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智能电网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构建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应首先构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指标集来科学、全面地评估电网所有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以电力用户这一利益相关者为例,分别从安全性、优质性和高效性3层需求出发,以需求不被满足所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为依据,对需求进行细分,构造了电力用户的多层多级需求体系结构,并选取合理的、可操作的需求指标对需求及其满足程度进行量化,最终汇总形成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所提构建方法思路清晰、易于推广,构建的需求指标集具有层次性强、易于量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智冬  李晖  李隽  韩丰 《电网技术》2009,33(17):14-18
简要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和重点,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多因子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初步框架,该体系包括智能电网规模发展水平、智能电网技术支撑能力和智能电网发展效果3方面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还包括细化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敬敏  施婷 《华东电力》2012,(2):193-197
基于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建立电网智能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重点和建设目标,以量化指标为主,从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发展灵活性和协调性、设备利用率和技术装备水平以及经济性和社会效益5个方面建立一个多因子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全面、系统地评价智能电网的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估智能电网发展水平和效用、指导智能电网趋优运营的载体,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文中将指标体系划分为战略指标集和过程指标集2个层次,其中,战略指标集是智能电网的宏观表象,过程指标集则表征其中的微观因素,两者形成紧密的指标链。从智能电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出发,建立多层、多级的需求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输电网的安全运行是输电网企业的主要需求,输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事故将造成输电网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严重损失。输电网企业期望输电网运行中能够经受可能的扰动,以保证电网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不中断输电服务。通过分析输电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程度,可以评估输电网运行的整体状态。基于输电网运行的随机特性,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构建安全性需求评估指标集,提出安全性风险评估指标的计算模型和方法。相比较传统电网安全性研究,引入情景分析方法,将在某种运行方式下输电网发生某种元件故障或不发生元件故障作为一个情景,综合考虑了多种随机因素,建立情景的概率模型;在特定情景下研究电网的各类安全问题,通过安全判据指标综合判断情景的安全性,进而采用最小控制代价衡量干扰对输电网运行造成的后果;通过抽样方法,得到各情景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计算风险价值、条件风险价值指标,以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价值、主要特性和关键技术领域,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构建了坚强智能电网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的初步框架,确定了坚强智能电网评估的基础类、技术类和效果类三大类指标,并初步...  相似文献   

7.
闫晶  孙艳复  宋雨 《华东电力》2010,(10):1500-1503
将智能电网的评估过程与评估环境比作生态系统,从仿生的角度,以"生态位"为主线,对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的生态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生态位的模糊模型与生态位重叠的模糊模型,并把已建立的模型引入对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选择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8.
输电网运行状态是否满意,体现于输电网运行是否能够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输电网运行评估指标集即评估输电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程度。其中,外部需求指的是输电网运行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即发电企业、配电网企业、互联输电网企业)对输电网运行的需求。深入分析了输电网运行的外部需求,将其概括为:输电网在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节点,以特定的质量标准,提供或接纳特定数量的电能。不同类型外部节点具有不同的需求,详细研究了节点在质量和数量2个方面的具体需求,并阐述了外部需求满足程度的评估方法。针对具体的外部需求,选取了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估在单时间断面和统计周期时间内的需求满足程度,从而构建了输电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的外部需求评估指标集。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代电网调度的特点和需求,新一代智能调度系统需要具备更完善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协助调度人员有效地理解海量实时监测数据中反映的电网的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进而定位电网运行故障或薄弱环节并及时做出调整。提出一种智能调度指标体系,并着重分析介绍了其中的重要模块——能力态评估指标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柳  彭冬  王智冬  李隽  韩丰  李晖 《电力建设》2010,31(11):28-33
随着电网规划与管理工作日益精益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电网评估指标体系。文章从电网发展特性及价值取向出发,将电网发展评估划分为安全、可靠、优质、协调、经济、高效、智能共7个子系统。从这7个方面,分别建立了三级指标,并进行了解释说明,同时分析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以某一省域电网为例,应用指标体系对其“十一五”期间的电网发展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具有系统、全面、客观的特点,对推进电网科学发展,提高电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结合国内外电网发展现状和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对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进行评估的重要性,提出了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按照全面性、客观性、实用性、典型性的基本原则来构建,包涵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工程管理、实用化和创新性等6个维度的一级到四级指标,并确定了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评价标准。通过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工程建设、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为下一阶段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做充分的理论、技术和实用化准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亟需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对智能电网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以便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智能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文章系统研究了智能电网信息化应用能力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从5个层次构建了智能电网信息化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中随机成对比较矩阵生成的一个抽样方法,最后,给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评估算法。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智慧城市从概念模型阶段快速发展至规划建设阶段,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浪潮.智能电网作为城市智能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城市发展需求理论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和明确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证分析得出智能电网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客观需要,在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精细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五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电网条件下的需求响应关键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大趋势,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的用户需求响应展开深入分析和总结,调研国内外需求响应的发展现状,从需求响应概念、激励机制、效益评估、支持平台技术、应用于风电消纳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指出当下实施需求响应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智能用电和需求响应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对通信的影响与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立足智能电网对通信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分析了通信系统建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提升骨干网支撑能力、转变通信运维方式、规范配用电通信网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建设智能光网络、第二张通信网、通信专用高速数据平台、新型交换网及通信综合监管平台等的必要性;对开展状态检修、发挥标准化规范引领作用、完善通信管理与运维体系、打造专业运维队伍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能电网动态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智能电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智能电网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以智能电网的投资为出发点,建立通过投资实现的智能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效果动态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定量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给出了智能电网评价指标随时间演变的趋势。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动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