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真平 《电工技术》2016,(11):42-43
通过比较我国目前用电信息采集和配电自动化方面常用的通信技术,指出各种通信方式的优劣,并提出基于电力线通信方式,辅以GPRS技术的农网信息传输系统,以满足智能配网对通信方式的性能需求与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蚁群算法的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压配电网通信可靠性严重限制了电力线通信实际应用规模。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于在现有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信噪比、编解码方式等条件下,寻找有效的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自动组网和快速网络恢复以及提高其抗毁性的方法。该文详细地分析了典型低压配电网物理拓扑结构和特点,给出了低压配电网通信仿真拓扑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知建筑物电力线拓扑结构条件下的蚁群电力线组网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组网路由算法的有效性和抗毁性。该研究工作为低压配电网环境下的窄带电力线通信组网提供了一种通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0 kV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组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远距离传输,获取更高通信质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抗毁性,提出了一种适合10kV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改进动态路由自动组网算法,其以通信质量最优化理论和非交叠分簇路由算法为基础,并结合相应通信协议实现自动组网的目的。该算法以10kV电力通信网中的主站和子站终端为网络节点,按照通信方式进行逻辑分层,建立初始路由表,并对路由表进行基于通信质量的优化、更新及重构策略设定。在MATLAB环境下对该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通信质量和耗时。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自动组网,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抗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人工蛛网通信网络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将三相配电网的MAC层转化成由多个人工蛛网组成的逻辑拓扑。详细叙述了组网过程,提出了中心节点选取算法,制定了自动路由协议。以两状态马尔科夫模型表征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模拟实际中由于信道变化产生的终端节点通信失效。针对数据冲突率、通信流量、链路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组网方式及路由协议在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介质访问控制(MAC)接入协议是影响组网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非对称性导致组网性能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面向低压电力线通信改进人工蛛网荷载受限的改进型自适应p-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优化方法。详叙了低压配电网物理拓扑映射为改进人工蛛网逻辑拓扑的组网过程;运用所提方法对改进人工蛛网的吞吐量、分组传输时延进行优化,即根据已知参与信道竞争的活跃节点数,动态调整接入概率,控制节点发送数据分组行为,使信道处于最佳传输状态,保证了组网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计算机组网的几种协议规范,并根据电力线传输特性,提出利用CSMA/CD网络技术比较适合于利用电力线组网的监控网络。  相似文献   

7.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电力线通信技术在家庭组网的接入,介绍了该技术的优缺点。该技术现已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使得广大家庭用户将能够利用现成的电力线路得到高速、可靠而便捷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语音通信终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基础上,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以及电力线网络通信协议HomePlug 1.0.给出了集成该协议的电力线通信接口芯片INT5200的结构与功能.详细阐述了基于INT5200的电力线语音网络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人工蛛网通信网络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将三相配电网的MAC层转化成由多个人工蛛网组成的逻辑拓扑。详细叙述了组网过程,提出了中心节点选取算法,制定了自动路由协议。以两状态马尔科夫模型表征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模拟实际中由于信道变化产生的终端节点通信失效。针对数据冲突率、通信流量、链路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组网方式及路由协议在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动态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可靠地进行通信,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电力线通信的需要,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自动中继配电网载波通信方法来改进现有的人工固定中继,给出了算法的流程和具体步骤,使用Matlab对一算例模拟了算法的实现过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各中继路径信息,对比了各路径的估算信噪比,画出了多次仿真最优路径号变化图。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简单易行,能有效地实现自动中继。  相似文献   

11.
10 kV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10 kV配电网DSCADA系统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通信协议设计。参考IEC870-5-101规约以及CDT循环规约,在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特点后提出了协议针对方案,制定了适合电力系统的通信协议,在实际运用中有效地提高了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混合线路载波通信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0kV混合线路载波通信在上海市明丰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基于自适应频率选择技术的PLC-075型电力线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实现混合线路的载波组网通信,并且满足城市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误码率、实时性等性能要求,也表明混合线路载波通信完全可以作为城市小区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低压电力线通信组建家庭网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可以加速家庭网络的发展。文中介绍了低压电力线通信设备及协议,分析了实现家庭网络的两大阻碍,并给出了解决思路,最后提出了低压电力线通信在家庭网络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于宽带PLC的智能化小区对电能计量系统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来实现远程抄表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2X和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为核心,以低压电力线作为数据通信的媒介,使电子电表通过宽带电力线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实现远程自动抄表。与目前流行的其他自动集抄系统相比,该系统无需专门铺设线路或租用电信公司线路,节约了成本;通过专门的软、硬件防护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宽带电力线通信,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该方案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配电自动化中的光纤载波混合通信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配电自动化实施中的热点问题———配电网通信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建立在光纤、电力线载波的混合应用基础上的混合通信方案。文中进一步讨论了主干网的光纤通信方案 ,包括光纤以太网和光纤环网 ,给出具体应用的组网结构 ;对于分支线路的通信系统 ,文中提出建立在网络化电力线载波基础上的辅助通信方案 ,提出网络化的实现方式和基本原则 ;认为混合通信方案将是配电网通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电力线通信常用的调制技术之一;电力线通信的信道条件复杂,信道特征是电力线通信的重点模块,两者都是电力线通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研究OFDM基本原理和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基础上,在OFDM原有的发射与接收模型中,加入了电力线的信道特性,从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并利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体现了电力线信道特性以及OFDM技术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线缆相比,电力线具有更高的普遍性,因此,利用电力线实现通信将会具有更高的便利性、抗打击性和抗干扰性,能提高通信的对抗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综合信息交换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综合通信系统,为增加通信对抗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力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在总结中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实用化开发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载波通信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了探讨,电网的高频通信特性及其抗干扰,抗衰耗对策是独立于高性能载波芯片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国内典型中压电网为例,讨论了中压电网的载波通道特性,提出了提高电力线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根本措施在于建立一种实时、自适应的通信节点管理方案,此方案能够在电网高频特性时变的环境下实现性能稳定的通信。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门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门禁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门禁系统,并给出了系统拓扑结构;在分析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该系统可以解决目前门禁系统的不足之处,推进门禁系统的实用性。实际应用结果证明该门禁系统成本低、方便、灵活、可靠。  相似文献   

20.
基于INT5130芯片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通信(PLC)的通信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线上网的通信系统硬软件设计。该系统利用电力线网传输以太网数据,速率可达到14Mbit/s,以INT5130为核心芯片。同时外围芯片采用INT1000、AT89C51和AT8989UP。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家庭网络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