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56F8037的光伏水泵控制系统。系统主电路DC/DC部分采用结构新颖的推挽正激电路;控制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TMPPT)技术,提高了光伏阵列的利用率;以具有保护功能的IR2130功率管驱动芯片驱动无刷直流电机,并采用PWM控制技术实现电机高性能运转、全数字控制。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造价低、运行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罗皓泽  苏建徽  刘洋  LIU Yang 《电气传动》2011,41(8):12-14,19
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SVPWM)户用型光伏水泵系统.该系统采用两级变换方式,主电路DC/DC部分为推挽正激电路,DC/AC部分采用一体化智能功率模块(ASIPM).同时结合光伏水泵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梯度法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输出电流谐波失真小.  相似文献   

3.
光伏变换器通常采用两级变换器级联工作,一级实现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另一级实现输出的精确稳 压和限流,这将导致系统成本升高、可靠性降低、发电效率降低、光伏利用效率降低.针对光伏变换器提出一种具有 精确限压限流功能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在一级DC/DC变换器功率电路的基础上,将电压 控制、电流控制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3种控制模式有机结合,实现在最大功率跟踪条件下输出的精确限压和限流.  相似文献   

4.
薛林  姚国兴 《电力电子技术》2011,45(2):15-16,68
传统MPPT电路串联在光伏组件和负载之间.光伏板产生的所有电能都要经过DC/DC变换器进行处理.因此.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就要依赖于DC/DC变换器的效率.针对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象限DC/DC变换电路,并将最大功率跟踪电路与其并联,主要能完成蓄电池充放电,升降压电路的功能.由于与主电路并联,仅有少部分能量通...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56F8037光伏水泵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一定的智能保护功能。给出了光伏水泵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了最优控制策略,根据DC/DC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干扰观察法,实现了小型光伏水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其输出功率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故为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对太阳能光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根据光伏电池的等效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工具箱中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采用Boost电路作为DC/DC变换器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MPPT,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吴透明  姚国兴 《低压电器》2011,(18):24-26,35
分析了Buck电路和Boost电路在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中的缺点。针对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控制带最大功率点跟踪的蓄电池脉冲充电电路。该拓扑结构中只含有一个储能元件,可降低变换器的体积和系统的损耗,从而提高光伏蓄电池的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和对蓄电池的脉冲充电。  相似文献   

8.
基于隔离式Cuk电路对光伏电池进行DC/DC变换,着重阐述了用黄金分割变步长算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基本原理,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其光伏电池动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具有加快跟踪速度,提高跟踪灵敏度和准确度,提高效率的优点。最后,构建了带RCD吸收电路的隔离式Cuk电路的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太阳能发电系统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微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升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利用电压扰动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使太阳能光伏电池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控制器还能实时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保护。该控制器软硬件结合、可靠性高,提高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并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最大功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控制的新方案。系统运用三重Boost DC/DC变换器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进行有效调节,采用最优梯度控制算法搜索最大功率点。对该系统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并在硬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快地跟踪太阳能的最大功率,并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1.
石油、煤炭、天然气、铀等资源短缺引发了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并出现了诸如产能过剩、多晶硅脱销等问题。就目前光伏产业的产能、成本、产业链、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要提升光伏产业的竞争力,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展望未来,光伏市场的发展必将在我国推向新的高度,光伏产品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聚光光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总结了聚光光伏(CPV)的原理、优势以及不同技术路线的特色.对于聚光光伏科技和产业的历史及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必要的阐述,论述了发展聚光光伏对我国光伏产业的重要意义,展望了聚光光伏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海 《电气技术》2011,(7):53-58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BIPV)是新能源的一种利用方式.本文对BIPV发电系统的原理、各组成结构的技术要点和设计方式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其中的光伏组件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更深的研究和设计实现.最后分析了设计效益,并展望了发展前景.本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也是基于厦门市实际数据,从而为BIPV在厦门市乃至海峡两岸的推广,提供了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rlab软件平台建立了两级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光伏发电系统的不同最大功率跟踪策略进行了分析,对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前级升压斩波电路(BOOST)电路最大功率跟踪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后级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仿真了在系统电压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后级逆变器的响应特性,最后对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基于PM50B6LA060的双输入组串光伏并网逆变器。两支路具有独立的Boost变换器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可接不同规格的电池组串作为输入,极便于光伏系统的配置。介绍了系统的电路结构、光伏智能功率模块(Photovoltaic-Intelligent Power Module,简称PV-IPM)的特点,给出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的控制方法。系统有两级能量变换单元,给出了两级式并网逆变器的能量管理方法。最后给出了效率图以及并网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光伏遮阳系统的安装形式,讨论了遮阳效率与光伏发电效率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一种双面玻璃多晶硅光伏遮阳组件的制作、结构以及特点。对该组件在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为其他光伏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储能电池的光伏功率波动平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平抑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并优化光伏出力特性,在运用小波包分解光伏波动频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2组电池组拓扑结构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在线运行策略和双BESS的最优容量确定方法。模型中2组BESS工作状态分别为充电和放电状态,当某一电池组电能状态达到满充或满放时,则2组电池同时切换当前的工作状态。基于光伏发电厂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在光伏出力特性上取得了较好的平抑效果,而且在电池特性上,由于采用双BESS,很大程度上降低了BESS充放电次数,提高了储能系统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光伏发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安全可靠。为保证评估现场所用逆变器和通过型式试验样品品质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光伏逆变器一致性验证的方法,并利用RT-LAB半实物虚拟仿真器构建了一套光伏逆变器一致性评估平台。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平台的构建,并进行了具体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为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国内相继开工并已建成了若干兆瓦级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结合国内外的运行经验,综述了大型光伏电站在光伏阵列、变换器以及并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新动态,总结了对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的一些启示,并对大容量光伏并网发电的技术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同步锁相是光伏并网逆变器一项关键的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个并网系统的性能,而传统的并网锁相技术存在锁相速度或者稳定性上的不足。在无差拍控制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无差拍电流控制锁相策略,并将该控制策略用于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照导致光伏电池功率波动或者电网频率变化的情况下,该控制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输出能量,并使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准确、快速地跟踪电网电压,功率因数接近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