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典型的电力调度反事故演习系统的组成情况,指出其在建设与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行政交换网的IP网关和局域网,完成窄带电路交换系统与宽带包交换的IP网络之间的组网,在行政交换网上叠加反事故演习SIP电话系统的技术方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软交换的兼容,并介绍了SIP协议和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未来NGN技术将替代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实现调度交换网组网,如何结合NGN技术,实现全网调度交换组网技术的演进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以NGN调度交换组网个性化设计为基础,结合IP承载网的组网技术、路由技术、网络双归属等技术手段,完成调度交换网组网的安全性设计,对未来调度交换组网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软交换体系结构中接入网关、中继网关、信令网关设备的功能独立,从而导致软交换网络部署时设备过多的情况,提出了软件基于软交换技术SIGTRAN、H.248、MGCP等协议,硬件基于DSP技术实现综合媒体网关的方案,即一台网关设备同时具备接入、中继、信令网关功能,并根据通信设备高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主备冗余、电路板热插拔概念.根据设计方法实现的综合媒体网关,支持多种协议,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并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软交换技术主要是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与IP电话的一种交换技术。在联通通信网络中有效的利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通信网络安全性能,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容量。联通通信网络在运用软交换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通信网络的运行成本,也可以简化通信网络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就软交换技术在联通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软交换体系中SS7与IP网的互通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令网关的3种组网方式的应用及3种组网方式对信令网关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通信网络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电信网络IP化宽带化移动化的发展,并提出了通信网体系结构、光缆网、调度数据网、调度交换网、行政交换网、应急通信网等运行方式的优化办法。  相似文献   

7.
孙军  张轩 《陕西电力》2009,37(12):22-26
随着电力系统通信的发展,电力系统行政电话交换网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在传统设备建设网络下需要更多的汇接局。一个汇接局除了有汇接组网的需求,还有放号的需求。传统电路程控交换在以上的应用环境中,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由于NGN软交换技术利用了IP数据网络作为承载网,可以灵活、快捷地解决以上电力交换网所碰到的问题。从陕西省电力公司实际需求出发,采用NGN软交换和电路交换对比的方法,从行政交换业务、异地容灾备份、远程放号、统一维护等方面讨论了NGN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模式和NGN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艺桦  黄鑫  李芹  张鑫 《电测与仪表》2018,55(18):70-76
国家电网公司在传统电路交换网向基于软交换技术的调度交换网演进的过程中,各试点还未对IP组网或TDM+IP混合组网下的异厂家调度系统展开全面的调度业务互通,缺乏此互通经验。文章提出在实验室环境下,对主流厂家调度系统间进行互联互通的验证设计方案,并针对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调度业务互通问题,提供具体可行的互通标准规范。各厂家按照此规范进行统一改进后,良好的解决了异厂家调度系统间的互通问题,为加快电力调度交换网演进步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数据通信网、NGN软交换网的现状.阐述了NGN软交换网的语音业务路由原则和NGN软交换电话号码编号,提出NGN软交换网与电力行政网路由运行方式的设计方案,并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双网并存的情况下,实现NGN软交换网与电力行政网的路由运行。  相似文献   

10.
IP PBX在西安供电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VoIP系统的组成及其用途,介绍了语音交换平台、IP网关、IP跨域网守、IP话机等VoIP基本设备,文章针对具体应用环境提出了VoIP系统的建设方案,同时介绍了西安供电局采用Coral IP PBX建设VoIP系统及在其平台上组建反事故演习系统的具体方案,对交换网与VoIP系统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斌  曹红 《电力信息化》2013,11(5):34-38
目前,电力调度通信专网主要基于电路交换技术,通过调度程控交换机及相应的模拟中继线路、数字中继线路,组成多级汇接交换的电话网络。交换机网络业务扩展不再具备优势,以此引入软交换技术,该技术具备更多功能,如视频、图像、多媒体会议等。通过IP中继网关可连接2个网络,同时终端也需要支持接入融合,这样能较好地扩展交换机网络的单一性,加强业务的多样性。目前已经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的优化SVPWM IP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  李膺 《微特电机》2008,36(1):21-24,27
基于FPGA,提出了一种优化SVPWM IP核的电路实现方案,并通过了硬件测试.结果表明,借助简单的接口设计,微处理器就可凭借此IP核在0.1~800 Hz基波频率范围内,实现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功能.此IP在有效降低功率器件开关损耗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对处理器速度的要求,且处理器软件设计简单.  相似文献   

13.
提出现有变电站通信业务的需求及传统电路交换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及其优势,设计利用软交换技术建设变电站一体化IP调度系统的方案。一体化IP调度系统改变原有程控交换的方式,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变电站的语音调度、视频调度、多媒体调度等业务通过一套调度系统实现一体化整合。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电路交换不能承载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问题,实现变电站多媒体数据业务通信,简化网络结构,节省人力和物力投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变电站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体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详细阐述了一体化IP调度系统的结构组成。最后探讨了一体化IP调度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建设方案,方案可满足站内调度电话与市话的要求.提高带宽利用率,节约成本和有利于运维。  相似文献   

15.
IMS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叠加在分组交换网络上,是3G系统核心网的一部分,利用全IP网络负责3G系统中的多媒体通信。现有IMS网络在媒体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MS网络的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域间密钥协商协议。通过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机制实现IMS跨域通信实体间的双向认证,并为后续媒体流机密传输提供密钥协商功能。同时展望了IM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前省级电力行政交换网大多采用程控交换设备组网,随着程控交换设备的逐步停产和电力系统业务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急需进行行政交换网升级改造工作。文章分析了软交换与IMS的商用情况,提出了近期省级电力行政交换网改造的技术体制选择建议、改造原则、建设模式、互联互通方案和下级站点典型接入方案。旨在为近期各省/市行政交换网改造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地区供电企业正在或将要进行的电力通信网容灾建设,提出了一种语音解决方案,核心是基于信息数据网(IP over OPTIC类型)用IP电话来实现第二汇聚点至所辖变电站和下级调度端的应急调度电话的组织方案,及第二汇聚点的调度交换系统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珂  郑元兵 《低压电器》2010,(19):22-25,59
针对智能电网对智能断路器通信功能的新要求,建立了三级网络模型。智能断路器通过CAN总线网络接入变电站主控制室,实现实时监控,并通过CAN-TCP/IP协议转换电路接入以太网,在电力调度中心实现"四遥"功能,并通过以太网,与发电、供电网络间进行双向通信。  相似文献   

19.
朱明星  张晓刚 《电源学报》2021,19(2):198-206
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频器、开关电源等电力电子设备的规模化接入电网,将向电网注入大量超高次谐波,由此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势必越发严重。对LED驱动电路超高次谐波发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电流控制模式LED驱动电路建模,求解出了MOSFET任意开关时刻,并建立了谐波源等效模型;然后分析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时,超高次谐波源对网侧谐波含量的影响,求解出了对应的开关函数以及网侧超高次谐波电流含量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各参数对网侧超高次谐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An approach to modelling DC-DC converter circuits based on graph theoretic concept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DC-DC converter circuits are treated as networks containing switches, with the magnitudes of their associated eigenvalues much smaller than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the procedure for modelling this class of networks essentially involves separating the original network into two N-port networks, one containing those branches responsible for all phenomena peculiar to the switching action and the other containing the remaining branches of the network. the two N-port networks thus formed lead to a systematic and convenient way of developing low-frequency circuit models for DC-DC converter circu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