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超声波焊接的原理、技术和设备的组成.综述了超声波焊接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应用,如铝壳电池极耳预焊、盖板焊接,卷绕电池极耳引片焊接,软包电池极耳预焊和极耳引片焊接.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安全阀激光扫描焊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安全阀焊接和极耳焊接的速度,对18650圆柱型电池安全阀的激光焊接工艺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每个电池安全阀的焊接过程中,压紧机构执行两次压紧动作制约了焊接速度的进一步提升。通过采用振镜扫描结合原有转盘的焊接方式,实现了一次压紧多点激光扫描焊接,焊接速度提高了80%以上。这种扫描焊接方式应用到大容量电池安全阀焊接和极耳焊接上,速度的提升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应用软包装技术成功开发出053048型液态软包装锂离子蓄电池。对液态软包装锂离子蓄电池制造工艺流程作了简单介绍,选用优质包装膜,采用冲壳成型技术与热板粘结技术,并对极耳进行技术处理,实现了电池的封装。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0.2 C、0.5 C和1 C放电容量均达到500 mAh以上,1 C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在90%左右,环境适应性、高低温性能、短路性能、自放电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液态软包装锂离子蓄电池具有价格、性能及工艺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伊廷锋  胡信国  高昆 《电源技术》2005,29(12):845-848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是研究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变化和电化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综述了固体NMR在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变化及嵌锂机理方面的一些进展,并提出了固体NMR对于研究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对应于锂离子嵌/脱过程中的材料结构变化和Li与邻近金属原子的配位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展望了固体NMR技术在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并认为这些技术将对未来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蓄电池铝塑复合膜包装材料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冬 《电源技术》2001,25(4):260-261,298
通过三年多生产实践经验 ,结合锂离子蓄电池对其外包装材料在结构组成、阻隔性能、热封性能及延展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阐述对铝塑包装材料在生产中的设计与应用。提出了专用于锂离子蓄电池包装的冷压成型和折叠制袋等工艺 ,并讨论了实际生产应用中包装膜不同类型的内层热封层材料与热封区极耳相互配合的设计要求 ,最后对今后材料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做了前瞻性的分析和估计。该项经验技术打破了原有材料依靠进口的现状 ,实现了包装材料的国产化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蓄电池高倍率放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胡广侠  解晶莹  李春香  高阳 《电源技术》2003,27(Z1):201-204
锂离子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容量的增大而降低,电池的放电容量随放电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然而在高倍率放电的条件下,电池的放电电压曲线会出现电压峰,同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也有所增大。通过红外热成像的方法对锂离子蓄电池高倍率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表明:锂离子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各个区域的电极反应是非常不平衡的;高倍率放电的条件下,开始时电池极耳附近区域的电阻较小,电流密度较大,因此这部分产生的热量比较大,温度升高较快;在放电过程的后期,靠近极耳区域的容量耗尽,远离极耳区域的部分如果温度上升比较缓慢时,会导致放电过程终止,反之会出现电压上升的现象。该研究为锂离子蓄电池特别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蓄电池组已逐渐取代氢镍蓄电池组,成为卫星的新一代储能电源。根据锂离子蓄电池组特性提出了在轨管理策略,通过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在轨遥测数据,对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单体电池电压离散性、在轨均衡情况以及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寿命进行了预计。  相似文献   

