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变电所受雷击时接地网中地电位分布不均的问题。运用ATPDraw软件仿真分析接地网的雷电暂态效应。首先,根据单根接地体的通用数学模型搭建ATPDraw接地体单元模型。然后对某500kV变电所实际接地网建立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其雷电暂态效应。根据工程需要,搭建保护小室附近局部接地网的模型,模拟雷电暂态效应对保护小室接地的影响与危害。并提出改进该接地网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接地网中雷电暂态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给出了接地分支的电气参数计算公式 ,采用π型电路表示接地分支的分段单元 ,建立了接地网的等效电路模型。为了计及土壤放电击穿对雷电暂态响应的影响 ,接地体周围的土壤放电击穿被简化模拟为单一的游离区 ,根据土壤的临界击穿场强估算出雷电暂态计算所需的接地分支有效半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 ,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快速地分析接地网的冲击暂态特性,在考虑土壤电离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接地网数值分析模型,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研究了接地网在冲击电流下的暂态特性.讨论了不同雷电流注入点和不同地网结构对接地网的暂态特性影响.研究表明:雷电注入点在地网中心时比注入点在地网边缘更容易散流;水平地网每个节点添加水平接地体... 相似文献
5.
6.
7.
应用节点电压法和电磁场理论,建立变电站接地网模型,得到不同频率下接地网频率特性,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雷电冲击下时域响应。模型考虑了接地导体电阻、自感、电容及导体间互感,分析了电流注入点、土壤结构及接地体材料等因素对冲击接地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接地网的雷电冲击响应特性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分析发、变电站接地网在雷电流作用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近似于工频情况下的节点电压法的模型,并借助软件求取接地网格在雷电流冲击响应下的电气参数。该模型借助电网络理论中节点电压法,考虑了接地导体周围土壤火花放电对雷电暂态效应、非线性火花效应和导体间互感的影响,对接地导体的土壤放电击穿建立基于分布、时变电路参数的等效电路模型,同时此法对接地网在大冲击电流作用下性能的动态趋势预测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分析了针对不同地网结构、不同雷电流注入点等因素情况下的接地网冲击特性。边角注入时,注入点周围电位、散流电流、轴向电流均关于注入点所在对角线对称分布。中心点注入时,地表电位分布关于中心点对称。 相似文献
10.
11.
浅析垂直接地极对地网的降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多根垂直接地极之间的电流屏蔽效应,给出了均质土壤中垂直接地极对正方形接地网接地电阻的降阻率公式,得出了垂直接地板对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效果并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考虑土壤电离特性时变电站接地网的暂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当接地网遭受雷击时,较大的泄漏电流产生的电场可能会使接地网导体周围的土壤发生电离,使得接地网参数发生变化,此外,雷电流不像工频电流那样具有恒定的频率和幅值,因此常用的仿真软件难以模拟该复杂的暂态过程。为了准确地计算出变电站接地网的雷电冲击暂态特性,在考虑土壤电离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雷电流冲击作用下的接地网暂态分析模型,即全面考虑了接地网的自身电阻、电感以及对地电容作用,并采用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将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相结合,对考虑土壤电离时接地网的暂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雷电冲击接地网时,土壤临界击穿场强越小,电流注入点电位就越小,反之亦然;考虑电离时接地网最远两点间的电位差有所下降;雷电流从边角注入时接地网散流能力差,土壤电离更严重;土壤电阻率与土壤电离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介绍了变电所接地工程经济评价涵盖的内容,并以常州500 kV某变电所及苏州220 kV某变电所的接地网设计为例,对铜接地网与扁钢接地网设计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年费用法对2种接地方案进行比较,客观地评价运用铜接地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江苏地区变电所运用铜接地技术提供决策依据,供同类单项工程经济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