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由PWM逆变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机械负载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非线性特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同时PWM逆变器因死区的存在,在低速以及调制频率很高时,死区特性将会导致逆变器输出电压含有很大的谐波分量,使转矩发生很大的脉动,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确定。采用自适应变结构控制策略消除逆变死区的影响。首先详细分析逆变器死区的特性,建立死区的数学模型和整个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在死区模型中,给出变化和影响系统性能的参数;根据模型的特点,采用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实现死区补偿和非线性控制,这种方法不需要测量死区的参数,具有死区补偿和非线性控制,这种方法不需要测量死区的参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使系统全局稳定并且达到准确的位置跟踪。对所提出自适应律和滑模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逆变器死区时间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明基  姚郁  王子才  方强 《微特电机》2001,29(3):12-15,31
文章分析了逆变器死区效应产生的机理以及死区时间对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死区时间引起逆变器输出基波电压的非线性,并且使输出电压中产生奇次谐波,死区效应使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输出力矩下降,并且使电机的相电流中含有谐波,引起了力矩波动。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刘超  张军  刘世俊  葛悦 《微电机》2011,(12):60-63
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逆变开关的死区效应进行分析。利用平均电压误差补偿法来补偿死区效应,并针对电流零位钳位现象,对平均误差电压补偿法进行改进,采用交、直轴电压来判断定子电流扇区并选择误差补偿电压分量的方法来补偿死区效应产生的定子电流畸变。  相似文献   

4.
李小川  王明  李艳玲 《微特电机》2012,(1):16-18,21
研究了一种容错逆变器和在该逆变器不同桥臂故障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容错运行策略。分析了一种容错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由无中线引出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流特性分析可以知道,三相定子电流之和等于零,通过两相定子电子就可以实现电机的电流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容错逆变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容错运行方案,该方案简单可行,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如何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基于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磁链定向控制理论;论文中还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6.
徐永向  邹继斌  王骞 《微电机》2005,38(6):34-36
分析了死区时间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影响以及分析了由逆变器死区效应引起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中的谐波电流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采取死区补偿时的系统效率高于无死区外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通用微型计算机直接控制电源跟踪型SPWM逆变器,实现对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矢量控制。当PMSM在基速以下时,实行最大转矩/电流控制,保持恒矩运行;基速以下时能够以最大功率输出。系统的实时控制软件程序采用Turbo C高级语言编制,易于调试,修改,移植。  相似文献   

8.
基于趋近率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变结构抖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趋近率变结构控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趋近率滑模控制器。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趋近率控制,对其中的指数项采用加权积分增益,既消除了一般趋近率滑动阶段抖动切换增益严重的情况,又解决了变指数趋近率中起动阶段切换增益比较大的问题。仿真和试验均证明了该方案对系统参数不确定、外部扰动和噪声具有强鲁棒性,系统的动、静态品质优良,滑模变结构的抖振也得到了明显抑制,所设计的滑模控制方案是可行和优越的。  相似文献   

9.
林明耀  余卫等 《微电机》1992,25(1):19-21
为拓宽微风吊扇的使用范围,需要研制一种逆变调速装置与微风吊扇配套使用。文中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调整调速装置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设计特点等。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工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直线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与负载相连接,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将直接作用于负载,降低了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性能.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结合电压矢量控制策略来补偿伺服控制系统,并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鲁棒控制技术,以削弱系统性能对电机模型精度的敏感性,简化控制器设计过程。首先在电流控制中应用对模型误差高度鲁棒的内模控制(IMC),得到同步坐标系下直接由电机参数和期望闭环带宽表示的PI型IMC控制器,改善电流环特性的同时避免了调节PI参数。随后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趋近率控制(RLC)的PMSM速度控制器,其离散解满足了数字控制对离散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需要,分析了速度环中RLC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传动系统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2.
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矢量PWM调制,它具有线性范围宽、高次谐波少、易于数字实现等优点,在新型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分析了空间矢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在MATLAB6.5/SIMULINK5.0环境下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PMSM交流伺服系统低速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的MT法测速在低速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扰动测器以获得低速下的连续转速,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律.该方法能实时观测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时的连续速度变化,计算量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在低速情况下较之传统MT法测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分配的离散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变结构控制DVSC(Discret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策略。这种策略算法简单,稳定性好。将该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设计了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分配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器。仿真及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占空比调节的悬浮电容五电平逆变器的PWM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控制悬浮电容电压的平衡是保证悬浮电容多电平逆变器运行安全的关键。提出了以占空比为控制量的闭环PWM控制,其思路是根据单元电压的测量值实时调节相应功率开关的占空比,进而调节悬浮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来控制电容电压的平衡。该方法不但能有效抑制因装置电路系统不对称而引起的悬浮电容电压偏移,而且能动态调整由输入电压突变引起的换流单元电压不均衡,在任一运行点处,均能保证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均衡,控制执行时间仅约为载波周期的2倍。文中还建立了电流预估计模型,用来估计电流过零点位置,以消除负载电流在控制周期内变号而引起的控制误差。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神经网络的PMSM速度和位置自适应观测器的设计   总被引:27,自引:24,他引:27  
在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进行非线性坐标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及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设计方法,利用Lyapunov理论设计了网络权系数阵的在线学习规则,并证明了观测器的稳定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令人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以恒压频比方式工作的通用变频器来直接驱动感应电机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很广泛。在不改变原有的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结构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控制性能意义很大。该文根据恒压频比控制的特点,把通用变频器和感应电机看成一个整体——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得出了适用于带补偿和不带补偿的恒压频比运行方式的逆系统模型,进一步构造神经网络逆系统并与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串联复合成伪线性系统,再设计线性闭环调节器实现高性能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神经网络逆控制方法可以使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获得优良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模糊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水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控制性能,本文结合模糊控制和前馈神经网络各自的特点采用了一种神经网络在线自学习模糊自适应控制结构,利用模糊推理机产生的分目标学习误差取代反馈控制输出信号来训练神经网络,这种控制策略是学习和控制同时进行,实时性、鲁棒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将变结构控制方法引入预测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与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将其应用于火电机组过热汽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算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和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