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传统的H_PWM-L_ON调制方式对BLDCM的非导通相引起续流电流的原因,以及由此续流电流导致非换相期间(传导区)的电磁转矩脉动的现象.通过原理分析及数学推导,提出在三相逆变桥入端加上前级直流变换器,利用单一直流母线电流的反馈闭环来控制电机的新策略.该方法在理论上彻底地消除了BLDCM在传导区内的转矩脉动,并且利用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说明比较适合用高精度要求下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换相转矩脉动产生的本质,在BLDCM及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不同PWM控制方式的换相转矩脉动统一式.在只有单级逆变器的调速方式下,基于直流母线电流控制,提出了一种全速度范围内抑制电动机换相转矩脉动的PWM控制方法,保证换相期间开通相和关断相电流上升率和下降率相等.该方法算法简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无刷直流电机(BLDCM)在换相过程中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在三相逆变桥前端加上前级SEPIC变换器和开关选择电路,通过对单一逆变器输入电压进行控制来抑制转矩脉动的方法。该方法使得瞬间换相区间电流上升相与电流下降相的电流斜率平衡,从而有效减小换相期间的转矩脉动。在实验中使用基于TMS320LF2407A芯片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灵敏性的DSP控制系统,通过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H桥变换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换相转矩脉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H桥变换器的BLDCM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通过双H桥变换器电路产生补偿或抵消电流,减小非换相相电流的波动,从而达到抑制BLDCM转矩脉动的目的。在MATLAB/Simulink下构建了BLDCM转矩脉动仿真模型并进行对比仿真,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非换相相电流波动在高、低速下分别降低了约70%和40%,平衡后的转矩波动降低了约80%。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BLDCM在高稳定度和高精度要求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M)稳态换相转矩脉动与转速的关系,确定换相时间与电枢电流及反电势之间的关系.分析脉宽调制(PWM)方式对三相六状态二二导通BLDCM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在PWM-ON-PWM(前30°和后30°进行PWM控制,中间60°保持恒通)方式下的转矩脉动补偿控制.该控制不但能够完全消除非换相期间由于关断相出现电流而引起的电磁转矩脉动,还能够完全补偿由于换相而引起的转矩脉动,实现电机在低速和高速时的无转矩脉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有效平滑无刷直流电机转矩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简称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PWM调制方式对BLDCM非导通相引起续流电流的原因,以及该续流电流导致非换相期间的电磁转矩脉动的现象.通过原理分析及数学推导,提出在三相逆变桥输入端加上前级直流变换器,以控制电机的新策略.该方法在理论上消除了BLDCM在非换相区内的转矩脉动,并且利用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换相时无刷直流电机脉宽调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于转子永磁磁场为梯形波分布的三相BLDCM,首先分析了采用两两通电方式时电机电流及换相转矩波动的变化特点,然后从理论上给出了低速时基于H_pwm-L_on方式的一种改进的换相转矩脉动补偿方法;重点结合高速多极BLDCM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电压滞环PWM方法,以此来尽可能保持换相期间关断相与接入相的电流平衡,维持电机电磁功率的恒定,从而减小换相过程对转矩脉动和系统转速跟踪性能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H_pwm-L_on方式的补偿方法,其补偿作用有限,且续流时间难以准确计算,工程实现较为困难;采用这种改进的电压滞环PWM方法,电机电流和电磁功率在换相期间的波动小,在工程实用和有效抑制换相转矩波动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比较适合高速多极BLDCM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无刷直流电动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典型PWM调制控制方式的分析,对新型的PWM开关模式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它能消除非换相区的非导通相绕组的二极管续流,进而大大降低非换相区转矩脉动.在该电机系统的换相区转矩脉动抑制方面,通过对换相区开与关不同相的上升与下降电流的分析,并基于功率变换器直流侧供电电压与电机反电动势的固定关系能消除换相区转矩脉动的机理,提出了在功率变换器主电路的直流侧增加ZETA变换器,当进入换相区时由可控的ZETA变换器向功率变换器供电,供电电压保持4倍于电机反电动势.通过实验证实了系统的非换相区和换相区转矩脉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动舵机四象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M)相电流和转矩的关系,得到了控制相电流就可以控制转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刷直流电动舵机四象限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的转子位置计算反馈电流,并将反馈电流与给定电流滞环比较得到正/反转信号,通过该信号调节相电流以达到控制转矩的目的。本文还分析了BLDCM的换相转矩脉动,得到电机低速运行时,令2α=αt就可以保持非换相电流不变、消除换相转矩脉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四象限控制方法通过对相电流的控制能够减小电机低速换相转矩脉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四象限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控制相电流,减小电机低速运行时非换相电流的脉动,同时也能够满足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无刷直流电动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换相转矩脉动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首先分析换相转矩脉动产生的原理;然后采用电流预测控制同PWM_ON导通方式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换相期间对开通相和关断相同时进行PWM调制,控制开通相的电流上升斜率和关断相的电流下降斜率相等,保证非换相的相电流保持恒定,从而减小换相转矩脉动;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在全速度范围内明显减小换相转矩脉动,验证了所采取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比较了网络约化模型下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的3种线性近似方法的综合效能,分别为:基于稳定域二次近似的动态安全域线性近似(Q线性近似)、基于稳定域线性近似的动态安全域线性近似(L线性近似)和基于稳定域边界法向量恒定假设的动态安全域近似(L0线性近似)。其共同之处为在事先搜索而得的处于动态安全域边界的临界点处应用相应的近似刻画方法。文中以最小二乘拟合搜索得到的临界点所获得的线性近似为基准,分析比较了上述3种线性近似对安全域边界刻画的准确程度;特别是对于低雏的动态安全域,以搜索获得的真实动态安全域为基准,采用图示方法直接比较不同线性近似的近似程度。