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500 kV变压器与500 kV侧出线、220 kV侧出线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配合方法,发现500 kV变压器中压侧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配合很难,会出现越级动作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00 kV变压器的中压侧采用零序反时限保护来代替无方向定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同时220 kV侧出线的定时限高阻段保护也采用零序反时限保护的配合方案.实践证明,这种方案解决了保护配合难点,杜绝了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而引起的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误动,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500 kV自耦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的整定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目前500 kV自耦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时限的整定配合问题,着重提出了变压器220 kV侧零序定时限保护动作时限与500 kV侧和公共绕组侧零序反时限的配合方法,推导了需满足的2个不等式,同时提出了其在动态意义上配合的校核方法.通过对可能配置下的配合问题的分析,提出还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事故分析的角度出发,在全网需设置高阻接地故障保护前提下,提出线路保护、主变压器保护均需配置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并且500kV和220kV电压等级都可采用此配置。同时探讨其整定配合问题,提出了零序反时限曲线中时间常数的选取方法。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试验用电网实例验证了采用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超高压电网中传统四段式定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配合越来越困难,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逐渐得到应用。但目前其定值整定多依赖工程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给实际应用带来诸多限制。为此,首先结合超高压电网变电站装设接地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零序网络电流的自然差异分布特性,给出了简化整定的理论基础。然后提出采用全网统一定值整定原则的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简化整定方法。最后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简化整定后仍可保证选择性与灵敏性。利用国内某区域电网500 kV局部输电网算例进行计算,其结果证明了所提简化整定方法有效且合理。  相似文献   

5.
罗曼  朱磊 《广西电力》2009,32(4):38-39,48
对调度权下放后110 kV主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整定上下级难配合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法:当110 kV主变压器低压侧无小电源时,由于220 kV变电所110 kV出线零序Ⅲ段保护延伸至终端变压器,可停用该主变压器零序保护;当110 kV主变压器低压侧带小电源时,将该主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作为小电源解裂保护来配置,可以有效地切除故障.  相似文献   

6.
以"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为基本思路,2011年6月,辽宁电网500 kV系统零序电流后备保护由定时限方向零序过流保护改为反时限方向零序过流保护。根据RCMbase2000系统提供的故障计算数据,分析由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代替定时限零序保护所带来的保护性能的改变,尤其是带来的保护相继动作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按常规,方向指向变压器的220kV侧复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和方向指向母线的110kV零序方向过流保护,从方向上看均可作为110kV线路单相接地的后备保护,方向指向变压器的110kV侧复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作为变压器及其他两侧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从方向上看不应该作为110kV线路单相故障的后备,因此其时限上可以不和220kV侧复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相配合。可情况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220 kV主变零序过流保护做母线、相邻线路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同时兼顾做主变内部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针对电流互感器与靠主变侧隔离开关之间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在考虑断路器拒跳闸的情况下分析主变保护的动作情况,发现主变零序保护跳闸整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跳闸整定无法隔离该故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在主变零序过流II段增加一个独立时限跳母联断路器的改进措施,为主变110 kV侧零序过流保护跳闸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220 kV主变零序过流保护做母线、相邻线路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同时兼顾做主变内部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针对电流互感器与靠主变侧隔离开关之间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在考虑断路器拒跳闸的情况下分析主变保护的动作情况,发现主变零序保护跳闸整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跳闸整定无法隔离该故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在主变零序过流II段增加一个独立时限跳母联断路器的改进措施,为主变110 kV侧零序过流保护跳闸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北电网330kV自耦变压器零序过电流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的分析和实际应用调查,发现其大多数不满足西北电网变压器后备保护第I段最后一段(跳三侧)动作时限≤2s的反措要求,并且部分330kV自耦变压器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方向指向,保护范围,定值取法等不利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提出了既能较短时限动作切除保护范围内故障又不失去选择性,适合西北电网特点的330kV自耦变压器零序过电流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一起500 kV主变零差保护因零差平衡系数设置错误,在区外的一条500 kV AG线路故障导致某站主变零差保护误动跳三侧开关的原因,阐述了500 kV主变零差保护CT配置及动作方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零差保护设置零差平衡系数造成误动的措施,对基层供电局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人员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首个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在国内尚无明确规程的情况下,结合现有的继电保护相关规程,探讨了750 kV示范工程线路保护配置和整定原则。针对750 kV超高压系统的有关特点,提出750 kV线路保护必须满足双重化要求,主保护应采用不同原理。同时,结合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实际,分析探讨了差动保护有关定值的整定,并对750 kV线路距离和零序后备保护的灵敏度要求作了论述。最后,对零序电流保护最末段的抗过渡电阻能力的深入分析表明,该段设置为300 A时能够适应400Ω过渡电阻。  相似文献   

13.
倪菁  董祖晨 《供用电》2009,26(1):39-41
根据线路接地距离保护中的零序补偿系数的常规计算方法,推导了220kV馈供线路接地距离保护中的零序补偿系数,分析了零序补偿系数对接地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影响。通过对实例的定量计算,提出了对220kV馈供线路接地距离保护中零序补偿系数整定计算时应考虑支接变压器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的1l0 kV变电所,只装设了中性点棒间隙而没有相应的保护。如果没有间隙保护,当终端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抢先放电而又无法持续放电时,带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将无法脱离故障电网。针对上述问题,在分析变压器零序保护配置原理的基础上,对110 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目前电网110 kV变压器零序保护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改善变压器零序保护配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500 kV电网单台主变压器中性点串接小电抗接地的系统模型为基础,从不同故障位置、小电抗阻值线路长度及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分析500 kV变电站220 kV侧母线发生接地故障时线路零序过流保护、零序方向保护、主变压器中性点零序过流保护以及变压器差动保护受到的影响,说明500 kV自耦变压器中性点串接小电抗是抑制500 kV变电站220 kV侧母线单相短路电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220 kV变压器是半绝缘变压器,即位于中性点附近变压器绕组部分对地绝缘比其他部位弱,中性点的绝缘容易被击穿。一般装有间隙保护,传统间隙保护的间隙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共用一个延时元件。通过一起雷击线路造成的主变间隙保护动作事故,分析了这起间隙保护动作的原因,得出零序电压、间隙零序电流作为变压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2种保护,不应该通过相同的延时跳闸,间隙零序电流保护的延时应适当延长与线路的重合闸时间配合。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乡电网介绍220 kV降压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原则,主要是复合电压闭锁相间过流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目前220 kV变电站多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在变压器低压侧和低压侧母线之间都加装了限流电抗器,这样就存在高压侧失灵相电流启动值难整定和电抗器与母线之间短路高后备无灵敏度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汉蓉  宋其  尹秦 《华中电力》2011,24(3):73-75
在装有两台并列运行三圈变压器的变电站,如主变10 kV(或35 kV)侧保护CT至本侧母线处发生短路故障,故障变压器低压侧开关(或中压侧开关)跳闸后不能切除故障,或故障变压器低压侧开关(或中压侧开关)拒动不能隔离故障,将会造成全站失压.为此提出在主变10kV(或35kV)侧后备保护中设置一段方向由本侧母线指向变压器的复...  相似文献   

19.
钱苑华 《广东电力》2009,22(2):73-75
沙角B电厂6.3kV厂用电系统存在各保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为此,根据6.3kV厂用电系统高阻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了各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及整定配合,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提出了修改保护整定值的建议。具体意见是: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由0.5A调整至0.8A,零序方向保护的整定值由12.5mA调整至10mA,1/2段母线零序过电压保护的整定值由30V调整至10V,其他母线零序过电压保护的整定值由30V调整至15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