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完整、合理、集成、可执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工业园区综合能源规划项目方案与决策最优化、保障项目效益的必要理论支持,而现有综合能源领域指标评价体系在综合集成性、通用均衡性、规划期可执行性等方面尚存在局限。以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类规划项目为对象,基于对该类项目需求与采数条件进行研究与提炼,构建形成一套以\"2类3层\"为结构,兼顾整体表现综合评分与细节评估,覆盖技术特性、经济、环境等多评价方向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类项目典型案例检验、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可执行性与通用性,适用于从开发前期到运行后期中存在的综合评估需求,为该类项目的开发推广提供了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电网多时间尺度接纳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光为代表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这使得电网在日常调度中将风光发电出力视为负负荷,系统内风光比例的增多会增加不可控因素,使得电网接纳风光发电能力受到限制。限制因素包括电网调峰能力、电网调频能力、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电网外送通道等,构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估指标可以反映电网的"饱和程度",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提供参考和评价依据。根据影响电网接纳能力的多种因素构建多时间尺度的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别从电网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时间尺度,兼顾系统运行安全和经济因素,系统地评估电网接纳能力。通过指标量化值反映电网对不同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的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坚持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园区能源互联网成为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搭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典型架构,并对能源设备进行建模;提出了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能量缺额期望的评价指标;进一步,计及上述评价指标,构建了园区能源互联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所述模型考虑了能源设备N-1故障的能量缺额惩罚成本,以及综合能源自给率、综合能源利用率、能量缺额期望的约束,并以结合灾变遗传算法和CPLEX求解器的混合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典型住宅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够兼顾系统的经济性、能源可持续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电网每日运行结果的评价,提出一套针对电网每日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设计了综合考虑电网运行在安全性、经济性、公平性和环保性4个方面需求的三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规模适中且能全面反映电网当日的调度运行情况。其次,在指标综合方法方面,考虑电网运行人员调度决策的需求,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应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进行指标综合,对指标综合方法的实际应用环节进行了讨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自下而上实现对电网每日运行结果的综合量化评价,方便电网运行人员实现对不同日运行结果的纵向比较,可以为电网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技术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智慧能源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应用,具有能源种类多样、结构耦合复杂、源荷时空不确定性等特征。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涉及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两个层面,是衡量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效能的重要手段。文中围绕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技术,从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两个维度,梳理了涵盖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的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能源互联网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最后结合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诉求,对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结合金陵科技学院实际,按照客观性、多元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对指标进行的评价,最终确定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8.
全球能源互联网(GEI)是一项史无前例、错综复杂的巨系统和大工程,为有效指导GEI研究和建设,亟须开展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科学有效的标准化方法是开展GEI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从GEI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入手,提出了标准体系与综合标准化纵横结合,采用自制定与超前标准化局部补充的GEI标准化方法,为GEI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约束。通过分析影响GEI标准化系统质量水平的各项因素,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标准化系统质量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简化算例进行验证,为定量分析和评价标准化系统质量水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需求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目前我国需求侧管理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从用户侧、供应方和社会三个角度构建了需求侧管理(DSM)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对主要指标的解释,并给出了相应指标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Chen Chaozhu 《电气》1997,(3)
DevelopingFujianprovincialelectricpowerindustryisanimportantlinkforexecutingthestrategicarrangementofnationaleconomicconstructionofFujian.Fromnowtotheyearof2020,itwillbedividedintothreestages.Duringthefirststage(from1996to2000),thepowerindustrywilltransferfromthedelayedtypetotheadaptedtype;duringthesecondstage(from20()lto2010),fromtheadaptedtypetothein-step-developmenttype;duringthethirdstage(from2010to2020),fromtheinstep-developmenttypetothesuitableleaddevelopmenttype.Duringthisperiod,theele… 相似文献
15.
16.
新能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加,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多源多变换复杂交直流系统为组成架构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逐渐形成,由此引发的次同步振荡新问题不断凸显,次同步振荡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延伸,它们的起因、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监测和抑制方法等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总结新能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基本问题与发展态势,并剖析我国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特点与表现,最后提出当前次同步振荡研究中的新问题,以及在抑制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