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新永  吴立活 《电力设备》2006,7(2):106-107
我国城乡配电网中,中性点一般采 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电阻接 地3种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孤线 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后,系统仍可带故 障运行,这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优点, 但其故障电流小,使得接地选线的矛盾 较为突出,尤其在消弧线圈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有利于限制故障情况下过电压、易于检测故障点、对通讯干扰较大;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小、减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电磁兼容性好、不利于查找故障线路等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10 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惠蔷  陈校华 《广东电力》2006,19(1):50-52,59
介绍了10kV城市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发展状况,以及两种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给出了电容电流的估算方法。阐述了中性点电阻值、消弧线圈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及零序保护配置和整定要求。针对两种接地方式的不同,指出了在母线接地系统并列运行时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1概述 电力系统按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35kV及10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及中性点经智能消弧线圈+接地故障智能检测装置接地系统(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讨论,客观地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提出在电网建设中应有选择地使用各种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过电压的产生,及因地制宜地选择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7.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中电阻选线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以屏 《华东电力》2004,32(11):20-22
分析了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及现在普遍采用的接地选线方式,提出了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瞬时投入并联电阻选线的新方法,并在实际运行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正确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方案,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苏州供电局组织有关人员到上海、珠海、广州、厦门、大连、沈阳、北京等地对10 kV系统的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介绍如下。1 各单位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1.1 上海地区 上海地区35 kV、10 kV配电系统中性点原由电阻接地改为经消弧线圈接地,现在大部分又改为电阻接地。当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在试检线路或对线路分段时,往往会发生另一相接地,导致线路跳闸。 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设备仍按不接地系统选择。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保护时间较短,在非金属性单相接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接地选线方式原理及优缺点,提出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瞬时投入并联中电阻选线的新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采用该种选线方式能极大提高单相永久接地故障的选线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江苏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苏省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特点,并针对配网建设与改造中的不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研究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的集中参数模拟试验回路,针对集中参数模拟回路和分布参数实际系统,对单相接地故障下的恢复电压峰值及其上升速度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模拟回路与实际系统的等效性。为研究单相接地故障电弧的自熄特性,利用模拟试验回路,当单相接地电流为5~30A时,在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改变绝缘间隙距离,系统地进行了大量的燃弧试验,统计分析了电弧自熄概率,给出了消弧线圈补偿方式下的残流限值。试验结果为10 kV配电网选择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单阐述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特性,描述了在ATP下的电弧模型,并应用ATP搭建模型,仿真分析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特征,最终应用仿真图形充分验证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同杆并架线路的谐振接地配电网,若一个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该系统中性点电压会通过耦合电容传递给非故障系统,可能导致消弧线圈的误动作。针对此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非故障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建立准确的电缆出线为主及架空线(对地电容不平衡)为主的变电站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单相接地故障与非故障时两种系统中性点电压值。分析得如果同杆并架线路不超过5 km且其他系统参数设置恰当时,系统不会发生耦合电容引起的消弧线圈误动。  相似文献   

15.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汲亚飞  侯义明 《供用电》2008,25(5):9-12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这三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网络结构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案.对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安全性、供电连续性,以及对配电网的设备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20 kV改造中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相关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率和各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影响很大,通过算例比较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经小电阻、经可变电抗4种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并给出了加权多指标区间数灰靶决策算法评价4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在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方面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刘明岩 《电网技术》2004,28(16):86-89
介绍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发展状况,比较了这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给出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一般思路,分析了电网结构、变压器连接组别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针对接地电阻阻值的选择、安装位置、消弧线圈补偿形式的优化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从电力系统中性点传统的接地方式引入,分别简述了中性点不接地及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对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几个特点进行了评述,并就高值电阻接地、中值电阻接地、低值电阻接地等3种电阻接地方式阐述了使用范围、特点、接地电阻的选择等有关问题.最后,给出了中值电阻接地方式在南京配电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10 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配电网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接地、经低电阻接地这3种常用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贵州省10kV城市配电网的特点,并对贵州省中心城市主要变电站电容电流进行测试,提出了贵州省10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宜采取经自动跟踪消弧装置接地的方式,指出了应用经自动跟踪消弧装置接地方式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贵州省采用上述接地方式可大大提高当地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在城市配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城市配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分析,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并阐述了该接地方式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充分发挥了2种接地方式的长处,适应城市电网发展要求,为今后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