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单边直线异步电机(SLIM)的T型电路参数是电机控制的基础,它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和在线参数辨识中更为重要.SLIM相对旋转异步电机(RIM)存在气隙大、边缘效应等,若采用RIM开路和短路试验方法,会给参数测量带来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一种适合SLIM参数测定的新型方案,只需测量电机输入端的总功率、相电压、相电流和频率4个量,计算出初级电阻、初级漏感、次级电阻、次级漏感、气隙电感和铁损电阻.电机的特性分析表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单相电机断开转速自动测试仪的原理及硬软件设计,在速度控制、断开采样及信号测量方面均比同类技术有较大改进,可直接用于厂家的出厂批量检验,对电机测量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单打电机断开转速自动测试仪的原理及硬软件设计,在速度控制,断开采样及信号测量方面均比同类技术有较大改进,可直接用于厂家的出厂批量检验,对电机测量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明睿 《电气技术》2008,(9):62-63,73
电机的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电机控制策略,其中速度PI控制器的设计是整体控制策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PI控制器的设计,利用速度分段及三维插值的方法实现电机调速功能,使电机能及时的响应速度的加减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测量电机外表面振动速度来确定电机辐射的空气噪声的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给出了测量电机外表面振动速度来估计电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步骤,并对测量原理、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现场实测数据的处理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南亚明  刘恩海 《微电机》2012,45(9):86-90
分析了DDS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实现了基于FPGA的DDS频率合成方法;以DDS输出作为步进电机驱动频率,同传统分频方法对比,该方法合成的频率具有高分辨率、高稳定度、转换时间短等特点;研究了基于DSP的步进电机速度跟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针对步进电机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闭环速度跟踪算法.搭建整个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并完成了速度跟踪试验.结果表明,DDS技术应用于步进电机跟踪系统具有较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个由工控机与变频器组成的开放式的多电机调速系统.系统采用通用的设备和通用的板卡来测量电机的速度和皮带的张力,利用通用的变频器对电机进行远程调速控制,系统开放性好.采用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法,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该系统与传统的封闭型专用调速系统相比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周海方  王雪帆 《电气技术》2006,(12):37-40,48
在电机起动的各种性能测试中,电机转子转动惯量的测量是重要的一环。本文介绍了一种让电机运行到一定速度,然后断开电机电源,通过测量在加上和没有加上已知转动惯量的飞轮两种情况下电机的减速速度、时间数据对来测量电机转子转动惯量的一种方法。具体的测量过程用单片机经上位机串口传送数据,在上位机中对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基于dSPACE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的方法.通过测量电机的端电压和流过定子线圈的电流,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在线估计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实现了PMSM的无传感器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消除了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缺点,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RoboCup组在进行多智能体的设计和实现研究中使用的硬件平台。重点研究了无速度传感器的微型空心杯直流电机的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并提出了简单有效的电机控制方案和电机参数测量的方法,对采用电流内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讨论和分析。最后描述了整个电机控制流程和采用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1.
电流环的响应速度决定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无差拍电流控制可以使电流环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但当电机参数与控制算法中电机参数不匹配时电流会产生稳态误差,无法输出期望转矩。针对该问题将离散积分加入无差拍电流控制算法中并且给出积分系数的取值范围,消除了因电机参数变化而引起的电流稳态误差,提高了电流跟踪精度。最后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伺服电机控制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满足伺服系统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控制要求,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元模糊PID的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算法。该算法充分结合模糊PD控制的强鲁棒性和神经网络控制强大的自学习能力。通过对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结合后的控制算法相比单一的模糊PD算法和单神经元自适应算法,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贾军  房建成 《微电机》2007,40(6):50-53
基于TMS320F2812的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全数字伺服控制系统实现换相、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的数字控制算法调节,并应用了一种新型的PWM调制方式(PWM-ON-PWM),有效地减小了由转矩脉动引起的速率波动。系统实现低速高精度稳速控制,与模拟系统相比,控制算法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功耗。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分析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伺服电机,建立串级PID控制的伺服系统解耦动态数学模型.依据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法设计出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后,研究速度环相对于电流环和位置环的配置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而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伺服控制系统.结果表明: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串级PID矢量...  相似文献   

15.
数控机床精密加工要求伺服电机具有精度高和响应快等特性,而传统的伺服控制器位置环采用的是简单的误差比例(P)控制,这种控制方法的响应性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辨识的伺服电机角位移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传统闭环控制系统的模型;然后,分析模型的零、极点,根据模型特性设计补偿控制器;最后,通过试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跟随系统输入。  相似文献   

16.
在搭建一个伺服控制平台的基础上,针对所采集信号的编码特点,提出了一种消除干扰脉冲和因电机轴抖动而产生的误码脉冲的算法,将此算法应用于实际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结果表明在编码器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系统的检测精度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伺服系统在摩擦条件下的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数字复合正交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并用于非线性伺服系统控制中.在带有非线性摩擦力矩的直流电机飞行模拟转台伺服系统中,控制系统是基于PD控制加神经网络前馈控制的并行控制方法,使用神经网络是用来消除非线性摩擦力矩的影响.通过数字复合正交神经网络的连续化算法处理获得了一种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并作为前馈控制器.用并行控制与单一的PD控制对带有非线性摩擦力矩的直流电机伺服控制作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控制比单一的PD控制具有实时性好、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位置与速度跟踪控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模拟神经控制器能用于不确定对象的控制,为不确定系统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在高压断路器运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断路器直线伺服电动机操动机构采用直线电动机驱动断路器操作杆,带动机构运动,实现分合闸操作,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能力及控制性能。本文建立了直线伺服电动机操动机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以及数学模型,并建立了以输出误差二次方为性能指标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模型。分别用传统PID控制与单神经元PID控制,对高压断路器触头运动特性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实现触头速度的跟踪控制,使其按给定运动特性曲线运动,实现运动特性控制。证明了在配有直线伺服电动机操动机构的高压断路器触头运动控制系统中,单神经元PID控制是一种较理想、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行波超声波电机多调节量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行波超声波电机伺服控制中,电机需要低速运行和正反向转动。调压可以实现低转速控制,但通过单一调节驱动频率和电压不能改变定子行波的运动方向,因而电机转动方向无法改变。调节两相驱动信号相位差,在±p/2间直接切换会造成在切换点转速的剧烈跳动。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伺服控制效果,采用驱动频率、电压(占空比)、相位差三种调节量分段调节,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可以解决低转速控制和转速跳动问题。以直径60 mm行波超声波电机为实例,通过转速、位置伺服跟踪控制对这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伺服控制模式的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伺服控制模式的运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和多样化的运动功能。首先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驱动器的位置/速度伺服控制模式,然后提出在同一个运动控制系统中应用多伺服控制模式的概念,最后,基于位置/速度伺服控制模式,实现了坐标平台的精确往返运动控制和滚筒的连续匀速旋转运动控制,同时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并对系统参数作了详细分析。该系统为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在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