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PWM逆变电源的自动主从并联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或大容量UPS系统的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自动主从并联控制技术。这种控制技术以并联的逆变电源输出功率的特性为基础,并采用自动主从控制策略来实现逆变电源的同步并联运行。实验装置以DSP为核心,并以带电容电流反馈的高性能SPWM逆变电源为基础,采用自动主从并联控制技术实现了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实验结果表明,逆变电源之间的均流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SVPWM的三相逆变电源的分散逻辑并联运行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是提高电源系统容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该文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原理,提出了抑制并联系统环流的3种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采用SVPWM的三相逆变电源,提出了三相系统的分散逻辑控制方案。该方案成功的应用于2台35kW、390V、50Hz三相逆变电源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实验结果证明,逆变电源并联系统在该方案下可有效的实现负载均分。  相似文献   

3.
郝浩  李宏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2):16-18,29
逆变电源并联是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扩充系统容量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时环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的几种方法,指出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UPS的并联冗余运行不仅可提高电源系统的容量,还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控制并联方案来实现多台逆变电源并联控制系统,并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特性。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各模块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并联运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散逻辑的UPS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UPS的并联冗余运行不仅可提高电源系统的容量,还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散逻辑的UPS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方案,并详细分析了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模块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6.
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控制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概述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的现状和意义,分析了环流的产生,详细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的几种方法,指出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时,各电源的输出阻抗很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阻性和感性。若仅采用传统方法来控制逆变电源系统并联运行,则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精度必然会受到影响。针对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并联运行控制策略,选取光伏电源作为逆变电源。搭建了并联型逆变电源装置样机,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并联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原理和特性,指出逆变电源并联系统环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逆变电源模块的输出特性之间的差异所形成,为消除环流提出了有功无功控制、主从模块控制和分散逻辑控制等方法,并给出了各控制方法的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各方法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有各自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逆变电源无差拍控制方法和传统PI控制方法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相应的逆变电源系统模型,在仿真过程中确定PI控制器参数值,从而完成整个控制器的设计。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和主电路滤波器参数发生变化时的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逆变电源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强,对参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很好地跟踪正弦参考信号。这种复合控制方法为逆变电源的并联提供了另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杨碧石 《电源技术应用》2011,(8):38-40,41,42
本文分析了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时的电压、电流工作状况以及并联冗余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电压型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主要特点和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并联控制系统中的均流问题介绍了几种控制方案,从而探讨了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不同容量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容量逆变电源的并联,提出了一种双外环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案,使得系统由负载电流的大小决定所需并联模块数以及并入系统的各并联逆变模块按自身容量比例分担负载电流,并能有效抑制系统环流,实现系统的冗余并联。该控制方法包括三个控制环:电流内环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电压外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电流外环跟随功率分配单元输出的电流信号来确定该模块所分担的负载电流的大小。其中功率分配单元根据负载电流和逆变电源额定电流的大小确定并联模块数,并提供各逆变模块的投切信号和电流外环给定信号以实现系统的负载电流分配和冗余控制。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逆变器多环控制技术,该方案在电流环和瞬时电压环之外附加了一个重复控制环。在实现输出电压解耦和扰动电流补偿后,根据无差拍原理设计的电流环和瞬时电压环控制器使逆变器达到了很快的动态响应速度,位于外层的重复控制器则提高了稳态精度。该方案在一台基于DSPTMS320F240控制系统的PWM逆变器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Conside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high voltage gate driving system and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 current‐based power distribution is adopted as a kind of replacement of voltage based high‐frequency Alternating Current (A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lement high‐frequency current source, an LCL‐T resonant inverter is examined with constant current characteristic and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First, the resonant topology is studied as a high‐frequency power source, including circuit principle, operational cycle analysis, and AC analysis. The effective control and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are both achieved by LCL‐T resonant inverter. Second, the phase angle control scheme is explored to improve th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in parallel system formed by multiple of LCL‐T resonant inverters. Lastly, a prototype of parallel system is evaluat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both of which are constructed by two resonant inverters with rated peak current of 2 A, rated output frequency of 30 kHz, and rated output power of 100 W.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simulation prove that the better phase synchronization of output currents is achieved by the phase angle control. Hence, the high‐frequency resonant topology and phase control scheme are a feasible realization of current source that can be used to feed current‐based high‐frequency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Index Terms—high‐frequency AC (HFA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PDS), LCL‐T resonant inverter, current source, phase angle control.  相似文献   

14.
