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王文  于戈  张睿 《东北电力技术》2001,22(11):50-52
阐述了在分布式EMS系统上开发性能管理工具的必要性,并剖析了当今各种计算机平台上已有的性能监视工具的局限性,提出分布式系统中性能管理也应该具有开放的、分布式结构。它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分布式性能数据采集器、性能评测、实时报警、历史数据存储及人机界面等。并重点讨论了分布式数据采集器、性能评测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面对未来智能电网海量存储资源的管理困难、可靠性低、维护分布式数据成本高等难题,文章首先在Hadoop云计算平台基础上搭建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论证了其强大的数据存储性能,并通过实验发现HDFS在进一步提高存储性能方面的诸多瓶颈——节点状态信息缺失、系统负载不均、存储效率下降等。随后考虑HDFS原始方案的弊端并给出完善数据节点状态信息、设定数据副本系数的HDFS架构改进方案,最后通过在仿真平台上的实验,有效地平衡了节点间的负载,显著提高了存储效率,同时增强了用户体验,证明了该策略提高HDFS系统存储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坚强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而信息平台是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了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满足智能电网对全部信息的可靠存储和高效管理的需要,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给出了该平台的体系结构,并详细分析了新方法的可行性、优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智能电网状态监测的特点,结合Hadoop云计算技术,提出智能电网状态监测云计算平台的解决方案.研究云计算中的虚拟化、分布式存储与并行编程模型等问题,实现智能电网海量信息的可靠存储与快速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将分布式前置采集技术应用于SCADA/EMS系统的设想,将前置采集终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介绍了分布式前置采集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支持多采集节点、分散风险、重构采集系统、灵活部署、良好管理性;阐述了设计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涉及前置采集系统管理器、标件化前置机、虚拟化、实时数据仓库等,并对其实施方法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典型运行方式的分析,证明了分布式前置采集技术在SCADA/EMS系统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指出了面向对象数据库在EMS中运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针对EMS数据库的几个特点,给出了进行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步骤。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对设计庞大复杂的EMS数据库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实时数据库无法满足千万级测点规模及大容量存储的需求。分析了电网大数据的客观需求及现有实时数据库的技术瓶颈,将分布式技术引入到实时数据库领域,研究并设计了面向电网大数据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E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建立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的两层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如何保证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分绍了智能电网的特点及发展概况,针对智能电网内接入的各种分布式电源,分析其并网后对电网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说明了智能电网发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王伟 《宁夏电力》2007,(4):12-14,36
讨论了EMS系统中全网电压无功集中闭环优化模块的实施方案,并对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最优化潮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主变压器优化运行、消弧线圈优化运行、短期负荷预测、网损计算以及基于PBS(电量计费系统)中的谐波电量计量系统和防窃电功能等模块的开发思路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EMS系统因通信通道或设备误发、丢失以及延迟发送数据等原因而导致的数据通信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校验的电网EMS数据质量在线监控方法。设计了一体化信息平台,采用通信监听技术,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同一个量测值进行比对,发现可能存在的数据质量故障,并对故障点进行诊断。借助一体化信息平台分布式架构特点,避免了传统集中式数据比对导致的效率低的问题。实际部署应用表明,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多数据源比对平台,为电网EMS系统数据质量控制与快速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自动校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为生产调度人员提供了一款功能强大的平台化分析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电站数据库应用场景下的相关需求后,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库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具有良好的分布化、可扩展性、鲁棒性和高性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性价比和推广价值,是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库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应用场景,并从应用于配电网、微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用户侧4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从储能性能、成套技术、协调控制、优化运行、规划设计、电力市场以及政策等不同层面探讨了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推广和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梁洪浩  丁国茂 《广东电力》2012,25(4):22-24,70
以深圳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为例,针对因其采集数据量急剧增加而导致对数据存储造成巨大压力的问题,对系统存储技术进行研究,认为计量自动化系统在优化数据结构、改进存储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出3种有效方案,即:通过分表减少单表容量,降低对同一张表同时访问的概率;引入实时库,减少对历史库的压力;通过批量存储技术,提升数据存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智能电网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有效协调小容量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collected renewable generation,CRG)是中国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特征。分散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DESS)和集中储能系统(mass energy storage system,MESS)将在大容量CRG和小容量DG的安全、稳定接入大电网中发挥重大作用。文中在对智能电网兼容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考虑电网供蓄特性的协同调度,提出了涵盖输配电网CRG-MESS供蓄配置以及微网DG-DESS供蓄配置的智能电网兼容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点对点通信的分布式实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系统中存在的多种分布式系统进行了共性需求分析,针对分布式系统的工程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对点通信的新型分布式实时控制技术,通过点对点报文通信的方式实现了模拟量及开关量采集模块、出口控制模块和主处理器模块等环节的实时控制,满足了分布式系统对分散单元协同控制的工程应用需求。文中基于两种成熟的工业通信协议,针对两类分布式控制装置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对此技术进行了实现,并对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测试与分析。两类典型装置已经在工程现场得到了试运行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电力电池储能系统规模化的集成技术和接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电力电池储能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需求、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促进大容量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微网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灵活多变的分布式信息管理需求,提出基于MAS的智能配网广域跨平台信息交互方案。介绍了单个智能体的体系结构和多智能体系统平台内和多平台间的通信机制,并以智能微网与智能配网间的信息交互为切入点,以智能配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目标,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智能配网控制中心以及智能微网的信息管理架构。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了传统电网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指出大力发展储能环节,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可缓解电网运行中的安全压力,增强电网自身的调控能力,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且有可能使发电及用电环节相互独立。指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在电网负荷中心设立分布式的灵活储能装置和负荷调控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电力系统中发电和输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及控制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发电系统通常需要两种控制方式,第一类并网方式(与大电网连接);第二类独立方式(微网方式)。以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储能逆变器也相应存在两种控制模式:电流源模式和电压源模式。为提高在微网运行时电压源模式的动态响应,采用电压外环电感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并给出设计方法。为充分验证储能逆变器的两种模式的性能,搭建了两台100 kVA储能逆变器的微网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电压源模式工作的逆变器提供的微网电压无较大的畸变,动态响应较快,维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