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绍有 《湖北电力》2010,34(2):44-45
从建筑角度论述城市地下变电站的现状、优缺点、布置形式,对地下变电站的设计难点、注意事项提出解决措施,并对地下变电站地面部分与周围环境如何协调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不断出现,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中,城市的用电负荷迅速增加,中心城区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该问题,城市变电站的分布也越来越密集.由于中心城区土地紧张,对变电站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条件下,地下变电站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通过对地下变电站设计方面进行简单讨论,并结合国际上成功的地下变电站应用实例,对这种新的城市供电方案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靓 《供用电》2007,24(6):53-55,62
介绍了北京地区地下变电站建设的概况,重点阐述了北京地区110kV地下变电站的建设规模、接线形式、站址、站内布置、配电装置的选择等内容。对不同类型的变电站工程造价也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地下变电站主要建设特点,说明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地下变电站优化设计方案。对110kV地下变电站在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福州城市中心区某110kV地下变电站工程的设计建设,论述地下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方法。从接地网总体布置方案设计、接地极材料选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计算、最大接触电位差及最大跨步电位差校验等基本方面,进行地下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用电负荷迅猛增长,地下变电站的建筑型式逐渐得以应用.合理设计消防系统是保障地下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以苏州中心地区某全地下变电站为例,重点阐述了防火措施、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消防照明、消防给水和消防暖通的设计方案,对后续全地下变电站的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思路.  相似文献   

6.
庄文柳 《供用电》2008,25(5):23-25
土地紧缺地区变电站的紧凑型优化设计是城市电网发展面对的课题.针对上海中心城区土地紧缺的问题.介绍了35 kV变电站在国网公司典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紧凑型优化设计的方案.通过采用先进的、小型化紧凑型设备和连接方式,进行紧凑型设计优化,使35 kV户内变电站各配电装置布置更为合理,提高了变电站建筑物空间利用率,大幅度减少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朱颖 《中国电力教育》2008,(Z3):594-597
为解决城区供电与征地日益突出的矛盾,建设全地下变电站是今后城市变电站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以110kV全地下变电站为例,介绍了电气设计中主接线方式、主要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等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径130米,深33.5米,建筑面积57100平方米,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城市中心地下变电站——静安世博变电站正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地下如火如荼地建设。本刊将带您揭开这座世界最大的地下变电站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9.
邹俭  林俊 《华东电力》2007,35(11):64-67
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满足城市景观的需要,变电站已进入户内甚至地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地下变电站.目前国际上投产的500kV地下变电站仅日本东京的新丰洲变电站一例,投产运行的220千伏变电站已有一定量的实例.上海电网人民广场地下变电站已有10年的运行历史,上海市电力公司与华东电力设计院就地下变运行的经验和关键问题共同进行了专题研究,进而提出一些对策措施或意见,意在对今后地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下变电站的建设往往出于下述条件:a.综合利用土地;b.与某项工程配套;c.位于负荷中心,必须建设电源点,而无法布置在地面上;d.国防所需,建以掩体;e.标志国家的技术水平。现将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 总容量的选择地下变电站的建设宜以中、小容量为主。a.地下变电站的建造容积直接与其总容量有关。当深度、面积超过一定值时,将建筑设计与施工变得复杂,配套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初论适合城市电网规划的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代力东 《中国电力》1999,32(7):36-37
结合城市电网规划特点指出其负荷预测误区,阐述一种行之有效的负荷分布预测方法———功能小区负荷密度法,预测城市负荷分布,据此布局变压器(变电所),由下而上逐级规划城市电网,并希望能在今后的城市电网规划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增温与北京电力需求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变暖将会进一步加剧城市气温的上升趋势,近些年我国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日益显著,因而研究城市增温对城市电力需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增温与用电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城市增温与城市用电量的预测模型,从而为电力系统规划和城市能源战略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提高变电站供电能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结合当前城网变电站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通过提升城网220 kV变电站10 kV侧直供能力以优化城市变电站布点,形成一种新型城区变电站建设方案。并与常规220 kV变电站方案、直降20 kV的220 kV变电站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案适用于高负荷密度城区220 kV变电站的规划建设。