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高压(UHV)输电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在国外已取得丰富经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口和能源分布极不平衡。要充分利用西部能源和东部的工业基础有效地、快速地发展经济,特高压输电线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尚无特高压输电线,对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问题也研究很少。本文论述了特高压输电线的特点及对其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各种纵联保护原理的优缺点,提出了对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配置方案以及主保护、后备保护、开关失灵保护、并联电抗器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5,33(19)
提出了应用贝瑞隆模型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距离保护的新原理.介绍了应用贝瑞隆模型计算输电线故障的方法,提出了实现距离保护的原理和保护动作判据,推导了在各种故障状态下保护的动作情况,用ATP和Matlab仿真证明该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应用贝瑞隆模型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距离保护的新原理。介绍了应用贝瑞隆模型计算输电线故障的方法,提出了实现距离保护的原理和保护动作判据,推导了在各种故障状态下保护的动作情况,用ATP和Matlab仿真证明该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7.
风电场接入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继电保护设计方案中普遍将风电场作为负荷端的问题,首先介绍风力发电机自身配置的多种保护,根据风电场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及风电场送出线路实际故障数据。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风力发电机研究的理论成果,分析了风电场接人系统后对电网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风电场接人系统升压变电站、送出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9.
【微机保护在运行和检修中常见的问题及分析】根据积累LFP - 90 0系列保护及ISA - 1型变电站微机保护实际运行和检修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正常运行的装置 ,不间断地误发信息。如某断路器运行良好 ,装置却误发跳闸信息。在这种情况下 ,首要检查的是保护屏的接地是否可靠 ,应对所有按规程需要接地的部分认真检查 ,确保可靠接地。(2 )直流电源是贯穿所有部件的 ,其质量不合要求 ,则影响是严重的。在现场运行中 ,由于电源质量不稳定造成误发信息的情形时有发生。微机保护一般采用通过逆变后的开关电源 ,由蓄电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委会 《江苏电机工程》2004,23(5):67-68
2003年8月14日发生了美加大停电事故.美加两国有关部门组织了事故调查组,到目前为止。调查组共发表三个调查报告:(1)2003年11月19日发表了初步调查报告。(2)2004年2月10日发表了“关于预防大停电发生和缓解大停电危害的整改措施”的报告。(3)200年4月6日发表了最终调查报告,现根据这三个报告将其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侧信息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阻抗测距算法,提出了仅利用单侧电流信息的解一阶方程故障测距方法,特别适用于高阻抗接地短路的故障定位。从原理上解决了一类迭代法的跑根问题及相应解二次方程法的伪根问题。仿真计算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外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概况和我国的前期科研工作,指出我国电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负荷水平、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电网建设滞后、网间交换能力不足;部分地区短路电流问题突出;站址、输电走廊紧张、输变电工程费用大幅增长;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联网效益、降低运行成本效益、节约占地效益、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带来的效益、社会综合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建设交流特高压网架的效益。探讨了亟需重点研究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交流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分析、大区互联电网内部适应性分析、互联电网潮流的合理分布和短路电流的控制、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特性等。 相似文献
13.
750kV输电线路的特殊问题及其对线路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根据西北电力公司提供的750 kV系统参数及电科院提供的动模试验方案,该文通过RTDS仿真得到750 kV输电线路的一些特殊问题。文中分析75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容电流、暂态过程、过渡电阻、空载合闸充电、重负荷及空载、大短路电流对线路保护的影响,为研究和开发特高压线路保护装置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特高压长线路上的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电流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和判据,与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差动保护相比,该原理考虑了线路参数的频变特性,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在中国第1条交流特高压示范线路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原理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超高压串联补偿(以下简称串补)装置在国内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在实践中其与线路保护接口策略方面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改进。结合超(特)高压电网现状,探讨串补自动重投与线路重合闸配合方案。针对某特高压变电站高压电抗器保护和失灵保护不能退出本站串补装置问题,提出断路器操作箱三相跳闸接点启动退出串补方案和线路保护收远传开关量输入信号启动退出串补方案;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串补热备用时线路单相瞬时故障串补自动重投问题,提出将线路过电压远传功能集成于线路保护装置的构想,引入全新的“线路失灵”保护理念,并提出一种全新的串补型线路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