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光干涉式CJG-10型甲烷测定器测量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分别求取由示波器测量重复性引起的A类不确定度分量及B类不确定度分量,并利用测试结果及相关资料,按照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该测试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镨钕合金配分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影响配分量测定结果的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和灵敏系数,并对其进行计算与合成。最终得到Pr的配分量为29.2%,Nd的配分量为70.6%,扩展不确定度为U=0.9%,k=2,其他元素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01%,k=2。计算结果表明浓度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曲线拟合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较大,含量较高的Pr和Nd元素的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转矩转速测量仪转矩示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量化不确定度分量,从而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比较各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可以看出,由静校台力臂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大,可以通过优化静校台力臂参数等途径来减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所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经典精度理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新方法。分析了当不确定度来源繁杂或测量模型未知等特殊情况时,以测量正确度和测量精密度作为2项主要来源进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优势及理论依据。最后,坐标测量机(CMM)工件端面距离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CMM测量环境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相对于正确度和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在测量环境非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初始模型仅需考虑正确度和精密度2项来源就可获得较可靠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多盘感应分压器是工频电压比例标准装置中应用最广泛的感应分压器,其下级所有标准互感器的不确定度评定都需要考虑多盘感应分压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多盘感应分压器的校准线路进行了分析,并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选取了重复性测量、标准器及误差测量装置等3个主要分量作为不确定度来源。最后取包含因子为2,对扩展不确定度和最佳估计值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高精度时差或相位测量时,由于测量设备各通道时延的不一致性会影响测量结果,本文分析了示波器通道时延偏差的测量方法,给出了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符合度优于3ps.同时,也分析了示波器时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评价时基影响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时基准确度是10-8的示波器,如果测量1μs的间隔,时基误差的影响小于50ps.  相似文献   

7.
张崇利 《吉林电力》2010,38(6):24-27
根据JJG 1021—2007《电力互感器》、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等标准及规范制定了电力互感器比值差、相位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在其B类评定时,除考虑标准电流、电压互感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外,还应考虑环境电磁干扰、误差测量装置以及二次负荷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数字示波器上升时间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根据数字示波器检定规程(GJB7691 2012)提供的方法,对数字示波器实时上升时间进行测量。分析了示波器实时上升时间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以泰克公司的TDS3032C数字示波器为例,详细介绍了数字示波器上升时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给出了评定结果表达形式。经实践证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供撰写示波器检定装置建标报告和示波器上升时间不确定度评定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互感器校验仪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分量,并且根据校准和测量能力表示方式对互感器校验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计算,通过评定和计算,更加规范、准确地表示了校准实验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互感器校验仪《校准证书》的校准结果的符合性判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煤恒容高位发热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对煤的热值进行检测,并依据JJF1059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简述煤发热量测量过程,分析了煤恒容高位发热量测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种类,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1.
光刻系统内部温度等微环境参数的波动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光刻机最终的线宽,因此对光刻系统内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不确定度有极高的要求。本文对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及其R-T特性进行简介,并针对工业级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了不确定分析,分别计算了标准测温仪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温度传感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以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得到使用的工业级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合成不确定度为2.178m℃,扩展不确定度为为4.356m℃,满足对光刻系统内高精度温度测量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锅炉热效率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锅炉热效率热损失法的不确定度分析原理,包括不确定度分析模型的建立,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A类或B类评定及合成,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等,并进行了600MW机组锅炉热效率测试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影响锅炉热效率热损失法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主要有排烟氧量、排烟温度以及计算时所采用的GB10184-88推荐的散热损失曲线等.降低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应主要考虑降低这些参数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依照对检测实验室设备期间核查的理解和认识引入了两类核查方法:E法与Z值法。介绍了E法与Z值法公式和相关量的理解、评价准则及运用特点等,并结合实验室的情况例举了红外碳硫分析仪示值误差的期间核查步骤,对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分量分别进行不确定度的A类及B类的评定以及最终进行不确定度的合成与扩展。借此通过两类核查方法的实际运用获得对设备期间核查及各类不确定度评定、计算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周彤 《吉林电力》2005,(4):21-22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的弹筒发热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通过对煤的弹简发热量的不确定度A类和B类分量的分析,进行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最终合成了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依据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转速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各影响量进行了分析,对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满足量值传递标准要求.对于转速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分量控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耐压测试仪电压校准结果中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校准实例,评定了各不确定度分量,给出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校准结果,最后分析了各不确定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Excel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xcel用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 ,来实现实验标准偏差的计算、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汇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其有效自由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进而利用设计好的Excel表格来实现对任意一个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文献[1],依文献[2]的要求对直流分流器进行检定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一种采用间接测量法的直流分流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详细描述了在采用间接测量法时,测得直流分流器阻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各类影响因素下所引入的A类和B类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叶轮数字风速仪目前没有检定规程,需要采用高一级标准进行校准,才能确保使用中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了表征校准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基于GUM法分析并评定叶轮数字风速仪的测量不确定。首先依据测量数学模型制定测量方案,选取2、5、10、15、20m/s校准点对AM-4202型叶轮风速仪进行10次重复性校准,然后采用GUM法分析校准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选取合理的概率分布计算不确定度分量,最后计算得到扩展不确定。结果表明,除了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环境、标准皮托管的等级、安装时与气流方向的夹角、数字压力计的等级、风洞本身的性能以及数据修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时应全部考虑,以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不确定度分析原理和各因素不确定度分量A类、B类评定方法,建立了锅炉反平衡热效率不确定度分析模型,给出了灵敏系数、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某电厂600MW机组锅炉为计算对象,在消除了因素非完全独立和传统数值扰动计算灵敏系数方法带来的二次不确定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对锅炉热效率测试质量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对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重要影响因素为,飞灰含碳量Cfh、排烟温度tpy、收到基灰分Aar、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飞灰百分比fh;可忽略因素为,收到基氮Nar、收到基硫Sar、锅炉散热损失Q5。因此,提高重要影响因素的测试精度可显著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测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