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抄表在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Fi无线智能抄表装置包括电能量采集终端和无线抄表机2种设备。电能量采集终端安装在电表附近,它按预设参数的要求通过485接口采集、计量并存储若干个电表(安装位置相对集中)的电能数据,抄表员在抄表时可用无线抄表机通过Wi-Fi无线接口与电能量采集终端通信,一次性采集多个电表的电能数据,从而大大减少了抄表工作量,而且在抄表的同时,电能量采集终端进行抄表登记,其结果可作为抄表员抄表到位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PSM-ID电能量远方终端用于变电站、发电厂等高压关口电能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发送,实现电能量远方计量,使电力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网电能量数据.介绍了PSM-ID电能量远方终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通过在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所500 kV变电站中的应用,未出现因电能量远方终端故障而发生电量丢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忻龙彪  龙在云 《低压电器》2010,(12):11-13,20
为实现智能电网提出的"高级计量、自动计量、读数"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配电终端既可以自动计量又可以有效监控的多功能电能表。介绍了该多功能电表主要部分的工作原理、功能。通过采集电网终端用户电气参数,采用高精度"电能计量芯片ATT7026A+微处理器"的方案实现对电参数的计量、监控和调整。初步试验表明,该电能表性能良好,计量准确,智能化程度高,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基于MSP430FFA2X和电能计量芯片ESP430为核心的一款新型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表的设计。该智能电表集电最参数监测计量与显示为一体,能实现分时段计量、事件记录等大量数据的处理。经实验室环境下验证,电表运行正常,符合当前市场对智能电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保护信息监控系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集成整合,并对新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重点讨论220 k V智能变电站集中监控集成方案;着重介绍该方案针对保护装置、录波子站、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子站的功能需求;评价实现可行性,及其具体实现方法;给出远方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号、远方投退软压板和远方装置复归的解决方案,为今后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扩频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终端系统设计,该系统适用于低压配电网.利用AD7751芯片作为电量计量的主要部件,并将电能量参数通过SSCP300扩频载波通信模块传输到低压电力线,从而实现自动抄表.由于采用扩频通信技术,该系统能提高抗干扰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电网公司对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日益重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承担着准确采集并分析现场数据的远方终端的设计就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VxWork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集成环境Tornado的优点,选用支持VxWork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且功能强大的MotoloraMPC852T芯片作为终端的主CPU处理器,在对计量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剖析的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一套科学而先进的计量自动化远方监控终端的硬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终端功能强大、现场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支持智能电网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关口计量采集需求为基本目标,针对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国(分)、省级调控机构管辖范围内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含智能变电站)的电能量采集终端,从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外部通信、性能指标和运维管理等方面,解读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基本技术原则,为变电站关口电能量采集终端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级计量系统(AMI)设计思路,并且详细描述了由STM32F103VDT、CC2530以及CS5463等芯片构成智能电表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AMI及其对于未来智能电表的重要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AMI系统的无线三相智能电表的设计方法。该三相智能电表设计包括:由新型高精度电能计量芯片CS5463构成的对电网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进一步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的方法;使用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STM32F103VD,构成测量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系统的方法;以及采用集成了协议栈的ZigBee芯片CC2530构建的无线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传递计量数据的方法。最后还展示了采用本方法构建的新一代无线三相智能电表设计的原型机及其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智能计量终端的固件设计规则的基础上,分析防窃电智能计量终端的程序特点.阐述固件不同模块的语 言实现方法.通过在智能脉冲测试装置中集成脉冲计数器功能和 TOU 时间控制功能,实现了脉冲计数器计数功能和 电表上下电可靠性测试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总结与提升,电能计量系统作为变电站业务功能的一部分,必须适应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要求,数字化计量系统以其数字化、易于信息共享、硬件共享的特征成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必然选择。文中首次完整提出了数字化电能计量系统的概念与构成,在介绍早期智能变电站计量系统组成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数字化计量系统配置方案与计量设备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夏敏 《浙江电力》2012,31(10):37-39
传统的电能表检测都是检测其计量功能是否准确和通信能力是否正常,实际工作中由于采集器发送信号频率较高,对智能表的通信处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基于现有的表计检测台体,配套合适的软件系统,对电能表进行通信压力测试,保证集中抄表系统的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智能化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的电能计量系统误差超差问题,构建了智能化变电站二次侧电能计量模拟系统及其检测平台。在电压合并单元、电流合并单元、数字化电能表均满足检测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可能造成电能计量误差的因素,开展电能计量误差的影响测试,最终确定了影响电能计量误差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智能化变电站二次侧电能计量系统现场测试检测平台,从而解决其计量误差超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小型分布式电源并网模型及其电能计量特点。针对传统机械式、电子式电能表精度低、损耗大等缺点,设计了一款以MSP430FE425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高精度单相智能电表。介绍了智能电表的硬件设计和主程序流程图。所设计电能表不仅能够精确计量电量参数,还可实现双向通信、预付费、需量计量、数据存储、防窃电和报警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电表具有较高的计量精度,能够满足分布式电源并网对双向电能计量的功能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的逐渐兴起将使清洁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能源(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效经济、绿、色配额交易融为一体,实现电力系统的多维度整合优化。基于智能电网中的高级计量体系(AMI),设计了一套居室智能节电系统,利用智能电能表实时显示居室用电状况,根据实时电价智能地为用户提供用电方案决策,提高用户节能节电意识,实现需求侧响应。  相似文献   

16.
绿色传感网中智能抄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用电作为绿色传感器网应用的重要方面,其中的AMI是实现智能电网技术的基础性的一步,对电表的功用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智能电表技术成为AMI技术的关键部分.本文基于ST公司的芯片方案,提出了一种智能电表设计方案,计量芯片采用STPM01,控制器采用STM32F103.针对智能抄表的通讯网络要求,该智能抄表方案集成了...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中计量系统进行比较,阐述了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电能表的结构原理,对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电能表校验的原理和方式进行了介绍,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形式为IEC61850-9-1数字信号帧,智能电能表通过此信号帧进行电能计量,其工作原理和接口方式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省关口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的图形功能来表现相关的信息内容,从设计原则、设计框架以及系统功能等几个方面研究基于实时GIS的江苏关口计量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以原有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统一的接口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处理,将地理信息与关口计量信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  相似文献   

19.
赵婷  王晓东  王爽  段晓萌 《电测与仪表》2021,58(10):151-157
随着光伏发电等分布式能源的普及应用,电能表在现场运行中可能会频繁遇到电能双向变化的情况,而在当前电能表的标准体系中,涉及双向电能计量的要求只规定了正向或者反向下电能表的电能计量准确度,并未对双向切换时的电能计量准确度做出明确要求.文中提出了电能表双向计量的试验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出现有电能计量算法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算法一以快速脉冲为单位进行正反电能抵消.改进算法二直接以功率区分方向进行电能累计.经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电能表电能计量算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双向计量频繁切换的应用,解决了现有电能表在双向电能频繁变化时会抵消较多的电能,导致电能计量超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芬兰电力系统基本情况和能源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芬兰近几年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正在实施的需求侧管理计划、基于负荷控制的动态智能计量、直接负荷控制试验、区域供热网络中的需求侧管理、需求侧能效管理、需求侧管理研发框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