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变电站现场发生设备事故所造成的供电中断,可知适用于内桥接线的备自投装置按不同的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合闸设计对保障35~110 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尤为重要.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设计方案,解决了常规备自投对保护动作的适应性问题,实现了保护动作对应闭锁备自投合闸方案的合理及完备性,从而提高对用户的持续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2.
保护闭锁备自投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镇江电网发生的2次设备事故,得出内桥接线备自投装置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合闸的方案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的结论,并建议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合闸采用对应闭锁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某变电站220 kV 备自投装置外部闭锁放电回路进行分析,指出当母联充电保护动作时存在误闭锁备自投、母联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无法闭锁备自投的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备自投动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在110 kV变电站采用电源各自投装置来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分析110 kV电压等级及以下系统中电源备自投装置的闭锁及动作条件,发现电源备自投装置存在盲目合闸的重大缺陷.针对此缺陷深入分析变电站内各种不同故障点的电气特性,论证得出消除此缺陷的策略,这种策略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出故障点,而且可在有效范围内隔离故障点,恢复无故障设备的供电,保证了对用户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王志 《电工技术》2018,(9):128-129
介绍备自投装置闭锁原理,分析备自投装置在典型接线方式下的动作逻辑及闭锁方案配置,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备自投跳合闸回路进行说明,以保证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6.
介绍备自投装置闭锁原理,分析备自投装置在典型接线方式下的动作逻辑及闭锁方案配置,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备自投跳合闸回路进行说明,以保证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7.
备自投装置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设备,文中由一起110 kV变电站进线故障、35 kV备自投拒动案例引发了对110 kV三圈变变电站备自投过负荷闭锁逻辑的思考,指出其中不足,提出了"求和整组闭锁法"和"先投后切法",这2种方法能够根据实际负荷情况作出正确的备自投动作决策,可以有效避免备自投拒动的发生,优化了110 kV三圈变变电站备自投过负荷闭锁逻辑,有效地提高了地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非预期动作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不同方式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简称备自投)在运行中的非预期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如线路备自投、高压母联备自投、低压备自投等。并就如何避免备自投装置的非预期动作,减少电网及设备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可行方案,如工作线路过电流闭锁、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闭锁、变压器低压后备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启动联切小火电并网线等。  相似文献   

9.
伴随"三集五大"体系的深化实施,变电站的运方调整将由调控中心来完成,但主变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压板不能相应调整,将导致变电站在单线带双变运行方式下,主变保护动作闭锁备自投,造成变电站全所停电的安全风险。通过对110kV内桥接线方式下主变保护闭锁备自投原理的详细分析,总结了主变保护与备自投的闭锁关系,提出了主变保护闭锁备自投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某110 kV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进线保护在110 kV线路故障情况下,误闭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以下简称"备自投")装置,导致全站失电事故。采用保护动作、断路器位置状态、电压等判据,提出针对110 kV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110 kV进线保护闭锁备自投装置的继电保护改进逻辑方案,分析该方案在各种运行方式下进线保护闭锁备自投装置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原理简单,动作灵活,能够有效区分本站110 kV系统故障,自适应启动或闭锁备自投装置,满足不同运行方式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桥接线存在的多种运行方式,兼顾各综合自动化厂家微机备自投的逻辑设计,对内桥接线方式备自投的外部闭锁条件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自适应的闭锁开入设计方案,给供电部门运行和设计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陆琳 《电力工程技术》2018,37(2):143-148
110 kV变电站单母线分段接线与内桥接线在运行方式上极为相似,但由于一次接线方式、继电保护配置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备自投动作逻辑存在差别。本文分析了备自投装置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段开关死区故障时备自投各类闭锁及动作情况,提出在不同运行方式下死区故障时备自投判断逻辑及动作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优化现有的单母线分段备自投逻辑,使死区故障时备自投可靠隔离故障点并迅速恢复供电,提升供电恢复速度,增加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链式供电网络结构大量存在于电力系统中,区域备自投装置凭借在链式网络中电源点故障时能快速恢复供电的优势在现场应用逐渐广泛。文中通过深入分析区域备自投与常规备自投装置在动作逻辑方面的差异,提出区域备自投装置在安装调试、整定计算、运行维护中的风险及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目前区域备自投逻辑控制策略中仅采用母线失压和主供电源线路无电流作为判据的问题,提出新增“本侧开关位置”“联络线对侧有压”两个逻辑判据,有效规避变电站轻负荷且母线PT断线情况下的误动作。最后,结合110 kV草池—十里坝链式网络搭建RTDS仿真系统,对电源点、联络线故障以及断路器偷跳、母线PT断线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准确定位故障区,快速合上备用电源,减少误动作发生,有效地提高链式网络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可编程控制器在双备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旋辉 《广东电力》2005,18(2):56-59
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PLC)实现一种高可靠性、高供电质量、无断电情况的供电方式。这种方式是把以不同供电线路作为备用电供电系统和采用备用柴油机组发电自动投入作为备用电供电系统二者相结合,利用可编程控制器予以控制,既有多个供电备用线路,又可以在有特殊紧急情况外部不能供电时,采用本地柴油机组发电,保证部分特殊部门继续用电的需要,实现备用电系统的自动投入和切换。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颖的母联备自投逻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配电系统中,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电网供电普遍采用一主一备模式,即当主工作电源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供电时,由备自投装置将负荷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从而保证不间断对用户供电.该文针对单母分段系统各种形式的开关变位特性,通过对传统母联备自投逻辑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一种新的母联备自投逻辑,它具有能有效...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内桥接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网负荷的飞速增长 ,有 3台主变的 110kV变电所将逐渐增多 ,采用扩大内桥接线的变电所也逐渐增多。扩大内桥接线存在多种运行方式 ,也存在多种备用电源自投方式 (简称备自投 )。备自投的启动条件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但是出口回路比较复杂 ,利用空跳、空合的方式可以找到一种通用的出口逻辑。备自投闭锁条件仅考虑主变保护动作。  相似文献   

17.
自愈性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和标志,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目的。针对传统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无法解决因上级电源消失而非本级母线设备原因引起的变电站全站失压问题,在装置中引入失稳判据、过载判据,通过备投本级联络线的方式,实现变电站母线自愈功能。在快速恢复本级母线和重要用户供电的同时,又可避免因过载引起跳闸风险。在电网中实践证明,在不改变传统备用电源自投功能的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10 kV开闭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OOSE机制的出线故障闭锁进线保护,解决了开闭所进出线电流保护难以配合的问题。在进线保护中,集成基于GOOSE机制的进线备自投和母联备自投软件模块,不需要单独配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节省了设备投资。进线保护中增加自动甩负荷功能,通过GOOSE信息实现分布式过负荷自动减载。基于GOOSE机制的出线故障闭锁进线已在现场应用,网络化备自投和自动序位甩负荷在现场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三代厂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原理及功能,并且通过对事故情况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自动切换过程分析,全面评价了三代厂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备自投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智能变电站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全国已建立多处智能变电站试点,朝阳某地区66 k V电网中有三个特定联系的智能变电站,结合该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适合该地区的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备自投系统。在控制中心投放广域备自投装置,实现实时的恢复控制。同时,系统拓展了备自投的功能,解决了部分地区出现供电故障时无法恢复供电的问题。该系统采用的是基于IEC 61850网络通信标准的光纤通道,在信息获取、控制策略形成和控制措施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可综合利用全网信息,实现备自投与安全稳定装置的协调动作。最后利用RTDS对该广域备自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