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新型变电站主控装置(SMU)的结构和特点以及SMU站控单元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网络性能,说明了其功能和结构符合国际标准IEC 61850变电站网络和系统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一类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变电站主控装置SMU,阐述了变电站主控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特点,着重强调了SMU站控单元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网络性能,同时指出SMU的功能和结构符合IEC 61850变电站网络和系统标准。  相似文献   

3.
基于SVG/Web Service的Web监控技术在EM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能量管理系统(EMS)web服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缩放矢量图形(SVG)和WebService技术的Web监控新方案。该方案以SVG作为EMS图形系统的Web发布和显示格式,并将对画面、数据等的操作封装为Web服务进行发布,以实现Web上SVG画面动态刷新等功能。阐述了SVG图形的生成和使用方法以及基于wS-Security安全协议的webService设计与部署,并讨论了该方案相对于传统的EMS Web技术在通用性、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的EMS中。  相似文献   

4.
广域网中TASE.2协议的实现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随着电网的发展,省调、地调EMS间的通信量与日俱增,传统的远动通信方式由于其传输时延大,通信资源浪费,传输规约容量受限,规约不统一,而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TASE2协议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选择。文中主要阐述了TASE2协议在广域网(MAN)方式下如何实现能量管理系统(EMS)间的通信、与传统通信方式的比较以及协议实现中的关键技术。文中还介绍了TASE2协议在江苏、河北两省的具体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5.
提出新一类的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网络型变电站主控装置SMU(SubstationMasterUnit),阐述变电站主控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特点,着重强调SMU站控单元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网络性能,同时指出SMU的功能和结构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EC61850变电站网络和系统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为例,提出主站(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变电站子站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客户(B/S/C)结构和主站与子站基于IEC 61850制造报文规范(MMS)通信的整体实现模式,即主站由Web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者构成:通信服务器(MMS客户端)与子站(MMS虚拟制造设备服务器)以C/S结构实现IEC 61850 MMS通信,形成主站与子站的信息交互传输通道;主站Web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服务器)同时以C/S结构,形成主站浏览客户向子站的信息调用通道,或驻留程序发起的对子站信息的自动调用;Web应用服务器向主站的浏览客户提供包括数据库信息与子站信息调用等服务,同时对于子站自发的告警与故障信息,由通信服务器的Java报文服务(JMS)直接驱动,实现其在主站浏览客户界面上的实时动态显示,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主站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通信服务器与子站通信等初始化的依据,同时实现必要的数据存储和服务。该系统已应用于浙江省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采用专线(DDN)、微波和公用电话网(PSTN)等多种通信方式,构建县(市)级用电营业管理广域网络的方案,通过“网上发布”、“网络共享”、“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电子邮件Email”等多种传输方式实现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完成乡镇与县(市)之间的远程数据通信和对数据的汇总处理,实现全县(市)集中开票和用电营业信息的统一管理等功能。以随州供电局为例,详细阐述了县(市)级用电营业管理广域网络的设计思想、网络配置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应用IBM MQ通信中间件技术,通过广域网专线直接从北斗卫星地面网管中心采集水情遥测站发送的数据。详细说明了这种数据采集方式的网络架构及程序设计。将广域网接收的北斗卫星数据通过串口转发给内网的采集服务器,从而实现了外网和内网之间的安全隔离。  相似文献   

9.
作为超高压变电站间隔层的GE公司D25智能测控装置(IED),与站控层的WESCON公司D200变电站主控装置(SMU)和SCADA后台共同组成110kV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D25 IED的应用予以解述:D25 IED基本结构:D25采用的软件、测量回路接线方式及其精度测试:控制与同期功能、信号采集及信号合并、数据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故障录波装置的通信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故障录波装置的通信设计方案,以解决录波装置的传输瓶颈问题。装置内部采用局域网连接,分析站与多个采集站联成1个网络,采用非面向连接的IPX协议,实现了基于不同操作平台上的通信。装置对外通信,利用Modem进行远传通信,采用自适应的点对点传输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较好的扩展性,设备必要的流程可以避开通信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建立华中电力调度系统数据网络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计算机广 域网络技术及其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2.
能量管理与调度员培训仿真一体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以往国内的EMS和DTS是两个科研课题,分别独立进行研制和开发,用户需要掌握和维护两套系统,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为此,作者开发了广西电网能量管理及高度员培训仿真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EMS和DTS在支撑平台、功能、数据结构和应用程序级的深层次的一体化。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核、功能、特色、运行情况及使用效果。该系统于2000年12月通过了技术鉴定,同时,其中的实时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等基本功能也通过了国调中心组织的实用化验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间同步技术的新型远方终端单元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传统远方终端单元(RTU)的非同步测量和数据传输延时是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数据误差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以太网时间同步技术的同步化RTU,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类似于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同步测量和数据快速回传。硬件主要由数据调理和采样电路、本地人机接口(MMI)、同步采样控制电路和以太网通信电路等部分构成。通过时钟同步、同步采样和同步时标处理等环节,同步测量单元(SMU)能够给上位机数据库提供高精度带时标的数据。设计兼顾了同步测量能力和成本,以便在系统中广泛配置。  相似文献   

14.
介绍华北电力通信监测管理广域网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监测广域网的功能,监测广域网的构成和软件模块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技术的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Internet广域网技术上的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DGIS)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实现该系统的技术难点。DGIS具有空间数据和资料信息量大,管理查询功能复杂,系统开放性要求高,同配电管理系统(DMS)、SCADA系统结合紧密等特点。该设计方法采用合理的网络结构,通过使用数据分层下载、3层B/S结构及远程方法调用(Remate Method Invocation,RMI)等Web技术较好地实现了Web配电地理信息系统(DGIS)中传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大多数功能,也体现了广域网高速开放的风格。Web DGIS具有信息发布、负荷统计、实时数据显示,空间测量、网上用户投诉和在线停电预告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DTS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对调度员培训仿真器(DTS)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系统综述,分析了DTS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区别与联系,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DTS系统的研究开发情况。联系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DTS前期研究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调中心对现有DTS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不断提高信息网络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研究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VPN、服务质量保障(QoS)、流量工程(TE)等技术,并且采用这些技术对所属的广域网进行了优化,使广域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对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实时应用系统的支持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填补了山东电力广域网功能上的多项空白,为其他网省广域网的改造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调度电话系统是电网安全调度的重要通信系统,保证每个调度号码正确是调度通信畅通的重要前提。调度交换机利用呼叫详细纪录可以分析每个调度号码的工作状态。文章详细介绍了利用呼叫详细记录进行调度号码维护的技术方案,此方案能保证调度号码的正确和呼叫畅通,并已成功应用于四川省调调度电话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于MSTP的EOS传输通道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MSTP上利用EOS技术组建本企业的信息网。此举在为数据通信提供便捷的同时,也随之带来该传输网的带宽分配、协议封装以及如何衡量和评价传输电路对数据业务的影响等问题。文章以湖南电力信息广域网为测试背景,根据不同数据封装协议和带宽分配方案,讨论了一种EOS传输通道的性能测试方法,定性地分析了EOS传输电路对所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影响,为今后带宽分配决策和数据封装协议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