仿真分析表明:在具有事先搜索的临界点时,3种线性近似方法均能准确地近似动态安全域的局部边界;同时,L0线性近似和L线性近似计算量小,更适用于大型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约化模型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近似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故障后主导不稳定平衡点所决定的稳定域边界的显式方程及其二次近似,并结合灵敏度分析法,给出了基于网络约化模型的电力系统在给定故障下动态安全域的显式形式及其线性近似(称为“Q线性近似”)和拟二次近似。进一步,与基于稳定域边界线性近似的动态安全域线性近似(称为“L线性近似”)进行了比较分析,所得仿真结果表明:L线性近似精确度较低;拟二次近似局部精确度较高,但依赖于初始参数的选择;Q线性近似不仅精确度高,而且对初始参数选择的变化不敏感,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In electricity markets, transfer capability is a parameter showing the potential of a considered source–sink pair to transfer power. This paper enhances transfer capability monitoring by proposing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is parameter with respect to a region referred to as the ‘transfer capability region’ (TCR). The boundary of a TCR is trac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predictor–corrector process on a plane of real and reactive powers. The TCR shows a set of feasible loading points at the sink area. Moreover, the shape of TCR always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parameters. This paper also defines the outermost boundary of the TCR when the considered parameters are set to be free. We apply the proposed method to test systems, and then compare to the maximum loading points obta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 © 2012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4.
应用隐函数求导法,提出了基于阻尼比的小干扰安全域(D-SSSR)边界多项式近似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小干扰安全域(SSSR)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坐标旋转建立D-SSSR边界的计算模型;进一步基于隐函数求导法,将D-SSSR边界多项式近似的系数求解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与传统的描点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求取D-SSSR边界的解析表达式且运算量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方法的可信域计算方法,以确定D-SSSR边界多项式近似的有效范围。最后,通过IEEE-118节点系统上的仿真计算,验证了D-SSSR边界的多项式近似算法和可信域求解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理论与关中城市群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增录 《陕西电力》2007,35(2):11-16
分析了城市群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及国内外发展简况,探讨了陕西关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目标和思路,进一步提出了关中城市群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城市群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及国内外发展简况,探讨了陕西关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目标和思路,进一步提出了关中城市群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彭宇新  付勋 《江西电力》2007,31(1):22-25
通过对贵溪电厂5号机励磁系统进行频域、时域仿真分析和参数计算,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确立了励磁系统PID各环节的参数,完成厂家提供的励磁系统原始模型向PSASP程序固定模型的转换,为系统稳定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安全域的电力系统有功及无功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种同时计及电力系统有功及无功的新型优化潮流模型与算法。在构建优化潮流(OPF)的数学模型时借助了3种电力系统安全域的概念与方法,它们分别是:满足系统潮流约束(母线电压约束、支路热稳定极限以及发电机出力限制)的“静态安全域”、“静态电压稳定域”以及针对既定的网络结构和既定的网络结构变化过程的保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动态安全域”。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与支路角之间、无功功率与节点电压幅值之间的仿射关系,建立了通过二次规划来求解优化潮流(OPF)的算法。文中最后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中演示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中国西部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将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的作用、已经进行的前期工作,以及开发西部水电的基本思路和近、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Visual‐based’ image retrieval based on the visual similarities over the entire image is one of the powerful and useful ways when targeting large volume content with inadequate annotation. Generally, conventional methods divide a query image and target images in the database into grid‐shaped blocks and calculate the similarity based on image features by comparing each corresponding block straightforwardly. However, the method sometimes fails in terms of object‐conscious retrieval when their backgrounds are almost the same but the only the object is different or the object's size and/or position is differ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eaturing the reallocation of some blocks to the object region (OB‐blocks) and a new similarity score by placing a weight on the OB‐block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visual saliency map. Our proposed method could realize ‘visual‐based and object‐conscious’ image retrieval. We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through comparison experiments. © 2016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