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00 kV点对点输电线路已成为我国"大区联网"的重要方式。统计归纳了我国在运的±500 kV点对点输电线路的基本情况,对比了各直流系统换流站主设备的外绝缘配置,提出引起直流场主设备主要外绝缘故障的原因,即外绝缘配置不足、复合外绝缘表面憎水性下降或丧失和主设备的设计缺陷,并分别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将换流站直流场主设备的放电类型进行了分类,指出发生过Ⅱ和Ⅲ类放电的设备,应在设备停运后喷涂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或加装增爬裙。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述了±500 kV葛南直流输电线路湖北段三年多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直流绝缘子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还对导线舞动、间隔棒掉爪、地线防振锤滑动、铁塔拉线松动等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 500kV葛南线(湖北段)投运以来外绝缘运行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污秽现状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地预测分析,对拟建直流线路绝缘配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500 kV江陵和龙泉换流站直流分压器的外绝缘闪络事故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分压器发生闪络事故的原因:一是复合套管的憎水性完全丧失;二是复合套管的均压环结构不合理;三是复合套管的伞裙形状参数特性较差。发生闪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复合套管的憎水性完全丧失,其次是均压环结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分压器的结构和事故性质,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应按所要求的电气、机械和憎水性能来选用复合套管外绝缘材料;按上下均压环中心距离和均压环直径能保证复合套管的爬电距离和干弧距离的有效性与设计值接近这一主要原则来重新设计均压环;建议复合套管的伞伸出大于或等于70 mm,伞间距至少为70 mm来重新设计伞形。同时,建议可以采取在复合套管的外绝缘表面上涂覆防污闪涂料PRTV(permanent 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anti-contamination flashover composite coating)来提高外绝缘强度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6.
±800kV直流输电空气间隙外绝缘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给出±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杆塔和换流站直流场空气间隙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讨论不同海拔高度下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校正方法,并给出海拔校正系数;对±800kV直流输电杆塔和换流站最小典型间隙距离提出建议,为±800kV直流换流站及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峡至常州±500 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龚大卫  俞敦耀 《中国电力》2000,33(2):42-44,53
三峡向华东地区送电采用L500 kV直流输电方式,第1回路由宜昌龙泉换流站至常州政平换流站,本工程还实现了华东电网与华中电网的联合,调节水、火电量,挥时差错峰效益,并有力地促进了全国联网的进程。文中简介该回路直流输电工程的初步设计预备阶段的情况、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换流站设备发热会限制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甚至会引起直流输电系统临时停电。针对某±500 kV换流站3起直流设备过热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设备过热原因并结合设备特点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方法,有效消除了过热缺陷。最后从设计制造、日常运维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确保了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邱国新 《广东电力》1999,12(1):67-69
介绍了广州电力局500kV输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模式,总结了在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技术档案,以及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维护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500kV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直流输电工程,对换流站绝缘配合进行研究。从分析换流站过电压入手,依据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绝缘配合原则,提出换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和换流站绝缘水平,最后基于工程应用计算出500kV换流站阀厅空气净距。  相似文献   

11.
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在总结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 ,从闪络特性和机理等方面分析了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闪络电压与覆冰类型、覆冰水电导率、覆冰量及气压等有关 ;长串的直流闪络梯度较短串小 ,闪络频率与电压梯度成正比 ;闪络是由持续、高幅值的泄漏电流融化冰层所致。并提出了覆冰绝缘子闪络特性方面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雾霾对外绝缘特性的影响机理,调研了国内外关于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特性的相关研究。从雾霾的形成与沉降、雾霾的模拟、其对输变电外绝缘特性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雾霾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在一定相对湿度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雾霾天气下绝缘子放电主要以沿面闪络为主,雾霾沉积在绝缘子表面或漂浮在绝缘子片间空气间隙中会降低绝缘子的污闪电压。建议在绝缘子分布密集的雾霾天频繁区域加强环保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特性的影响,保证绝缘子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线路外绝缘设计软件的污耐压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输电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外绝缘设计成为建设特高压工程的关键问题。为了开发出一套功能完善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软件,研究了外绝缘设计方法并转化成可行的软件算法。在绝缘子污耐压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污耐压法作为一种算法在进行外绝缘设计时所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盐密、灰密、污秽不均匀以及海拔等多因素对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和修正问题,并探讨了污耐压法的计算步骤,确定了污耐压法作为一种算法进行外绝缘设计的规则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宿志一 《中国电力》2003,36(12):57-61
根据我国电网大面积污闪的历史教训,提出调整我国现行污秽外绝缘设计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政策,强调有效的防污闪设计应贯彻“绝缘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和污秽等级划分标准与污区图的修订应以饱和盐密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华东电网外绝缘污秽区域图(2005年修订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嵘  钱之银 《华东电力》2007,35(2):52-56
介绍了华东电网沪、苏、浙、皖、闽四省一市"十五"期间的污秽特征、等值盐密统计值和电网外绝缘运行经验,据此完成了对2000年版华东电网污区分布图的修订,还对下一阶段的外绝缘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防污闪综合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渠 《绝缘材料》2004,37(2):41-43
根据污闪放电机理 ,对电力设备防污闪措施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防污闪工作应开展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如最大盐密、饱和盐密测量 ,绘制和修订电网污区分布图 ;讨论了各类防污闪新技术如防污涂料、新型合成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带电清扫技术的运用等 ;同时指出电力设备一些不合理的外绝缘爬距配置、绝缘水平较低以及运行维护管理不当等都是引起污闪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试验方式对瓷和玻璃绝缘子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工污秽试验是研究污闪特性的重要手段,IEC及我国标准推荐了多种人工污秽试验方法以进行绝缘子闪络特性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试验方式,目前常用的有均匀升压法、50%耐受电压法和最大耐受法,但对于不同试验方式下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差异仍需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为了研究不同试验方式下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差异,以两种典型的瓷(XP-160)和玻璃(LXY4-160)绝缘子为例,在人工雾室中对3种不同试验方式下绝缘子污闪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方式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污秽程度下,均匀升压法得到的污闪电压Uav比50%耐受电压法得到的污闪电压U50%升高了4.27%~12.62%,U50%比最大耐受电压法得到的污闪电压Uws升高了3.94%~13.20%。随着污秽程度的增大,Uav相对U50%提高的百分比和U50%相对于Uws提高的百分比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外绝缘海拔修正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800 kV直流输电工程中,新的换流站将位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为保证上述设备可靠运行,需对设备的外绝缘水平进行海拔修正。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采用的海拔修正方法,详细比较了各种修正方法对设备绝缘水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海拔超过1 000 m地区的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和污闪电压进行修正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适于对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外绝缘水平进行海拔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人工污秽试验得出绝缘子污闪电压和海拔的关系及反映气压影响污闪电压程度的下降指数n后 ,用爬电比距法算出不同海拔、不同污秽等级下线路绝缘子串长及支柱绝缘子泄漏距离并用污耐受法校核 ,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 ,所需线路绝缘子串长及支柱绝缘子泄漏距离相应增长且增幅与绝缘子形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张柳  巢亚锋  黄福勇  王成  王峰 《中国电力》2016,49(6):95-100
染污绝缘子的放电机理、污闪特性是绝缘子防污闪措施研究的核心因素。目前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总结了国内外近30年来关于绝缘子污闪的研究进展,从染污绝缘子表面污层的物理特性、污闪形成机理、染污绝缘子试验方法、污闪特性及其绝缘子布置方式等方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染污绝缘子污闪电压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了不同布置方式对绝缘子污闪电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不同环境下外绝缘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