同塔四回线相间及线间的电磁耦合,建立对应频域及时域下的同塔四回线12序(模)分量Π型等值电路模型,并基于各序(模)量等值电路分别提出频域及时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对无电容电流补偿,频域相量电容电流补偿及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等不同电流差动保护方案动作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条件下采用时域补偿具有更佳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研究变压器式可控高抗工作原理,分析了线路上并联了变压器式可控高抗后对线路差动保护的影响,比较了几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提出适用于并联了可控高抗输电线路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满足长距离超高压线路差动保护暂态补偿电容电流的要求,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度。提出配置带补偿和不带补偿功能的差动保护方案,有效地保证了可控高抗CT异常时差动保护的可靠性。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适用于并联了可控高抗输电线路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并基于ATP仿真,通过数字滤波[1,2]对线路电容电流进行补偿,补偿后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适用,不仅增加了区内故障的灵敏度,也提高了其速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纵联保护新方法.保护原理利用了故障分量网络,选取并联电抗器安装处作为参考点.根据贝瑞隆分布参数模型,分别将线路两侧电压和电流归算得到参考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并将两者的比值作为该侧特征阻抗.定义特征参数为两侧特征阻抗的并联值.区外故障对应的特征参数识别结果为并联电抗器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案,该方案简单实用,既可增加区外短路时的安全性,又可提高区内故障时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特高压长线路上的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电流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和判据,与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差动保护相比,该原理考虑了线路参数的频变特性,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在中国第1条交流特高压示范线路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原理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中性点不带小电抗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电抗器空投励磁涌流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并联电抗器不带中性点小电抗时涌流会更加严重,是引起匝间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并联电抗器空投饱和的机理,指出了电抗器绕组磁通饱和后微分域相电流过零点前后采样峰值间距会发生偏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域电流过零点偏移特征的电抗器匝间保护新方法。利用工频特征下相电流过零点前后峰值间距与微分域相电流过零点前后采样峰值间距的偏移程度,结合相电流线性区内各时刻电感的均方根值与额定电感之间的特征关系来识别电抗器空投饱和与匝间故障,若识别为电抗器空投饱和则闭锁匝间保护,若识别为匝间故障则经短延时开放匝间保护。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