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建设是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介绍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建设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国内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交流充电桩、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等主要能源供给设施的类型及特点。最后,对国内电动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充电站10kW光伏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巍 《电气技术》2010,(10):94-96
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数量庞大的乘用车必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保证,是大力发展纯电动乘用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降低运行成本、获得良好运行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进一步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作为充电能量的供给源,亦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并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电动汽车以及能源供给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其中能源供给系统是指充电基础设施,供电、充电和电池系统及能源供给模式。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作为一个新的科技领域,世界各国都置身于充电技术的研究,并拟制作充电技术标准,为未来企业发展占据先机。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电动汽车以及能源供给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其中能源供给系统是指充电基础设施,供电、充电和电池系统及能源供给模式。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作为一个新的科技领域,世界各国都置身于充电技术的研究,并拟制作充电技术标准,为未来企业发展占据先机。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充电系统中,充电站的建设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建设助推电动汽车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杜成刚  李瑾  胡超  张华 《供用电》2010,27(5):5-9
电动汽车业的发展,是改变交通模式及能源消费结构,加速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有效途径。分析了电动汽车业的发展对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服务方面带来的挑战,说明了智能电网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介绍了智能电网中柔性充放电、双向互动、集中监控、商业运营技术的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技术研究及实践情况,对电动汽车业发展的创新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纯电动轿车的使用模式与能源供给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外纯电动轿车的使用模式和能源供给模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研究,按照周内外纯电动轿车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归纳,规范分类卅纯电动轿车的6种使用模式和4种最基本的充电方式。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的3种不同区域的纯电动轿车的使用模式和能源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7.
1 建设田园城市 电动汽车势在必行 为加快推进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则,结合国家开展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试点,国家在成都实施纯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工程,建立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培育电动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形成市场和产业的有效互动机制,促进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动力汽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分析电动汽车的能效性,调研了汽车厂商数据及相关资料,计算分析了典型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及费用,并将其与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油电混合汽车的能源效率、静态成本与费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发电机能耗和一次能源能耗、百公里能源成本和支出费用相比于其他三类汽车均较小,具有能效优越性和能源经济性;从长期动态角度对结果进行适应性评价,结合相应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最终认为清洁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市场的新兴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问题,针对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介绍了电动汽车的移动式换电服务。提出了以移动式换电网络运营模式为基础的换电服务模型,考虑了实际应用时对移动式换电服务产生影响的因素。在电动汽车的主流能源供给设施投入建设之前,移动式换电服务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能源供给方式;当主流能源供给设施建设完备时,移动式换电服务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式,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提供灵活便利的能源供给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能源、气候等因素,我国把电动汽车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发展。而电动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加油或加气相比,其获得能源的便捷性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通过对比电动汽车常用充电技术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调研,指出安全新型的充电技术、灵活便捷的充电途径、智能高效的充电手段、规范统一的结算模式将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发展的方向,便捷、高效的充电技术将推动我国新型电动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出行目的地充电覆盖的全面性、服务的及时快捷性及经济性是影响家庭乘用车电动化进程的要素之一,而居民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因配电网容量限制等原因,居民区充电设施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充电形式。有必要从居民区实际配用电条件出发,在精细化仿真纯电动汽车(BEV)充电过程基础上,讨论潜在的技术、市场手段对BEV充电过程的影响,并量化分析其作用和价值。在定义BEV充电合约模型基础上,开展了上述分析,给出基于最优价值网络的充/放电策略的优化求解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容量受限的条件下,相对于现有BEV的无序充电,集中管理的有序充/放电通过内部提效,能够显著扩大典型居民区内的充电服务容量,并提高BEV作为应急备用的并网容量互动能力,增加充电运营商的营收途径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系统地分析了已建成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及空间布局,提出综合交通枢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案及配电系统计算。从铁路综合枢纽内的公车枢纽、社会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等重点区域停放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入手,结合每个停车区域的停车数量或规划的公交路线、停运时间、最大充电时间,针对性地分析了公交车辆、私家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的充电方式,计算出充电桩数量,提出充电计费方式和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指导了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系统设计,优化了充电系统供电方案,控制了综合枢纽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源源不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必不可少。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对于促进工业现代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实施电能替代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电采暖、电锅炉、港口岸电等领域。首先梳理了一系列推进电能替代的政策,分析整理了电能替代在各地区的消费供应,以及在交通领域、工农业生产领域、居民采暖与其他五大领域的发展状况。据此分析电能替代各技术的占比情况以及各地区电能替代的完成情况,挖掘电能替代潜力,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我国的绿色GDP,已经形成了共识.电动汽车的推广与使用将为充换电站提供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推进DSM带来机遇.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电动车有序充放电模式,得出必须在峰谷电差价政策的前提下,加大换电站的建设,使充电站像加油站一样,存放大量的电池,来引导电动车有序充放电.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发生停电事故后,含有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可以形成孤岛运行的微网,在短时间内为微网内的停电负荷恢复供电。然而,风电和光伏等间歇性电源的发电出力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对孤岛内负荷进行持续、稳定供电。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计及间歇性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电系统恢复优化模型。首先,考虑含有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系统,针对停电事故发生后一个较短时段内的供电恢复问题,提出了以最大化恢复供电的负荷用电量为目标的配电系统恢复模型。之后,分析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和供电能力,并利用可控负荷平衡间歇性电源出力波动。考虑到间歇性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利用概率模型对其出力预测值进行处理,这样就避免了在模型求解时再处理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可将配电系统恢复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并用CPLEX求解器求解。最后,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动汽车产业结构,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电动汽车价值单元,如研发和决策价值单元、市场推广价值单元、基础设施建设价值单元等。根据价值链原理,分析电动汽车不同能量补给模式的价值链的特点,找出价值的核心增长点。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与充电站建设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电动汽车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电动汽车充电站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越补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比较研究了3种类型充电模式的优缺点,并从电能外部接入角度对允电站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碳达峰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会降低系统灵活性、提高经济成本,并对电网运行稳定性造成冲击。随着电动汽车规模的扩大,其大规模接入电网时也会因充电不确定性而影响电网的稳定性。V2G(vehicle-to-grid)技术的实施使电动汽车规模化参与调峰辅助服务成为可能,故应将其纳入到未来的电力系统规划中。在考虑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V2G调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季节因素对电动汽车参与V2G出力的影响。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电网侧负荷波动最小、用户侧经济收益最大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来优化电源结构,减少电源侧碳排放,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效益。以我国河北省区域作为算例,设置不同情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规划期内V2G参与比例为70%时结果最优,电源侧碳排放降低3.45%,风、光消纳量提高10.18%,能够有效推动电源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考虑冷负荷冲击影响的电动汽车辅助孤岛复电方法。该方法中,首先提出对任意给定的冷负荷变化模型和电动汽车放电衰减模型进行离散化,进而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框架下,以缺失电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离散冷负荷模型和电动汽车放电模型的最优孤岛复电规划方法。所提方法在IEEE RBTS-BUS6系统上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冷负荷冲击对孤岛供电的影响,以及电动汽车放电对增强孤岛供电恢复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了电动汽车场总放电功率利用率和失电负荷能量恢复率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低渗透率下的供能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供能设施最优规划模型。将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采用与其行驶特点相适应的供能方式,由此提出综合了集中充换电站、配送站和快速充电站的供能设施规划原则,并引入LCC理论建立相应的最优规划模型。结合伏罗诺伊图和仿电磁学算法对模型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此方法能得到综合了经济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等多目标的最优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