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低压配网TN-C-S系统固有剩余电流大、多级剩余电流漏电保护难以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和不平衡电流突变向量的电流分离漏电保护方法。首先,分析TN-C-S系统剩余电流成分,提出负荷投切不影响剩余电流向量与不平衡电流向量之比M,而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刻会导致M值突变。其次,利用低压配网负荷投切频繁的特点连续更新M值,实时计算系统漏电流突变幅值,以漏电流突变幅值越限作为故障判据。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对50 mA以上漏电故障的正确识别率达99%以上,变压器出口处可靠动作阈值可低至70 mA,能够满足TN-C-S系统多级漏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低压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漏电故障及其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漏电保护方法需要多级配合,且灵敏度低、易误动,在分析低压配电线路单相漏电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幅值差动原理的低压配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并分析了其适应性。该方法适用于TT系统和TN-S系统,依托配电物联网平台实现,可以排除下游线路对地不平衡电容电流在正常运行时对剩余电流的影响,保护灵敏度高;不需要多级保护配合,动作速度快、可靠性高;不需要精确对时,实施方便。利用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TN-C-S系统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由于固有剩余电流大,无法区分负荷投切和故障引起的剩余电流变化,漏电总保和中保无法投运,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和不平衡电流突变量之比的漏电故障保护方法。首先,分析剩余电流回路,剩余电流和不平衡电流突变量之比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刻突变,在负荷投切时不变。其次,基于中性线阻抗和接地阻抗不会发生突变的特征,计算故障电流突变量幅值,以故障电流突变量幅值越限作为故障判别依据,实现漏电故障检测。仿真及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区分负荷投切和漏电故障,实现大幅值固有剩余电流下的漏电故障检测,在单支路和多支路系统中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70、150 mA,满足TN-C-S系统多级漏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气设计人员和用户越来越重视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既需要漏电能脱扣和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某些场合也需要只报警不脱扣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中介绍了故障电流数值与相位角关系,漏电能脱扣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工作原理,只报警不脱扣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工作原理与JD系列漏电继电器的区别。HSL系列中既有漏电能脱扣,又有只报警不脱扣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变电站长段动力电缆漏电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基于对漏电电流变化特征以及现有监测方法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采用自补偿复合电流判据的变电站交流系统长段动力电缆漏电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动力电缆两端剩余电流和单相电流信息,构建由稳态剩余电流判据、剩余电流增量判据、稳态剩余电流差动判据、单相剩余电流差动判据相结合的复合判据,实现对长段电缆不对称漏电、三相漏电的可靠辨识。仿真计算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监测交流系统长段动力电缆各种漏电故障,提升站内交流系统智能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建筑电气》2013,4(7):I0023-I0024
低压配电 技术专利化 随着智能化、可通信、网络化及级联保护等技术在低压配电中应用,作为主要的低压配电开关,万能式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小型断路器具有较高技术关注度。剩余电流保护、接地故障保护、漏电保护等技术表述,是低压配电故障保护技术的热点,该技术应用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低压配电开关中的专利量占比最高。各种先进电子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及低压用电设备,使得针对设备应用的终端开关电器设备用断路器具有一定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消除剩余电流保护动作死区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漏电保护技术,在分析剩余电流保护技术基础上,指出该技术在原理上存在重要缺陷.当线路中存在正常漏电,而设备又发生故障漏电或有人触电,正常漏电电流与故障漏电(或触电)电流存在相角差,造成剩余电流反而减小,因此存在故障漏电保护动作死区.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模型,提出用2到5个周时间间隔的剩余电流变化量表示故障漏电,并采用剩余电流和剩余电流变化量双重判据,实现故障漏电的正确保护.通过分析剩余电流的相位关系,推导出剩余电流在各相上分量及剩余电流变化量的计算公式,实现了故障漏电电流的检测.最后,采用单片机进行软硬件设计,并试验验证了对故障漏电的正确保护性,且不会引起误动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压配电网TN-C-S接地系统固有剩余电流大,台区总保护和中级保护无法投运,线路漏电故障缺乏保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电流-不平衡电流突变向量之比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漏电故障二级判别方法。首先,推导了TN-C-S接地系统漏电故障前后,剩余电流-不平衡电流突变比与零线阻抗、接地阻抗之比的关系,提出以突变比幅值为判据的故障一级判别方法。然后,以剩余电流、不平衡电流突变量的基波、3次谐波作为特征量,利用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判定结果进行二级判别,实现故障的可靠识别。最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固有剩余电流幅值高于故障电流的情况下,所提方法的总识别率可达80%以上。所提方法计算量较小、成本低,使TN-C-S系统总保护和中级保护可靠投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慧交通和智能网联车的规模化发展,高速公路全路域沿线新增大量路侧智能用电设备,这些设备在直流组网供电模式下一旦发生漏电,传统的漏电保护器不能对直流漏电进行保护,若漏电不能及时处理,将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路侧智能用电设备缺少漏电流监测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物联通信B型剩余电流保护的漏电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采集点漏电流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可利用终端进行漏电流的在线监测和定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魏保坛 《电气开关》2021,59(3):62-64,67
当前低压配电系统中剩余流量保护装置出现跳闸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力用户侧没有对剩余流量保护器进行安装,同时,由于部分0.4kV低压配电线路维护措施不当,导致绝缘老化破损处中的电流在阴雨天气中反流回电源,使流量保护装置出现跳闸故障.目前用于低压配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原理分为两种,分别是电压动作型与电流动作型.文章先对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所在配电系统的位置进行阐明,并通过对市面上代表性电流保护装置进行比对分析,提出优化0.4kV低压配电系统剩余流量参数调整的实效办法,结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标准化要求,合理调整安装位置与保护参数,以此规避剩余电流导致的跳闸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