并联三相逆变器的参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导致逆变器间会产生环流。环流会造成逆变器损耗增加、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畸变等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通过零序占空比来抑制环流的控制策略。在建立零序环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传统零序环流控制策略中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中一个载波周期内仅单次调节零矢量的作用时间,导致环流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在一个载波周期内进行两次零矢量作用时间调节,提高零序环流控制实时性;并基于各逆变器输出的瞬时功率反馈来实现并联逆变器负载功率自适应均分的控制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很好地抑制环流,实现负载均分,而且能显著地改善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通过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电阻匹配模式的逆变器并联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采用逆变器并联模式的交流供电系统,逆变器均流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逆变器的动态均流与静态均流同等重要,而现有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动态均流问题。另外,抑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直流环流和输出电压的直流偏移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提出虚拟电阻匹配模式的并联控制方案。此方案将逆变器设计为给定基准电压源与虚拟电阻串联的形式,通过控制虚拟电阻值间接实现控制目标。据此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均流效果,可彻底抑制直流环流,并能保证在任意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无直流偏移。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400Hz中频单相电压源逆变器的输出控制及其并联运行控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中频电源由于其较高的输出频率,要想得到较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和较大的输出功率,则比工频逆变器的控制更加困难。针对400Hz中频逆变器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带幅值环的双闭环单相逆变器控制策略,得到了很好输出波形。并提出了一种介于有线和无线并联控制方法之间的共享同步信号的外特性下垂控制方法,以及用于消除直流环流的直流偏置电压下垂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中频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控制,取得了很好的均流效果。介绍了该方案的理论依据,并搭建了两台1.5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基于传统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合理以及输出电压和频率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孤岛型微电网中基于虚拟阻抗的电压、频率和无功功率微调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在传统下垂控制中加入虚拟阻抗使逆变器输出阻抗呈感性,消弱线路阻性成分引起功率耦合;对电压/频率进行二次调节,使电压和频率在负荷变化大时仍能维持在额定值,改善电能质量;二次无功调节直接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使无功分配不再受逆变器端电压的影响,实现无功的高精度分配。建立微电网小信号动态模型用以分析系统稳定性及合理选择控制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郭贝贝 《电测与仪表》2021,58(6):186-194
针对并联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的均流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并联UPS系统自主控制策略.新方案可用于多个三相在线UPS模块的并联电流分配控制.每台UPS控制器将滤波电容的电压参考设计为其自身输出电流的函数进行调节,无需逆变器之间信息交换即可实现自主均流控制.同时,控制器还保证了负载电压的控制精度以及负载扰动下的动态性能.利用两台UPS为主体构成的实验平台对所设计的新型自主控制方案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包括阶跃负载和非线性负载工况下控制器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逆变器数字多环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提出了一种逆变器数字多环控制技术,该方案在电流环和瞬时电压环之外附加了一个重复控制环。在实现输出电压解耦和扰动电流补偿后,根据无差拍原理设计的电流环和瞬时电压环控制器极大地改善了逆变器的动态性能,位于外层的重复控制器则提高了稳态精度。该方案在一台基于DSPTMS320F240控制系统的PWM逆变器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微型电网中,作为功率接口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存在输出波形畸变率大,跟踪给定正弦波慢的问题.在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解耦成三个单相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H∞重复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内模控制原理,对每个单相逆变器建立了包含输出滤波器的逆变器系统模型,设计了重复控制的电压控制器.然后基于H∞控制原理,加入了稳定补偿器,以保证H∞最优性能.这就使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快速跟踪参考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电压畸变率明显小于常规控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在负载突变等大干扰情况下,还是在负载不平衡或者非线性的情况下,逆变器都能够保持完好的电压输出特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