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使用准稳态磁场引导电子束以实现高功率微波发生器运行在重复频率下,介绍了一种基于开关电源原理的全控型高稳定一秒螺线管磁场电源。其能量储存单元由分为4组的32个分子电容器串、并联组成,总电容量为16.8 F,输出电压最高500 V,总储能2.1 MJ;电容器组充电由4个独立的15 A直流电源完成,充电时间约5min;储存在电容器上的能量通过由IGBT组成的开关整流器向螺线管线圈释放。实验表明,螺线管线圈阻抗≤0.35Ω时,利用脉宽调制器控制磁场电流,磁场线圈电流变化<5%,螺线管线圈最大电流900 A。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电枢在同步感应线圈炮发射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电枢温度分布的因素,依据瞬态涡流场和计算传热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电枢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APDL建立了电枢和驱动线圈的有限元模型,将线圈炮发射过程中电枢中感应的焦耳热损耗作为体积热源,通过顺序耦合的方法实现电枢的磁场一温度场有限元...  相似文献   

3.
相对现有罗氏线圈磁场分析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分析外界非均匀磁场对罗氏线圈的干扰,根据相邻电力线在线圈远近两侧产生的感应磁场方向,将其分成两部分,分别分析,并求出产生总的感应电动势恒为零.从而得出在罗氏线圈截面积和匝数密度均匀的条件下,非均匀磁场不会对罗氏线圈产生干扰,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结论:罗氏线圈结构理想时,外界磁场对罗氏线圈不产生干扰,罗氏线圈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能量信息传输的相互干扰,此处设计了一种独立通道式能信耦合方案,能量传输磁耦合线圈基于DD线圈,信息传输磁耦合线圈基于独立双匝矩形线圈以实现磁场解耦,减小串扰。DD线圈抗偏移性能好;双匝矩形线圈体积小、高频特性稳定、谐振回路设计简单。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DDR耦合线圈仿真设计,分析了线圈参数对线圈性能的影响,对信息回路进行设计以实现数据的完整快速传输。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实现了在传输距离为15 cm的情况下,功率传输效率为92%,输出功率为5 kW的大功率实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Biot-Savart定律和磁场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产生匀强磁场的三维正交球状反馈线圈系统的设计方法.为分析该系统内部的磁场分布,建立了球状线圈内磁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其磁场分布、分布均匀度与线圈匝数,线圈间距和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球状线圈能在较小的几何尺度内产生较大范围的均匀磁场,可根据磁传感器几何尺寸和对匀强磁场均匀度的需求,利用此设计方法确定球状线圈的线圈匝数和线圈间距等绕制参数,实现磁传感器的磁场反馈.  相似文献   

6.
相对现有罗氏线圈磁场分析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分析外界非均匀磁场对罗氏线圈的干扰,根据相邻电力线在线圈远近两侧产生的感应磁场方向,将其分成两部分,分别分析,并求出产生总的感应电动势恒为零.从而得出在罗氏线圈截面积和匝数密度均匀的条件下,非均匀磁场不会对罗氏线圈产生干扰,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结论:罗氏线圈结构理想时,外界...  相似文献   

