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由于经后正中入路常规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较大,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入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置钉方法,后因存在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高未能广泛采用,但目前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手术创伤而能够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目的:探索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认识其手术适应证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改良肌间隙入路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修复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可以明显缩短置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修复后2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Cobb角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入路无区别,在有效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背景:胸腰椎内固定后感染临床上并不罕见,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在治疗感染时,是否取出内固定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保留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术后感染的安全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共进行胸腰椎内固定手术358例,术后发生早期和晚期感染共13例,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54.5岁(31-65岁)。患者经过积极清创、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比分析清创引流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液分析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感染发生时间为内固定后1-13个月。经过及时诊断和彻底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除对1例内固定后5个月感染的T12骨折患者取出内固定物外,其余12例患者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随访时间8-40个月,无复发病例。清创引流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液分析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腰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胸腰椎内固定后感染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经过彻底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很快缓解症状,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于需要手术修复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虽然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比较脊柱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效果,但还没有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其优劣。这使胸腰段爆裂骨折前后路手术比较的Meta分析研究成为必要。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前路及后路手术的文献,对两种修复方式进行系统评价,以指导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修复方式的选择。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lseveir、万方、CNKI等数据库,以"thoracolumbar fractur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pinal fracture","RCT","anterior","posterior","胸腰段骨折","前路","后路","脊柱"等关键词查找脊柱胸腰段骨折前后路手术比较的研究论文,并利用Revman 5.3荟萃分析软件对文献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丢失角度、Frankel分级改善程度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率等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最后筛选的文献有18篇,总病例925例,其中前路手术组459例,后路手术组466例。前路手术时间较后路手术时间平均多36.47 min,前路手术组出血量较后路手术组平均高出432.58 m L,前路手术组Cobb角丢失角度较后路手术组平均低3.41°,前路手术组Frankel分级改善程度较后路手术组平均高0.33级,前路手术组椎体高度丢失程度较后路手术组椎体高度丢失平均少1.76 mm,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丢失角度、Frankel功能分级改善程度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前路手术虽然有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技术难度大等缺点,但因其优良的近期与远期效果,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该优先应用于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成人脊柱侧弯患者健康生活状态的相关评价与患者的放射学参数结合,以此来指导外科手术并预测治疗结果,而这些放射学参数是如何影响成人脊柱侧弯治疗结果的目前尚无报道。目的:评价成人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前后放射学参数变化与健康生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8例成人脊柱侧弯患者,男18例,女50例;年龄20-88岁,平均58.5岁。所有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拍摄全脊柱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射线片并采集完整的ODI调查表。测量患者的放射学参数包括重力线、C7铅垂线、Cobb角、腰椎前凸角、冠状面侧方滑脱的距离、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分析放射学参数和ODI值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s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6-14个月。患者ODI值术前50.6±16.8,术后41.1±19.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Cobb角的平均值术前26°,术后10.7°;侧方移位距离平均值术前4.9 mm,术后接近0 mm。矢状面上,术前和术后C7铅垂线与ODI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术后重力线数值和ODI值之间有相关性。冠状面上,术前Cobb角和术后腰椎前凸角与ODI数值之间有相关性。骨盆倾斜角的改变和骶骨倾斜角相等,而骨盆入射角在术后没有变化。提示评价脊柱平衡和患者健康生活状态的相关性,使用重力线并不优于C7铅垂线。患者术后放射学参数的改善并不预示着症状的缓解。骶骨倾斜角角度的丢失和骨盆的后倾在成人脊柱侧弯中更加常见,通过手术并不能明显的改变骶骨倾斜角、骨盆的后倾、腰椎前凸以及脊柱的矢状面平衡。  相似文献   

5.
背景:既往肋骨骨折多主张保守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学的进展,以及对肋骨损伤研究的深入,开始采用内固定修复肋骨骨折,以期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何种内固定方法最佳,目前还存在争论。目的:总结记忆合金环抱器置入内固定对连枷胸的修复效果。方法:潜江市中心医院胸外科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置入内固定修复连枷胸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22-67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坠落伤11例,轮胎爆炸伤1例。骨折情况:肋骨骨折数3-11根,平均(6.4±4.3)根,骨折处7-23处,平均(11.2±5.6)处。左侧连枷胸25例,右侧17例,双侧8例。受伤到手术时间2-7 d,平均(3.7±2.2)d。观察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天数、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等;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胸壁疼痛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内固定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1-3 d,平均(1.8±0.7)d;住重症监护室时间2-5 d,平均(2.6±1.1)d;住院时间12-17 d,平均(14.9±3.1)d;平均目测类比评分由术前(8.1±1.2)分降低到内固定后1 d的(4.9±0.9)分、内固定后1周的(3.2±1.1)分;无内固定失败、松动、切口感染及骨不连,内固定后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1±1.2)个月。提示记忆合金环抱器置入内固定是修复连枷胸的有效方法,可以稳定胸壁,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减少胸壁畸形以及慢性胸壁疼痛。  相似文献   

6.
