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脉冲电流退火的钴基非晶带环巨磁阻抗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近零磁致伸缩系数的钴基非晶薄带卷成环形后,在16kA/m横向磁场作用下,用密度为25A/mm2的脉冲电流退火30s,并由环形薄带轴线上的直流电流提供环形磁场,可以获得显著的巨磁阻抗效应.分析了巨磁阻抗效应与激励电流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频下阻抗变化率随频率升高而增大,达到特征频率后随频率升高而减小,增大激励电流幅值有利于提高磁阻抗效应.样品在频率为5MHz、峰-峰值5mA交流电流激励下阻抗变化率达55.1%.  相似文献   

2.
以去掉玻璃包覆层的Co<,68>Fe<,4.5>Si<,13.5>B<,14>非晶微丝为研究对象,观察电流退火对微丝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当退火电流为30mA,较长的退火时间有利于材料性能的改善,退火时间延长,非晶芯丝的最大磁阻抗比和磁场灵敏度都会增高.当退火时间为90s,磁场强度H=79.6A/m、频率f=3MHz时,...  相似文献   

3.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Fe88Zr7B5)0.97Cu0.03软磁合金薄膜,研究了不同磁场退火方式对薄膜磁导率和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姑果表明,纵向和横向磁场退火都能有效地提高薄膜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在13MHz频率下纵向最大GMI比分别为18.6%和17%;纵向磁场退火后薄膜样品的横向磁各向异性消失,横向磁场退火则能有效增强横向磁各向异性,提高巨磁阻抗效应的磁场响应灵敏度;磁场诱导的磁导率变化是巨磁阻抗效应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Fe36Co36Nb4Si4.8B19.2非晶合金管,切成薄环后,用系列温度对其进行退火处理.然后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样品的相组成,用HP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样品的磁阻抗.分析了退火温度对FeCo基磁环环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发现退火可以显著改善FeCo基磁环样品的环向巨磁阻抗效应,54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非晶FeSiB/Cu/FeSiB夹心薄膜在100kHz~40MHz范围内的巨磁阻抗效应.当磁场和交流电流沿薄膜的纵向时,磁阻抗比随磁场的增大而增强,在磁场约1600A/m下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磁场的增大而下降到负值.在频率3MHz、磁场1600A/m时磁阻抗比达到最大值17.2%.磁阻抗比的最大值及负的磁阻抗比与夹心薄膜中磁各向异性轴的取向有关.另外,当磁场施加在薄膜的横向时,薄膜表现出负的磁阻抗效应,在频率3MHz、磁场5600A/m 时,磁阻抗比达-13.4%.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线圈匝数、薄带长度以及退火对Fe72Co8Si15B5非晶薄带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阻抗随着频率的升高、线圈匝数的增多而增大,随着磁场强度和薄带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阻抗变化幅度随着频率的升高、磁场强度的增大和线圈匝数的增多而增大,随着薄带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退火可以提高非晶薄带的磁阻抗效应.  相似文献   

7.
根据开关磁阻电动机气隙磁导的变化情况,把SRM的一相绕组通电后的电磁关系,等效成一台假想的极对数Z2/2,但运行于某种不对称的工作条件的三相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建立了与SRM相等效的同步电动机模型,使用派克方程来分析SRM的工作机理成为可能,并用坐标变换、Z变换和拉氏变换法来求取SRM的定子相绕组电流及电磁转矩。,  相似文献   

8.
短线路距离保护动作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网”改造的进行,110、220kV短线路甚至超短线路将越来越多,这些短线路尤其是超短线路故障时,线路距离保护的快速正确动作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当短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线路本身阻抗较小过渡电阻的存在必将引起测量阻抗的较大变化,从而影响距离保护的正确动作。通常,故障点总存在过渡电阻Rgd,这时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Zcl存在附加分量,即:Zcl=Zd+ΔZcl式中 Zd——故障点到保护安装点的线路阻抗;ΔZcl——与Rgd有关的附加测量电阻。在单相电源线路上ΔZcl=R…  相似文献   

