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站辅机》2011,(2):28-28
中国核工业集团最近公布,坚持集团的总体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不动摇,同时,积极应对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的调整,认真做好集团核电、核燃料产业和项目规划的调整和完善。 中核集团是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因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会对我国核电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我国积极发展核电的方向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6月5日,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主办的核电安全发展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旨在向香港各界客观准确介绍我国核能和核电发展政策、核安全、核应急政策与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切实增强全社会对实现持久核安全、发展核能事业造福人类的信心。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项目官员王海指出,目前,在运的20台机组及在建的28台机组安全运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4月20日举行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核能部长级会议"上透露,中国的核电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通道。2009年内,将安排5个新的核电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台山、海南昌江和山东荣成。在这5个项目中,采用世界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浙江三门核电1号  相似文献   

4.
院校     
<正>中国核电与东北电力大学签约核电人才培养协议6月10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电力大学举行核电人才订单联合培养协议签约仪式,东北电力大学成为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校企人才订单联合培养第一所高校。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建立了校企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可以促进东北电力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战略目标,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为保障。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集团公司专业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基地,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利用现代化智能设备,研发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班组管理电子沙盘培训系统,为大规模开展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奠定了基础,助力集团企业文化在基  相似文献   

6.
产品资讯     
《大众用电》2012,(6):52
CP120601压水堆核电关键设备实现国产我国首台国产A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近日在哈电集团秦皇岛重装公司开工制造,这标志着世界最先进的压水堆核电关键设备实现"中国制造"。此次开工的核电蒸汽发生器采用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核电技术,为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核电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3月2日9时12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基本完成,为后续机组装料、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我国核电"三步走"战略,三代核电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核电建设的主流。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政策研究组组长黄峰表示,今后新建的机组将全部采用第三代技术,核电技术实现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而当前中国在建在用的三代核电项目中"华龙一号"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要求,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以下简称"人才学院")统筹23家承办机构举办2017年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工作(以下简称"2017新锐训练营"),本期培训涉及38家二级单位的2807名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其中11家单位的207名学员在人才学院集中培训。本期训练营的项目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收尾阶段。项  相似文献   

9.
<正>2030年前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核能行业目前还面临阶段性的困难和挑战。在发展节奏上,未来10年我国核电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转变。发展核电是必选题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核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中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并在全国开展核电领  相似文献   

10.
科技快讯     
国家核电实现我国核电站关键材料自主研发新突破6月4日,由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和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用含铬马氏体不锈钢无缝管材研制》项目在张家港市通过了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该科研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关键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自主创新成果,为我国30万、60万和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关键材料国产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东方电机》2007,35(2):47-47
由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7家单位支持协办的第7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暨中韩核能合作论坛,于2007年4月23~25日在上海召开。2007年3月1日,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至此,中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式确定选用美国技术。为了增进对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了解、并为各方提供交流的平台,探讨如何有效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凭借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邀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西屋公司、法国法玛通公司、韩…  相似文献   

12.
<正>核反应堆安全课程是"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对培养从事核反应堆、核电厂的自主设计、创新研究、安全运行与管理,重大设备研制等各类科技人才有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中国政府首次制定了核电发展政策,1991年,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压水堆核电厂——30万千瓦秦山压水堆核电厂投用,结束了中国大陆"有核无电"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及成效为响应中广核集团"走出去"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集团国际核电开发部与泰国电力公司EGAT一起合作开发泰国核电市场。在合作中,泰方向集团提出了让他们的员工来集团进行核电技术培训的要求,考虑到可以借此机会加深合作,同时培养和储备我方的教员人才,中广核集团最终同意了泰方的要求,几经协调,最终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核电工程学院承接此次培训任务。为了圆满的完成中广核集团交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主要核电国家发展战略与我国核电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予 《现代电力》2006,23(5):1-10
概述世界上主要发展核电国家的技术路线、发展战略及其经验与教训;当前国际上核电发展的动向及前景;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我国实现核电自主化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能力以及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需做的努力,我国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堆     
为保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作用下,未来日趋合理的能源结构中核电所占比重将日益上升。虽然与第二代核电技术相比,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得以大大提高,但是从核能长期发展的需求来看,第三代核电站在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也显现了许多不足之处。研发第四代新型核能系统将确保核能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力建设》2009,(4):38-38
国际核电市场复苏,令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步伐。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近日透露,根据已签署的协议,2009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将与白俄罗斯在其首个核电项目建设中展开实质性合作。同时,该集团与越南电力公司签署了核能合作意向书,为参与越南首个核电项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1月16日讯,近日,东方电气收到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发来的浙江BJ项目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组中标通知书,这是东方电气再次成功中标自主化第三代核电汽轮发电机组项目,实现了2020年核能市场开拓的"开门红"。自1996年以来,东方电气先后承接了3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汽轮发电机组供货合同,其中已有20台机组投入运行,机组性能指标均优于合同保证值,保持行业领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核能是世界未来的替代能源,而且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同时从我国能源状况和核能发展情况说明无论当前或今后核电都是我国主要的补充和替代能源。着重分析了四川能源资源的特点和能源供需的矛盾情况,特别是电力紧缺的矛盾。阐明了四川发展核电的优势和条件,提出发展核电是今后解决四川电力紧缺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并建议抓紧当前时机,做好核电建设的前期工作,以便到时以充分的准备,优越的条件,争取国家在我省建核电站的项目,同时赢得时间加快我省核电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国家电网》2011,(15):17-17
安全利用核能是核能商业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核电安全包括安全可靠的技术和安全管理监督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欲推行的核电安全新标准,就是建议强化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拥有核能的国家在自行拟定检查措施之外,同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系统、定期的审查。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企业大学50强"榜单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发布,旨在汇集一批在中国成功发展的企业大学,为行业树立典范,促进中国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广核大学(党校)2018年9月,中广核大学(党校)入选"中国企业大学50强",位列50强第2名,被评定为A+++级。中国广核集团对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其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军,在创业之初,便制定了"企业发展、人才先行"、"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培养核电人才"的方针。中广核成立了人才培养的专门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