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和SF6电流互感器的整体绝缘结构,以近期多地出现的电流互感器绝缘故障为切入点,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绝缘击穿的原因。通过电流互感器的解体检查进一步推断出设备故障的根源为互感器密封失效,针对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金属膨胀器渗漏、SF6电流互感器爆破片破损引发的密封失效现象,提出了运行维护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欧建山 《变压器》1998,35(11):20-22
介绍了高压电流互感器主要密封部位结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倒置式电流互感器非故障状态下绝缘油中单一氢气含量超标的问题,从材料物性、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等角度,利用热力学和分子结构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氢气的来源,认为使用金属膨胀器的倒置式电流互感器绝缘油氢气含量较不使用金属膨胀器的互感器偏高。探讨了绝缘油类型对氢气产率的影响,认为环烷基绝缘油易使氢气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4.
高压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的密封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唐绍予 《高压电器》2000,36(3):57-58
介绍高压SF6电流互感器的关键生产工艺,并在试制、试验过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6.
采用色谱分析方法对电流互感器故障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7.
李友山  王丽琴 《变压器》2002,39(5):19-21
1 前言为了计量及保护,通常在 11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的套管升高座内加装电流互感器(CT),电流  相似文献   

8.
互感器在电力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测量中有重要作用,分析了某发电厂500 kV升压站内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渗油故障的原因,得出结论为膨胀器老化导致的漏油故障,并介绍了膨胀器的更换过程和更换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19年,某省电网连续发生多起正立式电流互感器膨胀器异常拉伸和部分膨胀器顶部盖板跌落在地的事件,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危害.通过对该类型电流互感器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色谱数据普遍异常,氢气、甲烷、乙烷、总烃超标,部分互感器存在微量乙炔,但不涉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此外,对发生此类故障的正立式电流互感器返厂解体检查...  相似文献   

10.
某变电站一220 kV间隔U相电流互感器金属膨胀器发生异常顶起,通过油色谱分析,发现H2体积分数严重超标,CH4与CO体积分数与故障前相比明显增大,结合特征气体法与三比值法分析,认为电流互感器内部存在低能量放电,遂返厂进行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绝缘电阻及电容量、介质损耗因数试验均合格,局部放电试验与油色谱分析数据异...  相似文献   

11.
理论分析TA(电流互感器)拖尾电流的特点,提出一种对TA拖尾电流的快速检测算法,利用非周期分量的特点,对电流值进行二次求导,在保证周期分量幅值不变的情况下,衰减直流分量变小。提出在1/4周期内积分判据快速识别故障电流消失。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快速检测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起发生在500 kV变电站内的电流互感器故障,对故障点位置的确定及保护的动作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运行维护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失灵保护装置采用套管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在发生故障时母线失灵保护存在误动或拒动的问题。深入具体分析了这一配置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主变压器失灵保护电流回路接入方案的探讨,提出了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处电流互感器的改进措施,经镇江供电公司对这些措施的实施,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的常见结构和接地方式,从套管的电气预防性试验工作、套管未屏引线及其接地状况的检查验收、套管顶部密封失效等方面,分析了对其进行检修维护工作时易忽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几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介绍并分析比较了IEC6 0 0 4 4 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定义的 3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即光学电流互感器、低功耗电流互感器及空芯电流互感器 )的基本原理、性能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中结合一起110 kV电流互感器一次放电导致变压器及母线跳闸事故展开分析,通过对事故互感器的检查、试验,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和故障录波对事故动作逻辑进行反复推演分析,判断出事故原因,还原事故经过,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型电力变压器在冲击涌流作用下所呈现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从工艺、试验、安装、试运行等各方面探讨了变压器在涌流作用下早期失效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当断路器跳开后,电流互感器(CT)二次侧产生的拖尾电流延长了失灵电流元件的返回时间,有可能造成断路器失灵保护误动作。目前工程上多采用增加失灵保护动作延时来躲避拖尾电流影响,但这会增加断路器真正失灵时失灵保护的动作时间,偏离了继电保护的快速性特点。基于拖尾电流和非拖尾电流在波形特点上的差异性,对拖尾电流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一经识别出拖尾电流,立即闭锁失灵保护,消除拖尾电流对失灵保护产生的不利影响。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对基于拖尾电流闭锁的失灵保护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拖尾电流闭锁的失灵保护能准确识别断路器跳开后的拖尾电流,在故障电流条件下不拒动,在拖尾电流条件下不误动,动作行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号500 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批次缺陷展开调查,通过诊断试验和解体分析综合研判该型电流互感器缺陷的主要原因为器身与储油柜之间的挤压和摩擦造成局部皱纹纸损伤,并且在高频过电压下,局部皱纹纸发生击穿产生C2H2,最后提出要定期开展针对同型号电流互感器产品的色谱普测、隐患排查及合理安排更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