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10 kV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指出了10 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论述了10 kV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提出在以电力电缆为主要线路的10 kV配电网中应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35 kV电网直接向大客户供电,由于客户情况较复杂且相关保护措施不到位,经常出现相间故障继而引起设备损坏。以四川电网某110 kV变电站35 kV侧12个月内发生的4次相间故障为对象,详细分析了每次故障现象并指出了故障原因,提出了避免故障重演的治理方案。所分析的结论对35 kV相间故障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风电场风机汇集线35 kV系统接地方式选择不当,将影响风电场和电网的安全运行。介绍了风电场35 kV系统中性点接地的现状,分析了弧光接地的危害,给出了运行风场发生弧光接地的案例。通过论证,风电场风机汇集线35 kV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投入接地保护跳闸功能,实现快速切除接地故障,可以确保风电场和电网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330 kV变电站35 kV高压设备及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因短路电流无法达到保护动作条件而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为了提高330 kV变电站35 kV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出了35 kV侧经接地变压器和小电阻接地的方式。提出了小电阻接入方案,并通过仿真系统建立了基于实际变电站的建模,分析了小电阻接地前后短路电流变化情况,论证了接地电阻、电容器投退对短路零序电流的影响,从而证实了小电阻接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500kV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要求,分析了500kV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阐述了500kV主变中性点在主变或电网发生交流短路情况下采用直接接地或经小电抗接地的接地方式运行特点,在发生主变直流偏磁时迅速切换至经隔直装置接地方式运行特点,并基于上述中性点接地方式运行的特点,提出关于中性点接地导体选择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对其选择应用的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大连供电公司10 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 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文中针对不同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结合10 kV配电系统线路的接线方式,对大连供电公司所属66 kv变电所的10 kV系统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110kV~500kV系统常采用有效接地系统,110kV及220kV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也可不接地;330kV及500kV系统中不允许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文章对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的变电所接地要求加以梳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变电所的接地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导则,提炼出变电所接地设计的主要考虑思路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着重分析了35 kV YN,d11变压器带Z型接地变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时,当10 kV出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的分布情况。同时阐明了10kV出线的电缆外铠甲接地错误时,对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汲亚飞  侯义明 《供用电》2008,25(5):9-12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这三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网络结构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案.对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安全性、供电连续性,以及对配电网的设备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20 kV改造中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相关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通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综合管廊工程在淮南—南京—上海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长江大跨越位置建设两回GIL,额定电压1100 kV,额定电流6300 A;GIL布置在管廊内穿越长江,两端通过地面引接站与特高压线路连接,分别引接至1000 kV泰州站和1000 kV苏州站,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的GIL输电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苏通工程的接地设计方案,提出了管廊内利用自然接地体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完整的GIL管廊接地设计方案,并通过苏通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李长益  魏旭 《华东电力》2007,35(2):69-71
分析了某电厂110 kV Y y d三圈变压器在110 kV侧发生接地时造成35 kV系统的传递过电压引发事故的原因,建议该类35 kV系统中性点应采用小电阻接地或消弧线圈加并联阻尼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的仿真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因间歇性电弧接地产生的过电压较高,且持续时间长,可能危及设备绝缘,甚至引起相间短路。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10 kV和35 kV系统的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过电压的大小与系统参数、接地电弧的熄弧时间、电弧重燃次数和弧道电阻等因素有关。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过电压可达4.5倍以上。并结合实际系统提出了多种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10 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变电所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地区已经将10 kV配电网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逐步改为小电阻接地系统.指出了在10 kV配电网不同的接地系统,特别是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中,10 kV变电所的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弧光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均已有比较成熟的保护措施,6 kV(10 kV)到35 kV这个电压等级范围内的厂用中压配电开关柜为供电系统的供电枢纽,在发生内部故障时是否能迅速切除故障,对全厂(变电站)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各电网公司在35 kV及以下配电柜正逐步应用弧光保护,弧光保护技术也是现今中国继电保护领域一项突出的技术进步。采用弧光保护系统,从弧光故障到跳闸时间可以做到小于4 ms,远远快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保护人员和设备不受到弧光的危害。电弧光保护技术在电力领域已  相似文献   

15.
在500kV直流系统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通过直流接地极的地电流对极址附件的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运行有影响,其后果有可能危害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本文对此影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各电网公司均提出要快速就近隔离配电网接地故障,以减少触电与大面积停电事故,然而对中压配电网的不同接地方式及其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的优缺点还有较大的争议,还没有形成共识,不利于形成优化的接地故障处置方案。文中总结国内外经验,对比了不同接地方式及其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的技术特点,指出接地方式会影响接地故障的检测标准与保护动作正确率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改为低阻接地、消弧线圈并低阻接地以及采用主动干预消弧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暂态接地保护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配电网,给出接地方式与接地保护方法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10k V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12的可控消弧线圈补偿装置,装置采用改进极值法在线测量接地电容电流,根据中性点位移电压识别电网运行状态,判断故障类型,采用晶闸管二次调容的方式实现动态调谐,设计采用过补偿和全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电容电流的在线精确测量和接地电容电流自动补偿的功能,可靠性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叶杰宏 《高压电器》2011,47(10):111-114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西电东送规模的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站投入运行.当高压直流单极运行时,其大地回路直流电流会影响500 kV交流变压器的运行,例如:变压器噪音明显增大,出现过热现象,甚至引起变压器损坏.惠州电网目前有1个换流站,2个500 kV变电站,直流单极运行时会对该2个变电站的变压...  相似文献   

19.
查找某变电站新投入10 kV 916断路器后监控系统频发10 kV母线接地信号原因.该变电站KD-XH型消弧控制装置采取根据测量步长定值逐步改变消弧线圈电感值的方法测试电容电流.分析认为,由于装置测量步长设置不合理,使改变后的消弧线圈感抗值接近或等于10 kV系统容抗值,引起10 kV系统发生谐振,从而导致监控系统频发10 kV母线接地信号.减小装置测量步长定值后,监控系统未再发10 kV母线接地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