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多媒体技术、基于TCP/IP的网络技术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实现变电站与主站之间的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文中阐述了新型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了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2个主要技术问题:摄像设备选择和信息远程传输。提出了采用多媒体RTU,以实现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增加多媒体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及其通信任务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过多,信息交互困难及通信控制器不易扩展,开放性、灵活性不强的缺陷。提出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重点论述了基于网络控制的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简单、设备通用、通信速率快、全双工通信等优点;特别给出了嵌入式以太网的应用模式(每个间隔层设备配置一个以太网接口、多个智能电子设备通过RS-232/485或现场总线与以太网连接、以上2种的混合模式);最后,指出采用交换式高速以太网,并使节点工作在全双工方式,能满足变电站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网已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发展趋势.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设备硬件平台配置较低,通常难以引入实时操作系统(RTOS)及其TCP/IP协议栈.文中研究了在低硬件配置平台上实现嵌入式以太网通信软件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分时、分层的以太网通信软件结构;对内存采用实时性较好的空间表进行管理,对报文采用动态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对间隔层设备的路由和地址解析问题,间隔层设备只实现地址解析功能,变电站的外出网关设定地址解析协议(ARP)代理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另外,还针对以太网实现中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鸣  谢芝东 《电网技术》2007,31(9):70-73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层分布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间隔层装置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案。网络通信层采用光纤自愈环型以太网作为变电站网络层的主干网,在此基础上构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从而满足了该系统对网络通信的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实现了智能电子设备的无缝接入。  相似文献   

5.
工业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特点,依托于实际的大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开发项目,着眼于以太网上不同协议和传输机制对教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首先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当前新兴的两层式变电站体统应用的缺陷,提出了组播技术、UDP扩展协议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特点,依托于实际的大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开发项目,着眼于以太网上不同协议和传输机制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首先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当前新兴的两层式变电站体统应用的缺陷,提出了组播技术、UDP扩展协议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段锐 《华中电力》2010,23(2):63-66
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构成特点、应用维护中的经验得失对变电站站内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技术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简单介绍了站内自动化系统通信技术的模式分类,以C局应用实例着重分析了站内自动化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和IntelXscale网络处理器的Moxa智能通信服务器在煤矿井下6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接入煤矿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通过Linux串口编程技术、多线程编程技术和网络编程技术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智能通信服务器的多个串口同现场不同接口、通信协议种类繁多的测控装置和智能设备的通信,收集它们的实时采样数据,同时采用Modbus/TCP协议作为智能通信服务器和煤矿调度指挥中心的通信协议,将处理后的各种现场实时信息纳入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井下6kV中央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由于Modbus/TCP协议具有通用性,所以该装置可与多种上位机软件监控平台建立连接。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36  
在分析现有中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面向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文中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这2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分组广播模式作为传输模式,UDP作为嵌入式以太网的传输层协议,所提出的方案已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以太网由于其介质访问控制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机制,对其能否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在实践中一直有不同看法。文章在分析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内通信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具体的应用模式,并从硬件平台和软件实现方面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强  朱永利 《电力系统通信》2007,28(12):21-25,34
文章简述了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息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基于TCP/IP的IEC 60870-5-104传输规约在变电站信息交换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其网络参考模型、帧格式结构和通信过程。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可行的软件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104规约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RTPS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结合IEC61850标准,分析了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数据流的特点以及以太网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出应用实时发布/定购RTPS(Real Time Publish/Subscribe)模型的通信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报文传输确定性和优先级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研究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层次结构和数据流的基础上,把变电站划分为站控层、通信层和间隔层三个层次的模型。为了在通信层实现不同规约信息的真实无误传输,必须进行规约转换。通过对目前变电站最常用的IEC103和IEC104通信规约进行分析和抽象,给出了通用的通信规约转换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实现方案和部分程序的流程图。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软件架构的网关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灵活配置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选型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和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进入数字化的新时代。在分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嵌入式以太网作为内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案 ,并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自动化系统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与采用传统回路的变电站有很大区别,其系统选型、二次回路的设计、信息的再加工、继保工程师站、现场调试与模拟程序等问题是传统变电站中没有遇到过的。结合广东省佛山地区近年来在220kV和110kV无人值守变电站中采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供变电站设计及调试、运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都为低电平的弱电系统.工作环境是电磁干扰极其严重的强电场所,易受干扰而影响正常工作。简单介绍了变电所内电磁干扰的来源、传输途径和信息模式。阐述了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在硬件方面的抗电磁干扰措施,包括隔离和屏蔽,一次和二次系统接地的改进,以及通过安装电源滤波器、隔离变压器和应用UPS供电等进行微机电源的抗干扰。实践证明,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就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应采用自动化系统还是常规二次设备加运动装置,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集中式结构还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现阶段应采用自动化系统;对已运行的变电站其自动化系统宜采用集中式结构,除非10kV设备一并换型才考虑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新建变电站应根据电气一次设备的选型及布置决定自动化系统地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