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号发电机在运行中漏氢量突然增大,经检查发现出线罩西南角氢气体积分数为2.68%,对其渗漏可能发生的部位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检测,发现出线罩U相母线高压套管法兰部位存在泄漏.对漏氢部位解体检查,发现U相母线高压套管法兰密封槽内残存一粒焊渣,密封条损坏.在更换了套管法兰密封圈后,发电机漏氢量达到规定标准,确保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发电机出线套管漏氢一直是困扰现代大型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一大难题.主要介绍了云冈热电发电机漏氢点的查询和原因的分析,并通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漏氢事件"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电机出线套管漏氢时的处理方法,进而促进了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浑江发电厂装有二台TQN—100—2型氢冷发电机。其中4号发电机于1978年投产以来,漏氢情况较为严重,特别在这半年来,一般情况下只能保持1.3kgf/cm~2压力左右运行,而且每班还要补氢2—3次。如氢压提高到1.8~2.0kgf/cm~2运行,氢压根本保持不住,无法保证安全满发。为了消除漏氢,曾进行了多次查找。从测量检查中发现出线套管和固定套管的大压板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氢。为了彻底处理套管和大压板漏氢,列为4号机大修中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4.
针对发电机大修后出线套管2次爆裂的罕见事件,通过分析套管的温升和振动情况、模拟套管导电杆电晕试验、计算分析套管内压力情况及其承受力,得出套管爆裂的主要原因是:漏入套管内部的氢气与套管内空气混合后,在因装配不良等因素导致的电晕作用下发生了"氢爆"。针对"氢爆"这一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对现用同类套管首先要保证套管的正确装配,其次应逐步将此类有漏氢隐患的套管更换为具有弹性密封结构的新型充胶密封式套管。  相似文献   

5.
《高压电器》2015,(7):141-147
变压器套管的局部放电是引起绝缘劣化,导致套管着火和爆炸的重要原因,现有的套管局部放电测量需要利用套管末屏的接地线,操作复杂,且容易受地网中的脉冲信号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特高频技术的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检测及模式识别方法。根据实际套管典型缺陷,在实验室以110 kV变压器出线套管为试验对象,制造了套管顶部悬浮、套管末屏引线接触不良、套管下部均压环悬浮模型、套管下瓷套沿面放电这4种缺陷模型。利用传统脉冲电流和特高频检测方法,测量了局部放电特性,对比分析了脉冲电流PRPD、特高频PRPD、NV图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套管缺陷局放特高频PRPD谱图与脉冲电流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根据PRPD、NV图谱的形态特征,可以辨识出套管局部放电缺陷类型及可能的放电部位。文中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套管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能巢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600 MW发电机组于2008年11月24日通过168h试运行后停机进行机组消缺,2008年12月7日机组整套启动并于04:05并网,随即发现发电机漏氢量超标,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漏氢量越加严重,在停机后进行检查时发现发电机出线盒中出线侧W相绝缘水管破漏,文中结合该事故的分析阐述发电机漏氢事故的处理方法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国辉 《中国电力》1998,31(3):67-68
广州珠江电厂QFSN-300-2型,水、氢、氢冷却300MW汽轮发电机,近期发生两起机内漏氢事故。1号发电机漏氢点在出线汇水管小室出水管法兰橡胶绝缘垫处;3号发电机漏氢点在机内励端汇水管法兰弯头第2道焊口处。文中就发电机机内漏氢的判定、漏氢点的查找、处理及试验方法;以及漏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汽轮发电机氢系统漏氢量(率)的大小是机组运行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漏氢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山西漳山发电厂扩建工程2×300 MW为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组。在安装阶段,采用优化工艺,在发电机外端盖、氢气冷却器及罩壳、发电机出线罩、发电机轴密封装配、发电机气体管道、密封油等系统安装时,控制漏氢量(率)。试运结果表明:氢系统漏氢气量为5.3 m3/天。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淮北发电厂五期技改工程新安装的8号机组(210MW,发电机型号:QFSN-210-2,冷却方式:水、氢、氢),完成96h连续满负荷运行调试后投入运行,全能值班员对设备巡回检查时,用远红外测温仪测得8号发电机下端机壳外部近发电机出线CT处3根?20mm镀锌铁管局部发热严重,发热段长度均在150~200mm,其中A相100℃、B相120℃、C相120℃,而附近的发电机出线CT和封闭母线表面温度均为46℃,当时8号机组有功负荷150MW、无功负荷10Mvar。1原因分析(1)该镀锌铁管系发电机封闭母线漏氢在线监测装置引线的穿套管,内部引线仅通过24V毫安级电流,穿套管…  相似文献   

