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通常采用基于注入法的接地极引线保护。文中分析了传统接地极引线保护方法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接地极引线保护方法。改进保护方法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采用高频测量阻抗横差构造单回线故障保护判据,仅利用单侧电气量,不依赖于通信;后备保护利用接地极引线末端电流方向构造保护判据,对通信的同步性与实时性要求较低。以某实际运行的±800 kV特高压直流系统为例,利用PSCAD/EMTDC对所提保护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保护方法的主保护较传统保护方法可极大缩小保护死区,在后备保护的配合下可实现全线保护。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双端不平衡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目前工程中现有的接地极线不平衡保护和接地极线差动保护原理基础上分析并提出接地极引线双端不平衡保护。所提的双端不平衡保护原理,具有保护线路全长,识别引线断线和金属接地故障并能够计算出故障位置,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以及定值整定简单等优点。采用EMTDC/PSCAD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采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动作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压直流输电中的接地极线路,是高压直流输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中接地极线路开路不能及时发现时,轻者可能导致高压直流输电减负荷,重者可能导致高压直流输电闭锁,使大功率高压直流输电被迫停止运行,造成电网功率瞬时突变,电网安全运行失控,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电网事故事件.接地极线路运行监视装置,是高压直流输电的...  相似文献   

5.
刘骏  钟伟华 《电力建设》2010,31(2):17-20
随着极址资源的日益稀缺,多回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设计成为直流系统接地极设计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金沙江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设计的原则、技术要求,总结了其接地极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电极布置方案及导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直流输电系统建设,及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址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杰  何金良 《中国电力》2007,40(10):45-47
为了节省占地面积和建设费用,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和贵广二回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广东侧决定采用共用接地极模式。讨论了特高压和高压输电系统的共用接地极模式,对共用接地极的要求提出了设计方案。分析了共用接地极对2个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运行、过电压绝缘配合以及控制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和贵广二回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电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3,他引:46  
王明新  张强 《电网技术》2005,29(3):9-14
基于三-广直流输电系统(三峡-广东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调试结果,分析了有多个直流系统落点的交流电网中直流接地极电流对交流电网影响的基本规律.提出为减小直流接地极电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应合理安排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建立可靠的电流通道,减小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或建立专门线路;合理安排电网中交流变压器的接地点和接地方式.文章介绍了实施上述措施需进行的具体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云广与贵广Ⅱ回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设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陈凡  曹林  赵杰  吕金壮  张波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2006,32(12):154-157
为了不对系统运行产生太大影响并节省工程用地和建造费用,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贵广Ⅱ回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广东侧考虑采用共用接地极模式建造。根据系统运行条件、使用寿命以及人身安全的要求确定了建设共用接地极的参数,对该参数采用了矩量法和边界元法相结合的接地计算数值方法,并针对大罗州和李屋两个极址分别设计了一套共用接地极方案。这两套设计方案既能满足系统要求又能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影响,可供建设共用接地极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基于信号注入的接地极线路保护方法在某些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保护拒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带电压幅值积分的接地极线路保护新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故障后其首端电压频谱会出现明显变化,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小波包分析获取接地极线路首端电压不同频带分量,以频带电压幅值积分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为保护判据的接地极线路保护方法。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到接地极线路上的各种故障,识别准确性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依靠新通信、新供电、电磁防护、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消除传统监测系统中的技术缺陷。