8.
《蓄电池》2017,(6)
在卷绕蓄电池生产中需要极耳排列整齐,但极群卷绕过程中常常出现极耳偏斜问题,造成生产难度大,焊接困难,废品率较高。对卷绕电池极耳偏斜成因进行分析后,将原来的极耳从中间分开,中间留有合适的空间,构成新的设计结构。通过柔性整形消耗卷绕极群时极耳位置产生的偏差,达到汇流排齐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具有LISICON结构、NASICON结构、钙钛矿型结构的晶态锂离子固体电解质及氧化物、硫化物、氧化物与硫化物混合型玻璃态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情况,介绍了锂离子固体电解质薄膜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情况来看,无论是晶态还是玻璃态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都已达到或超过10-3S·cm-1,与有机液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不相上下,且合成工艺已大为简化,因此,只要改进固体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很可能实现固体锂离子蓄电池的商业化。而对固体锂离子薄膜电池来说,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成的Li/xLi2O yP2O4 zPON/LiCoO2薄膜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已基本达到商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蓄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电动运输工具等领域。统计了世界锂离子蓄电池市场的变化,并对锂离子蓄电池的技术动向及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分析。东亚已成为锂离子蓄电池的最大生产基地;锂离子蓄电池采用安全且低成本活性材料,其发展方向为高比能化。中国必须在发展锂离子蓄电池产业的同时、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激光焊接法,而不是传统的喷灯焊接法来焊接铅蓄电池端子。这种方法使得蓄电池高度集成,从而便其能量密度大幅提高。运用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对激光焊接法的热变化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仿真技术是取得高质量焊接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邵亦博  吕玉祥  孙胜男  王帅  南永兵 《电测与仪表》2019,56(13):113-116,152
为获得一种方便快捷的锂电池健康状态检测方法,以18650型号锂离子电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老化实验,并记录老化过程中的荷电性能变化。在排除了电池放电自发热的影响后,对比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锂电池荷电性能,发现随着锂电池健康状况的变化,其电压变化率也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而得出一种通过检测荷电性能对锂电池健康状态进行检测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作为一种检测锂电池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批量的锂电池检测。  相似文献   

13.
设计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锂离子电池内阻测试系统,采用直流内阻谱和交流内阻谱法进行了测试,更加全面地反应了锂离子电池内阻情况。通过RS232通讯协议控制程控电源和电子负载,使其满足测试条件,同时用USB数据采集器实时将原始数据采集,得出测试结果。设计中运用了Lab Windows/CVI开发环境,由于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函数,使得软件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正极耳弯折和负极耳弯折两种情况,前者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小,后者会造成电池低压甚至着火,通过进一步研究确认,负极耳弯折导致电池低压的原因是,极耳弯折的负极片腐蚀溶解,铜金属在相邻负极片边缘析出,刺破隔膜导致内部短路。  相似文献   

15.
陈豪  刁嘉  白恺  高飞  马步云  李娜 《中国电力》2016,49(5):149-156
随着锂电池储能技术不断完善,国内外锂电池储能电站不断增多,储能锂电池运行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运行数据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电池电压极差、电池电压标准差系数、电池温度极差、SOE极差、功率-SOE相关度、运行充放电效率等储能锂电池运行状态评估指标,并根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指标能有效评估储能锂电池运行状态,对于及时发现电池故障,合理安排电池检修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豪  王海滨  李娜  白恺  刘汉民  李智 《中国电力》2014,47(11):89-94
储能锂电池组串由大量锂电池串并联组成,由于其电压高、电流大、容量大,无法使用电动汽车锂电池模组容量试验方法。描述了储能锂电池组串容量的定义,分析了充放电倍率、温度、充放电截止电压对锂电池容量试验的影响,比较了锂电池容量试验标准,并根据不同厂家电池组串容量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具有通用性的储能锂电池组串现场容量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对储能电池维护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出现的老化现象以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下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老化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了对应的锂离子电池等效模型并根据实际的电池数据拟合了参数的衰减曲线。同时,基于神经网络自学习的方法设计了针对老化后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最后,通过数据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对老化锂离子电池的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新型锂电池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根据110 kV标准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配置,对事故负荷和事故持续时间等进行分析,考虑容量系数和可靠系数,并根据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放电曲线特点,划分两种锂电池的有效工作区间,计算采用这两种锂电池作为110 kV变电站用直流电源时的电池配置,发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时,至少需要33串185 Ah的电池;采用三元锂电池时,则至少需要29串207 Ah的电池,所得结论大大证明了锂电池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