10.
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出线装置绝缘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劲  文闿成 《高电压技术》2010,36(5):1184-1190
换流变压器绝缘最关键的部位是由套管及纸板围屏系统组成的阀侧出线装置。为此,在分析直流电场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换流变压器出线装置绝缘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以前广泛采用的油端带瓷套的套管出线装置在结构上存在缺点,因而在工厂试验和运行中频发故障。现今的绝缘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环氧树脂浸纸(干式)套管配合绝缘覆盖均压电极和多层异型围屏系统;另一类是无瓷套油浸纸套管配合无绝缘覆盖均压电极和多层直筒围屏。为进一步发展高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出线装置绝缘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优化绝缘结构和降低绝缘不确定性。建议融合两种结构优点,开发新的出线装置绝缘结构。为减小绝缘不确定性,还应对出线装置各绝缘件材料的特性参数及其工艺控制方法,以及对电场计算和试验要求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600MW超临界机组发电机轴颈磨损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QFSN-600—2-YHG型水一氢一氢冷发电机组,在投产试运期间由于油质不好、密封瓦内有杂质及油管路冲洗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发电机轴颈磨损。通过应用成熟、可靠的电刷镀修补技术,对轴颈磨损进行了修补,解决了发电机严重漏氢的问题,消除了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谢尉扬 《电力建设》2008,29(2):67-69
现行的发电机漏氢标准没有综合考虑发电机机壳内的气体容积、额定氢气压力以及轴端密封形式。发电机漏氢量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溶解在氢侧密封油回油中且被带走的氢气。当发电机采用单流环密封结构时, 由于所溶解的氢气量比较大, 应予以考虑。建议发电机漏氢标准以漏氢率为基准, 并将单流环密封结构与双流环密封结构区分开。发电机的漏氢量标准可由漏氢率标准换算取得。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轮发电机机内漏油而导致的发电机绝缘寿命缩短,甚至引发事故的问题,对发电机机内漏油的机理进行研究,以便彻底解决漏油问题。  相似文献   

14.
范天元  陈莹 《宁夏电力》2005,(3):19-20,25
讨论和分析了双水内冷发电机的漏水现象、发电机的温度与湿度的关系,提出了对发电机检漏的要求,并阐述了如何确定发电机的漏水以及SCJ-2型湿度差动检漏装置的运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发电机漏氢是汽轮发电机组安装中比较普遍的质量问题。通过分析以往造成发电机漏氢的各方面原因, 在华润首阳山电厂2 号发电机施工中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168 h 运行期间经过实测, 2 号发电机漏氢量在5.5m3/d, 远小于厂家安装说明书要求的氢气耗量13~19m3/d, 最终证明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离子交换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树脂泄漏,并有少量的树脂漏入发电机定子线圈中。针对该问题,分析了泄漏的原因,并采用气、水共振法对发电机定子线圈进行冲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要:制氢系统在运行中,氢氧分离器就地氢氧液位差不断变大;这不仅超过了运行标准,而且存在氢氧连通的重大安全隐患。逐项分析查找原因,对氢氧两侧液位变送器、控制程序、就地液位计、系统管路污堵、电解槽氢氧侧流动阻力差、氢氧控制阀泄漏等因素进行逐一试验排查;确定主要原因是氢氧分离器就地液位计在制氢运行时产生测量误差,经过改造后,氢氧侧液位差超标的现象彻底得到了解决,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漏氢是氢冷发电机运行中发生频率较高且危害性很大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某1000MW级汽轮发电机的一次严重漏氢事件,详细分析了3种漏氢模式——氢气直接外漏,漏到密封组件气侧,漏入定子线棒冷却水;评估了漏氢对功率的影响和3种漏氢模式的燃烧爆炸危害性,指出氧气漏到密封组件气侧的危害性最大;推导出了空侧氢气体积分数与密封组件泄漏率,回路密封油箱捧烟管氢气检测值的关系,对事件及处置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和经验总结,并提出了规范的漏氢检查要求和停机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从Park方程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六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得到了六相同步发电机的d轴等值电路和q轴等值电路。等值电路中的综合互感抗体现了六相同步发电机2个Y之间的磁耦作用,由电枢反应电抗和综合漏互感抗2部分组成。通过对六相同步发电机单Y运行(另一Y开路)和双Y运行的分析,得出双Y运行同步电抗为2倍的单Y运行同步电抗与单Y自漏抗之差。以空载短路试验的实例,测试了六相同步发电机特性曲线,以及d轴同步电抗、自漏抗和短路比。从电磁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特性2方面,验证了六相同步发电机的稳态电磁参数。  相似文献   

20.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simulations of 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load on the magnetic leakage factor of an induction generator with a salient pole stator and rotor. A closed-form solution is obtained for this factor as a fun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loads and teeth geometry provided the generator has an inductive load. An error of estimation of basic generator dimensions was found for the generator design for active load. It is shown that, as the linear load grows, the magnetic leakage factor goes down from its maximum, as in open circuit conditions, to the minimum value observed at a short circuit of the generator. The obtained boundary values of a linear load capacity, a magnetic induction in stator teeth, and their ratio can be used in design of a generator.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the Arnold’s equation was updated with an additional multiplier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an electromagnetic load on the degree of induction mod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