并结合青海电网750kV输电线路实际应用环境特点,重点解决项目应用中通信、塔上供电、电磁防护等难题,实现实时高清晰度监控图像以及监测数据(如微气象、导线温度、泄露电流等)的采集、显示、分析、管理等功能,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支持,为智能电网、物联网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积极拓展输电线路信息采集量,提高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分析及灾害预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验证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直流融冰的可行性。以500 kV桂林变电站融冰装置为例,确定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融冰接线方式,在此基础上介绍线路普通地线及OPGW地线融冰的仿真建模方式和特点。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超高压输电线路普通地线及OPGW地线直流融冰的可行性。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融冰试验过程中,发现地线放电间隙过小导致直流融冰装置闭锁,架空地线融冰接线方式转变困难,普通地线和OPGW地线因过电流被烧断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傅绍伟  陈忠辉 《电力学报》2010,25(5):380-384
针对高压线路的实际架设以及线路的网络拓扑,提出了一种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实现高压线路故障监测与告警。系统中采用故障指示器监测高压线路的运行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故障指示器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到电力监控中心,无线传输分成从线路上方到地面的纵向传输以及从监测点到监控中心的横向传输。一旦线路发生故障,系统可以快速地将故障线路的运行信息发送回电力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实时进行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从而引导维修人员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的实现对于高压线路故障的准确定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巍  马扶予卢明 《河南电力》2007,35(3):16-18,45
输电线路接点是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发热烧坏,造成大量的停电事故。本文从高压输电线路接点温升在线监测的需求入手,分析了导线接点发热和断线的原因,对高压线路测温的理论依据、方案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重点介绍了高压输电线路接点温升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以及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接地极计算中,需要计算的不仅仅是接地极附近的电流场,由电流场引发的温度场也需要同时计算。为此,介绍了采用有限体积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首先将场域在3维空间内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单元,每个单元用中心点代替;然后根据热平衡方程,推导出描述温度场的离散方程组;最后求解方程,得到场域内所有节点的温度,从而获得稳态温度场中的最高温度。在对同1个模型的稳态温度场计算中,通过比较该算法以及MATLAB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体积法的正确性。将该算法用于实际工程中接地极稳态温度场的计算,通过对比若干组计算结果,得到了土壤最高稳态温升与接地电阻的平方、入地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土壤热导率成反相关的结论。最后对于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提出通过减小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来减小土壤最高稳态温升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途径山东境内第一条特高压交流线路,重点讨论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电磁环境问题,同时给出电磁环境要求下的线路走廊宽度及邻近或跨越房屋时的对地距离,可为设计和运行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为给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选择及外绝缘的设计提供参考,在实际高海拔条件下采用恒压升降法详细研究了瓷、玻璃和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悬挂方式和污秽分布情况对瓷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影响;2种大吨位玻璃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对比及550 kN玻璃绝缘子V串与I串污闪电压的比较;比较3类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悬挂方式及污秽分布情况对瓷和玻璃绝缘子有较大影响;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明显优于瓷和玻璃绝缘子;爬电距离不是决定复合绝缘子直流污闪电压的唯一因素,合理优化复合绝缘子的伞裙结构可有效提高其单位绝缘高度的直流污闪电压。  相似文献   

18.
钟万才 《广西电力》2014,37(5):48-50
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全绝缘架空地线复合绝缘子断裂原因,提出改造措施,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绝缘子进行断面特征及内部解剖检查,并结合绝缘子拉力试验和受力分析结果,认为由于压接式U型联结头设计裕度不足,在覆冰的情况下绝缘子承受横向切力,使U型联结头与三角联板互卡,横向切力足够大时导致绝缘子断裂。在绝缘子接地端和联板之间增加直角挂板,使绝缘子与联板间有足够活动裕度,有效缓冲了不平衡荷载,解决绝缘子断裂问题。该方法简单、有效,经济可靠,在今后的全绝缘地线建设、改造中可借鉴实施。  相似文献   

19.
低压载波通信信道阻抗测量与信号建模(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压电力线上,阻抗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会造成电力载波通信信号的衰减、反射和多径传播,严重影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性能,但由于低压电力线上的阻抗受拓扑结构和所连接的电气负载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很有必要测量并总结阻抗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现场测量,采集了部分低压配电网中不同通信节点在100~500-kHz频率之间的阻抗特征数据,并基于这些测量数据,利用阻抗推导法建立了信号衰减模型和基于二端口网络的信号传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号衰减和传输模型能够有效逼近实际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