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挂接三相逆变器的直流电网共模传导干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研究了直流电网挂接一个三相逆变器的共模传导干扰问题,通过研究共模传导干扰的传播送径,得到一个新的共模传导干扰频域等效电路,并提出一个由逆变器中电力电子开关产生的共模干扰源,利用实验得到的电机及有关器件的频域阻抗特性,对直流电网挂接一个逆变器的在0~150kHz频段的共模传导干扰进行了计算研究,与实验结果比较基本一致,证明文中提出的共模传导干扰领域等效电路及干扰源的正确性,并给出了挂接一个三相逆变器的直流电网共模传导干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DC/DC开关电源有源共模EMI滤波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关电源中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速开通和关断过程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噪声.传统方法是采用无源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来滤除噪声.基于补偿原理的有源EMI滤波器(AEF)是一种可替代无源滤波的新方法.根据其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DC/DC电源用的有源共模EMI滤波器(ACEF).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有源滤波器对共模噪声信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有H桥斩波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斩波器。它采用直流回路零电压箝位技术,实现了主电路功率器件的零电压导通和关断;辅助电路的功率开关采用缓冲电路。文中分析了新型斩波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给出了电路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灵敏度分析应用于软关断斩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灵敏度分析法来分析电力电子装置不同位置上寄生电容的对共模传导干扰影响大小,有助于解决电力电子装置传导干扰分析中传播途径确定较难的问题。以软关断斩波器为例进行研究,计算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对地寄生电容对传导干扰的灵敏度。并通过在斩波器不同位置上人为加入不同值电容的方法实验测量寄生电容的影响大小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连接在LISN输入侧的寄生电容影响较小,而连接在LISN输出侧的寄生电容影响较大,且其影响在不同的频段也不同。该结论对于传导干扰研究中寄生电容的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解电镀、冶金化工、电动汽车等行业的直流型用电负载在电网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也因此更加明显了。以响应电网调频需求为目标,提出了在保证电网电能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电力电子接口电路实现对直流负载电压的下垂控制,使可调型直流负载能够对电网频率异常事件进行响应。此外,为了确保直流负载的正常用电,并且避免对直流负荷进行频繁切换控制,还进一步提出了分区间调频控制模式,从而满足了需求侧响应、电网友好等电网需求。提出的控制方法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降低直流负载接入对电网的影响,提升电网对大规模直流负载接入的适应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负载不均衡系统中并行计算效率,基于反馈机制设计动态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采用可变周期反馈设计,通过反馈负载信息和预测节点处理能力进行任务重分配.将周期长度与负载状态关联,当负载变化频繁时,缩短反馈周期,增强自适应性;当负载稳定时,增加反馈周期,减少额外开销.将该算法应用于半经典分子动力学力计算,对信息收集策略、反...  相似文献   

7.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11):44-46
在DC/DC开关电源的应用中,输出外接电容是负载降低干扰的必要方案;同时其带载能力也是大容性负载设备对开关电源的基本指标。本文介绍了DC/DC开关电源容性负载能力的两项设计要求:电源启动性能和动态响应特性要求,分析了影响其设计指标的相关因素。最后给出了正激式DC/DC开关电源的容性负载能力设计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的快速发展,十几年间世界范围内已建成数十个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VSC-HVDC工程。根据交流电网的发展历史,未来构建大规模直流电网是必然趋势。然而直流电网必须采用DC/DC变换器来充当直流变压器的角色,因此高效率、低成本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是直流电网技术中亟待攻克的关键基础性课题。该文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线路互联的技术需求,对经典低压DC/DC拓扑进行改造,推演出一系列基于容性能量转移原理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并揭示此类拓扑的演化规律和换流原理。相比传统变换器方案,该拓扑可降低器件数量,提升拓扑转换效率以及减小变换器体积重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基于容性能量转移原理的DC/DC变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是直流电网中电压变换的关键设备.提出一种集成直流断路器功能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利用变换器自身控制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阻断功能,具有轻量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首先,分析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推导子模块、晶闸管、二极管等器件的参数设计依据;然后,提出闭锁子模块和晶闸管阻断故障电...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车载空调、冰箱用单缸旋转式压缩机电机完全工作在一个周期性的加载卸载过程,负载一直处在快速变化状况,造成DC/DC输出电压不容易稳定,该文设计了一种带负载前馈、限流功能的DC/DC变换器。文章在给出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主要外围器件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一款基于L4981B的车载1kW DC/DC变换器设计实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变换器工作稳定可靠,能很好地抵抗负载的突变,维持输出电压稳定,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能有效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罗治军  李召 《低压电器》2014,(14):35-38
论述了一种基于UC3842 PWM控制器的降压斩波电源的设.对该电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做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电.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电源样机,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造的降压斩波电源具有较高的效率、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满足了电力工程的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Saber的一种斩波器传导电磁干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关器件在开通和关断暂态过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变化是电磁干扰(EMI)的主要来源.准确的EMI预测需要能够高精度描述功率器件开关瞬间的动态行为.基于Saber软件,利用时域法对一斩波器的传导EMI进行了建模预测.利用Saber建模工具Model Architect对功率二极管进行建模;采用MAST语言对IGBT建立行为模型.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干扰预测的准确性以及所建器件模型用于EMI干扰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斩波原理对接触器的起动和吸持进行控制,实现节能运行。对混合式接触器的功率器件进行通/断时序控制,实现触头的无弧接通和分断。利用数值方法对交、直流运行下线圈的激磁功率进行计算,以确定直流激磁时温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方案可减少接触器直流运行时线圈的功率损耗,实现触头无弧通断功能,提高其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复合电源中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的有机匹配,改善蓄电池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双向DC/DC变换器,使复合电源系统在对外充放电过程中,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的功率按电池"最佳"工作状态进行分配。通过分析论证和实际电路测试,双向DC/DC变换器能够满足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的良好匹配,实现了复合电源系统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依据我国现行的消防负荷分级和不同级别、类型消防负荷对持续供电和供电质量要求不同的情况,对比了目前各类消防电源的特点,为保证消防负荷持续、有效供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岳建华 《中国电力》2015,48(10):48-53
针对火力发电厂由热控电源故障引起的机组跳闸事件和异常运行状况,分析了其故障机理,并对热控直流电源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在役机组采用专用直流电源切换装置消除二极管耦合对直流电源可靠性的影响、对新建机组采用交流电源作为热控控制电源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变换器,应用Saber软件仿真不同寄生参数下噪声幅值,得到了影响共模和差模噪声的主要因素。首先根据Boost PFC电路噪声产生因素及传播途径来分析噪声源。然后通过建立系统高频模型,仿真得到系统噪声频谱,并通过实验验证仿真合理性。通过对关键参数的变换分析验证了系统共模噪声值与功率管对地漏电容相关,差模噪声值与功率管脉动电流大小相关。同时分析可知,系统开关频率前的噪声是由LISN中电感与输入电容谐振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供电技术呈现出技术和经济优势,在能源变革背景下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对低压直流供电的发展情况和电压等级序列等进行了论述,随后总结分析了直流配电网协调控制、配网保护和电能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以及关键设备的研制情况,最后整理了国内外直流供电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情况,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主动配电网应用示范区是城市能源变革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背靠背供电直流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和窜入交流时,对直流系统的危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