9.
贺以燕 《变压器》1995,32(6):2-3,20
虎石台强电流试验站(2)贺以燕(沈阳变压器研究所)二、试验能力1.电力变压器220kV系统Zs=5.37Ω/相,IT单相阻抗13.33Ω。归算到220kV侧,则试验系统阻抗及短路容量只为:ll0kV级:一台IT线对线24.1Ω,短路容量△Ps=200...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采用非线性电抗器的ZCS-QRC电路。因其具有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小而有利滤波,负载电流对电压变换比影响很小,所需的直流偏磁比小等优点,预计较适用于大功率场合。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影响核电工程比投资的规模效应、学习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国产化效应与财务效应,讨论了核电中长期发展中公众关注的若干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光学电量多功能传感系统及信号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采用法拉第磁光元件和普克尔斯电光元件相组合的光电量多功能传感系统, 论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和传感原理。根据传感信号的特点, 给出一种采用基于普克尔斯效应的偏振态控制器的信号检测方法, 详细分析了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传感系统及传感信号的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光晶体的泡克尔斯效应和磁光玻璃的法拉第效应,提出一种新颖的光学电功率传感系统。该系统主要将电光晶体与磁光玻璃患联使用,可以直接获取电功率传感信号。研究了传感系统的传感原理,并分别对纯电阻性和感性负载进行交流电功率传感实验,其非线性误羝分别低于1.3%和1.4%。  相似文献   

14.
巨磁阻抗软磁薄膜因为在制备上与集成电路工艺具有兼容性而在传感器等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单层膜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横向各向异性,驱动电流和外加磁场方向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并且从理论上讨论了GMI效应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温度、电解液含量、硫酸浓度等因素对阀控式铅酸 (VRLA)蓄电池内部氧再化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氧在严重贫液的VRLA蓄电池负极板再化合速度增加 ;随着负极板电解液含量减少 ,氧再化合速度迅速加快 ;随着硫酸浓度的减小 ,氧在负极板再化合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光电互感器是利用光电子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电压、电流测量的新型测量装置.光电互感器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将逐步取代传统电磁感应型互感器.介绍了光电电流互感器和光电电压互感器的类型及原理,并将它们与传统电磁感应式互感器进行比较,同时提出一些关于光电互感器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三相PWM整流器的死区效应分析及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伟  邹云屏  耿攀 《高电压技术》2009,35(5):1156-1163
在三相PWM整流器的功率管驱动信号中加入死区时间可防止电压直通,但这会对变换器的电压电流波形产生影响,称之为死区效应。为此,详细描述了死区时间内变换器的工作过程,提出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死区电压效应和电流效应,并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结合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引入了死区效应空间矢量的概念,统一并从本质上解释了死区的两种效应。为了克服死区效应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两种补偿措施,并详细介绍了利用DSP的数字实现方法,这两种措施均不需要改变硬件电路,也不会增加控制器的复杂度和负担。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补偿措施的有效性,还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林海斌  洪淑娜  梁曼  周合兵  李伟善 《电源技术》2011,35(10):1227-1230
采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以及组装实体电池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硝酸铋[Bi (NO3)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由两者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对锌在3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添加剂均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与单一添加剂相比,复合添加剂的缓蚀效率更高,这归因于复合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在电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毅  曲丽伟  寇宝泉 《微电机》2007,40(11):46-50
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简称GM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将超磁致伸缩材料在电机中的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简要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以及在电机中的应用举例,还对研制一种新型电机-压电陶瓷-磁致伸缩电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human health. Compared to the research on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F) and radio frequency (R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very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with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 from 300 Hz to 10 MHz.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with around 20 kHz from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In contrast to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ELF and R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ew studies on biological effects of IF elecromagnetic field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rom a short review based on published articles, it is seen that the available research data is inadequate for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I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future, it will be very important to conduct biological effects studie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from exposure to I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2007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