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智能电网调度防误操作拓扑分析过程中,当电网结构改变时,需要实时修正的内容会突然增加,严重影 响分析效率,分析方法的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故障树的智能电网调度防误操作拓扑分 析.利用故障树技术中的各类符号描述不同的调度操作,在故障树中设定优先级,将调度操作的各项数据保存到故障 树的叶节点中,并在各个节点之间建立起联系,根据优先级的高低处理不同的节点数据,完成对调度防误操作的诊 断,同时利用电网的设备信息建立调度防误操作知识库,将其与诊断结果相结合,完成对智能电网调度防误操作的拓 扑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在不同操作环境下数据对接速度快、分析计算收敛速度高,整体工作效率得到 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孟幻 《中国电力教育》2013,(29):209-210,212
针对现阶段电网调度防误操作的发展要求,对比不同类型的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系统,阐明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新型防误操作管理策略,以此为基础构建防误操作管理系统,明确了技术构架和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电力调度生产中,调度误操作屡有发生,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介绍了电网调度操作的计算机监护方案.通过设置操作前序、采集实时状态、校核和验证调度对象等手段实现计算机辅助操作监护.实际投运后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电网连续、稳定、正常运行.滨州地调严格执行规程制度,精心调度,精心操作,已经连续25年没有出现责任事故,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在电网运行工作中,除了常见的设备事故外,人为的误操作事故并没有完全杜绝,其危害性往往比电气误操作更加严重,影响范围更大,如检修元件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用户停电等,甚至造成电网瓦解,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本报告分析了调度操作易发生的风险,并就如何保证调度操作安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网调度日志信息模型的对象化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模型的不合理限制了电网调度日志系统对调度运行的支撑作用.针对华东电网实时调度业务的当前需求,通过对原信息模型的2次对象化重构,提出有利于电网分层认知和薄弱环节快速识别的面向事件新调度日志信息模型,并据此改造了华东网调调度日志系统.改造效果表明,面向事件的调度日志信息模型有助于提高调度工作效率、降低误操作可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电网调度误操作所致的电网事故,研发了具备智能防误功能的区域电网调度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利用PAS,SCADA系统、调度管理系统(DMIS)等资源实现调度指令的网络化流转,并通过状态校核、逻辑校核、下令流程校核等安全防误措施增强电网调度操作的安全性.该系统还实现了操作票数据接入、智能校验、网络发令、综合查询、智能日志等系统的互联和闭环操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DTS开发的地区电网调度智能操作票系统.该系统可与SCADA系统通信、与OMS集成,集操作票生成、操作校验、接线校验、安全校验、操作模拟演示及防误调度、防误操作等功能于一体,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提高调度工作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介绍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所建立的一体化电网平台,其实现了设备运行业务管理、电网调度运行业务管理与电网信息建立关联,为大生产管理奠定了基础,尤其在基础台帐、业务培训、防止误操作、制度执行力等方面极大地提升了电力调度水平,为安全调度、经济调度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电网智能出票和缩短因电网结构复杂使调度人员下令指挥电网操作开票时间长的问题,规范调度流程,杜绝误调度、误操作造成的电网安全隐患,并结合实际电网模型和实时数据基础之上为实现对调度指令下达过程的校验和控制,使电网操作进行预先计算,形成合理安全的操作规则,开发实施了新的调度监控防误智能操作票系统,不仅减轻调度员日常工作压力,而且提高了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遥控误操作会造成设备非计划停运,引发停电事故,降低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操作票制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防止误操作的一种有效安全措施。操作票的正确填写、审核及执行是决定是否发生误操作的重要因素。提出一种调控一体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建立调度、监控操作票统一管理、统一监护的智能操作票平台。该系统在济南电网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调控管理水平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珵  赵冬梅  张旭 《现代电力》2018,35(2):80-86
现代电网规模的扩大和互联性的增强,使电网故障诊断面临更加复杂的数据环境,提高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针对电网发生故障特征不明显的复杂故障时,电网故障诊断不易得到准确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估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利用与故障非强相关的告警信息,建立了保护可靠性的马尔可夫模型,用状态空间法求解保护拒动、误动的概率。将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估结果加入到基于解析模型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的目标函数中,并使用变长度染色体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故障假说。用实际复杂故障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线路残压实现站间防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必须实施防误闭锁措施。对于现有的五防系统,当线路对侧的接地刀闸合入时,无法闭锁本侧断路器,即无法实现站间的防误。文中通过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线路残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种利用线路残压实现站间防误的方法,并且提出了对现有保护测控装置和五防系统的改造方案。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实现站间的防误闭锁,避免站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发电厂的运行特点,以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厂内单元机组间负荷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动态规划方法求出模型的最优解,获得各台机组的经济负荷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单元机组中各类主要运行设备的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经济负荷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实现了具有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负荷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方电网提出2010年的节能降耗目标,从广东电网的网架结构优化和调度运行方面研究节能降损措施,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优化的推荐方案,并对实现该措施后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短路融冰一般采用预先制定的融冰预案。融冰预案的制定原则直接影响融冰方案的效能。结合在2008年冰灾中某电力局既有融冰预案制定原则暴露出来的缺陷,重新制定了融冰原则,并根据新原则制订了融冰预案。对根据新旧原则制订预案的分析表明,根据新原则制定的预案在融冰时间、形成融冰路径准备时间及融冰消耗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实现风电与电网统一协调发展的风电并网分析方法为风电与电网运行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提出基于改进不同时间尺度的生产模拟方法,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发、输、用各个环节运行情况,分析地区风电出力与负荷的相关性和区域常规电源在不同季节的调峰能力,优化考虑安全约束的常规电源开机组合,在连续时间序列上分析风电电量消纳情况及常规电源运行情况,为区域电网风电规划提供技术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刘箫 《电气技术》2011,(11):48-51
AVC是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调度发展的最新阶段,文章介绍了地区电网AVC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地调AVC系统控制原理、控制策略以及系统安全策略。通过控制策略与安全策略研究寻求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地区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鼓励光伏发展政策的出台,新一轮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已铺开。光伏电站类型复杂,其带来的控制、送出和消纳问题,对电网运行和稳定特性影响深刻,对电网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网的影响,从大规模光伏电力的消纳与送出、运行与控制、电网调峰、安全稳定、电能质量和配电网电压控制、抗扰动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建立新能源技术支持系统平台和提高光伏集中接入地区电力外送及消纳能力等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EMS中系统拓扑五防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防”是防止电力系统出现误操作的可靠保证。本文介绍了EMS中系统拓扑五防的设计和实现,归纳了拓扑五防的基本规则,介绍了局部拓扑的实现流程,考虑了接地标示牌对拓扑五防校验的影响。通过对每一步遥控操作进行拓扑五防校验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系统拓扑五防作为EMS的功能模块,不需要额外的维护网络模型和设备五防闭锁关系,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行风电场馈线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按照馈线末端有灵敏性整定,当弱电网接入且馈线较长时将造成高灵敏度和低选择性,存在保护误动风险。首先分析了低电压穿越对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影响,研究了影响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主要因素。然后介绍了风电场典型的保护配置,将风电场场内进行了保护区域划分,研究了馈线电流保护的保护配置规则。接着分析了风电场馈线电流保护的误动风险,以及馈线首端风电机组故障和相邻馈线首端故障时馈线电流保护误动产生的原因。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了考虑风电机组馈入电流的保护整定计算二次验证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