最后以广州某220 kV变电站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为城区变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理定律的动力波方法,提出了高效高分辨率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二维浅水方程,输入可表征真实城市地表的高分辨率地形数据,以精确模拟城市降雨径流及内涝积水过程。同时引入图形处理器(GPU)加速计算技术,在不降低精度的条件下大幅提升计算速度。并将模型用于模拟陕西省西咸新区内涝积水过程,发现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五处积水面积均实现较为精确地计算。证明该模型可快速准确模拟较大范围高分辨率城市雨洪过程,且能提供分析涝灾成因及计算污染物输移的流速,克服了常规水文模型的缺陷。可见,研究对指导城市规划及可持续性城市雨洪管理如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使城市洪涝风险显著增大,给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威胁,精细化城市洪涝模拟是有效开展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雨洪模拟结果可靠性与精细程度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济南市海绵城市示范区为例,针对研究区特殊地形地貌特征,利用无人机(UAV)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精细化地表信息,基于此建立水文水动力学多过程耦合模型,评估地形刻画精细程度对洪涝模拟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精度的地形数据能更好地刻画局部洼地,而降低分辨率则会坦化地形使模拟结果偏低,网格划分尺寸也会对地形的刻画程度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模拟结果,对模型中地形、地物的精细刻画有助于准确模拟洪涝,采用DSM或不考虑围墙等地物则可能高估或低估洪涝,造成不良后果。本研究可为济南市乃至全国的城市洪涝风险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心城区馈线自动化实施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阳盛  翁之浩  陈兵 《华东电力》2007,35(12):66-69
馈线自动化有助于提高中心城区的供电可靠性,馈线自动化的典型实现模式有无通道模式、集中智能模式和分布智能模式,对3种模式进行比较,并结合上海浦东小陆家嘴地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进行分析,建议采用分布智能模式作为小陆家嘴地区馈线自动化的主要实现方式,这将大大提高其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和目前洪涝过程模拟模型的发展现状,指出精细化城市洪涝过程模拟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数据获取方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面信息,为城市洪涝过程模拟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通过总结无人机相关技术指标和应用实例,指出利用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获取的数据具有大比例尺、现势性强以及成本较低的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提供的土地利用、地形和洪涝范围等数据,可以完成精细化的洪涝过程模型建模与率定验证,三维模型与单体建模技术则能服务于数字化和更加精细化的洪涝过程模拟与展示。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城市洪涝过程模拟仍具有诸多问题,在未来的进一步应用中将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泰安 《青海电力》2011,(Z2):45-47
随着城市发展,电网改造和城区线路入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布式电缆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应用,具有系统稳定性强,集计算机、光纤通讯、光纤传感、光电控制等技术于一体,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可连续监测长距离大范围环境温度信息,并对入地电缆故障部位、温度准确判断与预警,解决单相负载过重等问题,为电力电缆检修运行维护提供了准确依据。文章对系统构成与实施、多系统连网集中控制、实现功能等阐述了光纤测温在大规模城网改造线路入地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频发,而山前平原型城市由于地形地貌特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为严重。文章以济南市黄台桥排水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了山前平原型城市雨洪模拟模型。根据研究区地形地貌及汇流规律的差异将子汇水区分为山区、平原区和主城区三类,通过控制模型汇流演算方式、模型演算面积比及河道糙率系数设置情景,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从而定量分析子汇水区不同汇流方式及河道糙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SWMM模型传统汇流方式时,难以考虑山前平原型城市地形差异,模型模拟结果整体表现较差(平均Nash系数仅为0.61);当针对山前平原型城市不同地形特点设置相应的汇流演算方式、模型演算面积比及河段糙率系数时,模型模拟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平均Nash系数达0.86)。研究结果可为山前平原型城市雨洪灾害的模拟与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并为区域防洪减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以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流域车陂涌为例,结合研究区快速城市化的特点构建了城市暴雨洪涝模型,模拟和预测了城市化过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暴雨管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研究区适应性较好。2)研究区1980年代初、2015年及2050年(预测)的城市用地占比分别为15.07%、47.64%及54.29%。在1980—2015年的新增的城市用地里,耕地转化面积占比最大,达到了86.49%。3)城市化后三个典型河道断面的流量过程线呈单峰状,起伏较大,而1980年代初过程线相对比较平缓;城市化还使得断面洪峰流量大幅增加,峰现时间提前。在0.5年一遇设计降雨条件下,2015年和2050年的流域出口洪峰流量分别比城市化前增加了2.27和2.7倍。本研究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