背景:由于舟状骨在腕部的特殊位置骨折难以获得稳妥的固定,加之其特殊的解剖及血液供应特点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在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石膏固定和内固定治疗方法上依然存在不同的争议。目的:比较分析石膏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修复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22例,患者均为新鲜舟状骨腰部骨折,受伤时间2 h-12 d。患者术前X射线拍片示:未见腕部舟状骨塌陷、月骨周围脱位、缺血性骨坏死及骨性改变等表现。所有病例均为有移位、不稳定性骨折。根据患者意愿及手术方法选择等分为石膏组和空心螺钉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每组11例。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与结论:随访3-6个月对比分析石膏组和空心螺钉组患者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空心螺钉组优9例,良1例,可1例,差0例;石膏组优1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空心螺钉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1%,石膏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55%,空心螺钉组显著高于石膏组(t=4.817,P<0.05)。提示虽然石膏固定在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修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疗效显著并且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因此与石膏固定相比,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修复腕部新鲜舟状骨骨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背景: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难点是如何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选择手术入路应既有利于复位及脊髓的减压,又能够保证坚强固定,植骨融合。目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仍存在较大分歧。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修复方式选择及其对植骨融合、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26例,按照Frankel分级标准进行分级:A级7例,B级48例,C级54例,D级17例。术前进行下颈椎损伤分类评分,其中4分15例,5分23例,6分25例,7分22例,8分18例,9分16例,10分6例。结合患者受伤机制、形态特点、脊髓受压部位及损伤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修复方案,其中前路组91例采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单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后路组6例行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前后联合组29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与结论: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无气管、食管损伤。4例术中发现硬脊髓破损,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5例A级无恢复,1例B级无恢复,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术后复查X射线片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1例不融合,2例延迟愈合,其余病例植骨均在12个内骨性融合(平均8.5个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椎体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提示术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下颈椎损伤分类评分,结合损伤形态、损伤节段、脊髓受压部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减压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常被用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全髋关节置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的影响如何目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对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并获得术后1年以上随访的4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其置换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根据患者置换前后SF-36调查表,计算各维度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运用Pearson检验分析置换前各平衡参数与各维度评分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置换前后的平衡参数及SF-36评分变化。结果与结论:患者矢状面正平衡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呈负相关;胸椎后凸角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呈负相关;腰椎前凸角与生理职能呈正相关;骨盆倾斜角与活力、社会功能呈负相关;骨盆入射角与躯体疼痛、活力和情感职能呈负相关。骶骨倾斜角与SF-36各条目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置换后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较置换前增加,矢状面偏移、骨盆倾斜角较置换前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置换后胸椎后凸、骨盆入射角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置换后SF-36评分均较置换前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全髋关节置换能增加患者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减小矢状面偏移和骨盆倾斜角,并能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颈椎前路手术虽入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风险大,但能固定颈椎主要承重的前柱,固定较为稳定,复发率较低。由于该项技术较新,临床缺乏相关固定参数。目的:对C4-C6前路固定参数进行测量,为该节段前路固定治疗的广泛开展提供参数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颈椎检查C4-C6颈椎无病变的35例研究对象的CT影像学资料,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0岁,平均41.2岁。采用Mimics16.01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重建测量椎体前后径及左右径,椎体高,椎骨横突孔的前后径与左右径,左右两侧横突孔内侧缘之间距离,左右两侧椎弓根轴线与矢状轴和水平轴的夹角及长度。结果与结论:椎体左右径C4-C6由(26.67±0.25)mm逐渐增长到(32.89±0.12)mm,椎体前后径C4-C6由(6.89±0.12)mm逐渐增长到(8.85±0.44)mm,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体正中矢状面前、中、后缘高度从C4[前缘(7.99±0.51)mm,中高为(7.09±0.42)mm,后高为(7.76±0.49)mm];到C6[前缘为(9.89±0.45)m m,中高为(8.42±0.75)mm,后高为(8.84±0.26)mm],椎体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骨横突孔前后径和左右径均随椎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C4-C6左右两侧横突孔内侧缘距离由(25.10±0.45)mm逐渐增长到(28.89±0.56)mm,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弓根轴线与矢状轴和水平轴的夹角及长度均随颈椎序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运用锁定钢板修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应用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后桡骨远端相关解剖参数的变化仍不清楚。目的:通过与普通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比较,探讨可撑开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桡骨长度恢复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拾的3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可撑开锁定钢板组22例,普通锁定钢板组16例,骨折分型采用AO分型,均采用掌侧入路。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末X射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根据Denis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6周,平均12.3周。内固定后两组掌倾角均值分别为10.6°和11.3°,尺偏角均值分别为21.1°和19.2°;随访末两组掌倾角均值分别为8.5°和8.5°,尺偏角均值分别为17.9°和15.8°,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两组桡骨短缩均值分别为0.5 mm和1.1 mm,随访末两组桡骨短缩均值分别为0.9 mm和1.4 mm,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Dienst功能评估:可撑开组优16例,良6例;普通组优11例,良5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可撑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良好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功能,且其对桡骨长度的恢复较普通锁定加压钢板更好,并能在随访期间得到维持。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于中重度脊髓受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然而,轻度、进展缓慢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并无严重脊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的优越性并未得到证实。目的:分析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保守治疗的预后因素,并为保守治疗预后不良患者选择手术时机提供证据。方法:前瞻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71例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3分。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保守治疗,并记录可能影响保守治疗的预后因素,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入院和出院随访期间采用JOA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对于随访期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的患者(JOA评分<13分并且较初次住院时JOA评分降低≥2分)给予手术治疗。结果与结论:截至2014年2月,67例患者完成3年随访,随访期间19例患者脊髓受压症状加重后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而剩余48例患者随访期间始终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颈椎管矢状径较窄和节段不稳是保守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随访开始时手术组与保守组JOA评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尽管手术组患者术前JOA评分较随访开始时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给予手术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手术组与保守组JOA评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保守治疗是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首选有效的修复方案。颈椎管矢状径较窄、颈椎不稳是保守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对于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若保守治疗期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给予手术治疗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