7.
传统正对平面线圈在进行无线电能传输时其电能拾取效率会随耦合机构间相对偏移的角度增大而迅速降低,空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外空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解决了相对偏移的问题,但接收机构只能以特定的轨迹和绕行方式进行相对均匀的功率接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自由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空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该耦合机构由单电源供电,可以实现接收机构高自由度且均匀的功率拾取.提出低耦合路径理论用于分析发射机构,利用Ansys Maxwell进行磁场仿真验证了磁场的均匀度.通过提出低耦合区域理论选取最适合发射机构的接收机构.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耦合机构能量传输的均匀度和自由度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说明接收线圈在保证高自由度接收的前提下接收电压数据集标准差小于1,即系统可以进行高自由度且较为稳定的功率传输.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平板式射频发射线圈的性能,设计了一种正交发射线圈.线圈的结构由优化过程确定,优化目标为产生单位磁场强度所需要的功率,约束条件为成像区域内磁场的均匀度和区域外磁场的快速衰减.为了减小线圈的发射电阻,采用实验方法对导体元件的尺寸和调谐点的分布进行了优化.为了解决单元线圈间的电磁耦合问题,采用了一种π型解耦电路.为一台0.3 T磁共振成像系统实际制作了一个发射线圈,并给出解耦电路的调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分析的永磁机构最佳设计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了永磁机构动态分析软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磁场计算,耦合机构运动和电路方程,仿真了机构及开关的动作特性并通过试验验证.提出了永磁机构中非工作气隙δ的概念,研究了δ,电容器容量,线圈参数以及供电方式对开关分合闸电流及速度的影响.本文从节能和缩小开关体积的观点出发,进行参数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高频磁共振耦合实现电能高效长距离传输,收发线圈间的互感耦合系数直接影响着系统的传输距离和效率。空间磁场强度同步检测是准确分析互感耦合系数的最直接的方法。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款分布式空间磁场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的数字化磁传感器节点设计、传感器面阵的设计、上下位机通信协议设计及上位机软件开发。实验结果显示:该检测系统具有10 MHz以上的频带,其磁场传感器的灵敏度为530 V/T左右,且具有多点同步采集功能,可以满足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磁场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传统的Cuk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电压传输效率、输出电流纹波,同时减小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和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将磁集成技术和交错并联技术应用到传统的Cuk变换中,提出了交错并联磁集成开关电感/开关电容Cuk变换器的拓扑。通过采用开关电感/开关电容结构替换传统变换器中的电感与电容的方式,采用磁集成技术并合理设计耦合电感间的耦合系数,能够减小该变换器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提高系统暂态响应速度、减小变换器的体积重量,进而提高变换器的电气性能。最后通过实验样机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直流偏磁超标会降低主变压器的运行稳定性及寿命.通过对电网结构、监测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地铁是深圳电网主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主要来源,根据直流偏磁的成因及波形特点,对抑制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采用电容隔直的方案,可解决深圳电网主变压器直流偏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耦合电容器不拆高压引线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耦合电容器拆高压引线传统预防性试验的不足,提出了不拆高压引线测量耦合电容器介质损耗和电容量值的试验方法,介绍了其原理及测量关键技术,通过实测,与传统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该试验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杨茂辉 《高压电器》2003,39(5):74-74,77
介绍了运行中耦合电容器爆炸事故的情况。分析了渗漏油的耦合电容器解体前后的检查和试验情况,认为必须重视耦合电容器的密封检查,并提出了简易的检查方法。建议对渗漏油的耦合电容器在条件许可时应退出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传统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暂态响应速度,同时减小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和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将磁集成技术、交错并联技术以及开关电感和储能电容应用到传统Boost变换器中,提出了交错并联磁集成开关电感高增益Boost变换器。其中通过引用开关电感和储能电容可以使所提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提高到传统Boost变换器的2倍;采用磁集成技术并合理设计耦合电感系数,不仅可以减小该变换器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还提高了系统暂态响应速度,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从而提高变换器的电气性能。应用PSIM仿真软件对该变换器进行仿真,并制作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耦合电容器在电力系统高频保护、电压测量以及过电压抑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受构成元件及制造工艺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残余电感,进而影响到其高频性能。本文研究了残余电感的形成机理,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引线片结构的耦合电容器,利用阻抗分析仪对其残余电感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分析与测量结果表明:引线片是耦合电容器残余电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残余电感的大小与引线片尺寸密切相关,引线片越宽、残余电感越小。研究结果可用于改进耦合电容器的设计以提高其高频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谐波对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噪声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揭示了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异常声响与高次谐波的关系,分析了噪声的产生原因并介绍了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谐波对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噪声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揭示了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异常声响与高次谐波的关系,分析了噪声的产生原因并介绍了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耦合电容器带电检测的原理,再结合实例详细说明了现场检测、数值计算、状态判断的全过程,最后指出了带电检测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耦合电容器带电检测的原理,再结合实例详细说明了现场检测、数值计算、状态判断的全过程,最后指出了带电检测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