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自适应阻抗匹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电力线载波通道阻抗不匹配的原因和危害,指出了实现阻抗匹配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自适应阻抗匹配的方案。本方案利用实时检测载波通信设备的发送电平与额定发送电平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阻抗匹配,并通过单片微处理器实现遗传算法优化策略,调整变容二极管,使得改进的L型匹配网络对载波通信设备的阻抗匹配。对系统可行性及参数调整进行了分析,并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编制出了相应的电容调整优化策略程序并在AduC812单片机上运行,在SF960高频保护收发信机上进行实验,证实了此方案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该系统给出了新的阻抗测量算法,并通过选择补偿电感值和变压器变比的方式使电力线阻抗维持在恒定的值上.实验表明,阻抗测量算法准确性很高,匹配方法可行,从而解决了因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电力线阻抗实时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说明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面临的技术现状,提出了解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技术的几种自适应方法。  相似文献   

4.
10 kV电力线载波通信结合滤波器的改进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0kV配电网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网中通信信道的复杂程度的不同出发,分析了10kV配电网载波通信频带内线路的输入阻抗特点,并通过在实际线路中的测试进行了验证。根据10kV配电网中的线路阻抗特点,分析了现有结合滤波器工作性能变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适应于10kV配电网的结合滤波器的改进方案,并根据线路阴抗实测值,在给定的频带内,设计出了元件参数。计算表明,改进后的结合滤波器匹配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舰船电力载波通信的阻抗匹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舰船电网是具有各类负载和变电装置的移动式独立电网。首先提出在舰船照明电网中应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具有信道谐波干扰少、负载简单、脉冲噪声可评估,分布广的优势。而后在考虑趋肤效应的影响下分析计算出包括交流电阻、交流电感和相间电容在内的照明电缆参数,根据传输线理论得出舰船照明电网电力线信道特性阻抗、输入阻抗与频率的关系,实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器耦合电路与舰船照明电缆线的两种匹配:一是发射端的共轭匹配,使发射功率最大;二是负载端的阻抗匹配,使接收功率最大。同时给出了适用于舰船电网的电力载波耦合电器的阻抗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方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当前我国低压配电网的通信现状,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力线扩频载波技术的通信网络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电力线扩频载波技术以及线性扫频(chirp)信号。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网支持所有配电自动化功能以及用户服务,其设计原则为:规范通信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采用有效的地址分配。同时,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网还具有抗干扰性强、扩充性好以及与上一级通信网互联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肖元强  曹敏  李川  李波  陈富云  熊新 《中国电力》2014,47(1):133-137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阻抗匹配电路通常为一个固定的无源电路。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并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调节π型无源网络中的电容值来匹配负载阻抗的变化。对负载阻抗为容性、阻性和感性时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仿真,选择载波频率点为150 kHz、260 kHz和480 kHz。结果表明,目标函数均在迭代20次后逐渐取得最优值,证明基于π型无源网络的粒子群算法能够较好的自适应匹配负载阻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一项具有广泛用途的技术,它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打破了传统的公式化电路设计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简化,设计结果具有最优特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CAD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道加工及结合设备电路计算中的应用。文中就CAD技术概况、最优化原理,阻波器等电路的优化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上述类似问题中采用CAD技术可得到最理想的设计结果。此外,对于一些人工计算特别复杂甚至不可能计算的问题,运用CAD技术同样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小宁 《广西电力技术》2001,24(4):59-60,65
透过我区电力通信网现状,系统地论述了传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的发展过程和应用情况,介绍了未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种中压电力线通信阻抗匹配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复杂,其中阻抗失配会对通信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了电容型相地耦合装置中耦合电容器和耦合变量器非理想参数引起的插入损耗。建立了匹配电路的模型,采用转移功率增益描述阻抗匹配的效果。以经典无源带通滤波器的结构为基础,保留耦合装置中非理想元件,基于非线性优化算法调整匹配网络的元件值,使得在50~500 kHz范围转移功率增益的平均值达到最大。相关算例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整个频带的转移功率增益,达到了较好的匹配效果。所设计匹配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电力线通信方案在抗窄带噪声能力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实现的抗窄带噪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信道特性的分析,将有效子载波动态地划分成若干子带,形成独立的子带系统,将数据在子带间进行重复,并在子带间独立编码校验,从而增强了系统抗窄带噪声性能,降低了系统误码率,且编码方案简单有效,不需要接收端反馈和MAC层参与。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在抗窄带噪声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多带时频扩展OFDM电力线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力线信道特性和噪声特性以及现有技术在鲁棒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线环境的多带时频扩展OFDM(Multi-Band Time-Frequency Spreading OFDM,MB-TFS-OFDM)系统。该系统利用时频二维扩频技术来抵抗电力线信道的时变性和脉冲噪声,引入多带技术来克制脉冲噪声和窄带噪声,采用OFDM技术以抵抗符号间干扰、满足对速率的需求。与OFDM系统相比,MB-TFS-OFDM以牺牲G(扩频因子)倍的速率,获得10log(G) dB的增益;通过频带自适应选择和多  相似文献   

13.
用于电力线通信系统的OFDM定时同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电力线通信在恶劣的电力线信道下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定时同步算法。该算法在本地相关法的基础上,对Schmidl算法和Park算法的定时函数的计算过程进行改进,实现信号的定时同步。基于MATLAB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与Park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电力线信道下,都能获得更加精确的定时同步结果,并且所提算法的计算量更小。并在实验室220 V交流电力线的环境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复杂环境,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给出了动态模型和噪声的仿真算法,以及具体应用的示例.通过改变传输线、负载模拟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可以观察载波通信信号在不同信道阻抗特性、衰减特性和噪声特性下的工作情况,了解不同调制方式所引起的底层信号波形畸变和上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而为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专用芯片IT800D设计通信模块.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采用ARM(S3c2410X)和DSP(TMS320C6713)双核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IT800D通信模块主要包含外围接口电路、ROM、RAM、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模拟前端、滤波器和耦合器.给出了通信模块的结构图;论述了该模块的通信过程.为测试通信模块的性能设计了ARM和PC机的通信测试平台,给出了主程序、IT800D初始化程序和通信处理程序的流程图.通过对不同距离、不同速率的通信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通信模块速率在1~3 Kbit/s的范围内.能满足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家庭自动化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线通信技术标准规范的日益完善及其芯片研发的不断深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家庭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正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一种以SC1128扩频芯片为基础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家庭自动化控制中有可靠性高、易组网、易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edance matching and th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problems, and presents a predictor–corrector framework for fast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limit for the load increase pattern with a common scaling factor. First, a network equivalent technique is presented and a “decoupled” equivalent network is obtained for every load bus. Second, a special form of impedance matching condition is derived for th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problem with an unlimited load variation pattern. Though this is an unrealistic case in power systems, it might have a profound physical mechanism and lead to an interesting explana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presented equivalent technique. Thir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edance matching and th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problem for the load increase pattern with a common scaling factor. Finally, a predictor–corrector framework is introduced for fast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limit for the load increase pattern with a common scaling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