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home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e-home的概念、功能、网络结构出发,论述建设e-home的意义、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e home系统的特点、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在e-home领域作了估计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4月16日,IBM与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数字家园(e-home)”应用解决方案。清华同方将采用IBM WebSphere Everyplace Server(服务器端)和IBM WebSphere嵌入式软件(客户端),同时还将利用IBM WebSphere Evcryplace嵌入式软件开发手持、家庭网关等信息设备。详解“e-home”清华同方董事长荣泳霖先生强调:同方“e-home”战略并不是家庭电器化的升级,也不是很多IT厂商和家电厂商提出的“数字家庭”概念。“e-home”是将保  相似文献   

3.
展望未来中国家庭交互式的普及运算环境,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与IBM公司今天签署了一项协议,凭借清华同方在家庭和建筑自动化领域中十余年的经验积累,以及IBM公司的端到端普及运算解决方案,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数字家园(e-home)”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记者贾莉报道 7月25日,由清华同方和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北京市首家将个人成果以无形资产形式折价入股参与分配的软件企业——清华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并围绕城市信息化、园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四个方向提出了 e-home、e-business、e-Education,即数字家园、电子商务,网络教育三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昔日,Internet大潮在全球的风起云涌,使得因特网 PC飞入千家万户;而今,com 泡沫的纷纷破灭,是否会累及曾经红红火火的家用PC市场,从此一蹶不振?庆幸的是,聪明的厂家已经找到了新的卖点,PC的应用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字家庭离寻常百姓不再遥远。《微电脑世界》试图为您提供一个较为完美的e-home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1999年8月31日,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行政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今天在英特尔开发商论坛上指出,在不久的未来,所有的家庭将成为电子家庭(e-home),所有的商务都将成为电子商务。他鼓励与会的工程师和开发人员“加快步伐”,为互联网经济建立坚实的基础设施。他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日益兴起的互联网经济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并指出发展互联网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同时,贝瑞特演示了基于Merced处理器的最新计算平台,并透露英特尔已经开始向客户付运工程用、开发用的Merced处理器。 贝瑞特说:”一年多来,英特尔一直在向人们展示全球  相似文献   

7.
杨洁  杨晓苏 《网友世界》2014,(13):161-161
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犯罪问题被提上日程,关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随着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多元化形成,也导致青少年犯罪预防走向误区,其中对家庭功能的忽视是最为主要的方面之一。作为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这一重要防线在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有着突出优势。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的日益复杂,家庭功能的缺失直接导致青少年犯罪率急速攀升,家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也成为了新形势下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核心方面。本文从家庭功能缺失表现出发,分析了家庭功能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影响和谐家庭德育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长自身素质、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德育传统,但是,家庭德育效果并不是与各种家庭因素一一对应的,而是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在近些年广泛普及,也带动了互联网进入各个家庭。家庭宽带是互联网接入家庭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讨论了ADSL宽带的安装与维护,解决各种家庭宽带接入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玉锋 《网友世界》2013,(18):127-127
影响和谐家庭德膏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长自身素质、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德育传统,但是,家庭德育效果并不是与各种家庭因素一一对应的,而是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赵辉 《福建电脑》2012,28(7):81-82,88
本文主要探讨家庭无线网络安全性问题,介绍了用户可以采用的提高家庭无线网络安全的常用措施,如:修改登入口令,修改无线路由器的默认SSID,禁止SSID广播,MAC地址过滤及使用WPA/WPA2加密等,也介绍了入侵者攻击目标无线网络的相应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现有的信息家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平台进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家电发展中标准不统一,各种信息设备和终端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互通、应用上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都比较差,系统的安全性考虑不够。基于IAIDL和智能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集信息家电功能定义、远程管理和智能维护于一体的信息家电体系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各种信息家电之间互操作性和即插即用问题,使信息家电朝着标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最后列出信息家电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有的信息家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平台进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家电发展中标准不统一,各种信息设备和终端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互通、应用上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都比较差,系统的安全性考虑不够。基于IAIDL和智能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集信息家电功能定义、远程管理和智能维护于一体的信息家电体系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各种信息家电之间互操作性和即插即用问题,使信息家电朝着标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最后列出信息家电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智慧家庭市场的高速发展,家庭业务如何创新逐渐成为产业链诸多厂商思考的问题。该文结合产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从网络、内容、平台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智慧家庭的业务创新方向,并结合具体的业务创新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智慧家庭市场的高速发展,家庭业务如何创新逐渐成为产业链诸多厂商思考的问题。该文结合产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从网络、内容、平台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智慧家庭的业务创新方向,并结合具体的业务创新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住房条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七十年代是关心“有无”的问题。八十年代是关心“大小”的问题。九十年代是关心“环境”的问题。而二十一世纪则开始关注“智能化”的问题。因此。将高科技应用到家庭中。实现家庭智能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智能家庭是一种建立在自动化、信息化基础上的以安全为核心、舒适为设计原则、节能环保为导向。方便、高效、经济为目标的家庭服务系统。它将家庭中的通讯、家电和保安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管理。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方便、高效的居住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飞快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智能化的家庭社区物联网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智慧社区的伪概念横行,开发商眼中的智慧社区,更主要强调的是有哪些硬件基础设施,后续的物业服务能力以及智慧社区运营能力不强,居民对智慧社区的认知度不高。家庭社区物联网系统主要研究在现有的"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用户与家庭系统、社区系统之间的联系,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整合补充与完善,以解决现有的系统在社区与家庭的互联、家庭与用户的互联、用户与社区的互联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功能是改善社区与家庭、家庭与用户、用户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模式,通过智能手环、手机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物业管理系统对社区服务与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使得用户与系统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8.
家庭网关是下一代互联网延伸到家庭网络的核心设备。IPv6协议克服IPv4协议的缺点和不足,更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IPv6在数字化家庭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家庭网关,并给出系统模块化设计、任务调度、事务控制的实现.对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廖铮 《自动化博览》1999,16(4):37-40,42
科幻小说里高度自动化的家庭设施看来正日益从幻想变成现实,至少在部分上是这样的。在当代国外家庭自动化这一技术领域,设计目标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针对各个独立的家用设备(主要是各类家用电器),而是充分考虑了所有家用设备的集成、统一管理及其控制。其结果是以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家庭控制系统一HCS(HomeControlSystem)逐渐进入了家庭。这一系统的具体实现与方兴末艾的计算机网络又结合起来,形成了家庭网络—Homenet概念。这样的家庭自动化可以称为“智能家居”(SmartHome)。以上概念表现于:·在本地(每个家庭…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家庭智能化产品,功能复杂,价格昂贵,远远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家庭智能化中。家庭监控系统就是WirelessUSB技术在家庭智能化中的应用,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1)家庭监控网络;2)监控中心;3)监控协议与监控软件。家庭监控系统用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最基本的家庭设备的监视与控制功能,从而实现一个价格低廉、功能实用、可扩展性强的家庭智能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