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本矩阵的鲁棒贪心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基于随机抽样检验思想的现有鲁棒算法在基本矩阵的求解问题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获得基本矩阵最优解的算法.利用各种鲁棒技术获得内点集,以点到极线的距离作为最优量度标准,采用贪心策略在内点集中寻找最优子集,并利用最优子集来计算基本矩阵.合成数据与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基本矩阵的求解精度、抗噪声能力、对极点的稳定性等方面优于现有的鲁棒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从视频图像获得鲁棒的基础矩阵,提出一种适用于视频帧的基础矩阵鲁棒估计算法。利用连续3帧为一组,分别在连续帧间两两匹配,确定最优和较优的2个子样本集,在较优子样本集中随机抽取采样,使用新的预检验方法,获得初始矩阵。并结合匹配点的分数和内点率作为权重因子,加权估算出待优化基础矩阵。由第一帧和第三帧对应于中间帧的两条极线交于同一点,构成约束关系,利用光束平差法对2个待优化基础矩阵同时进行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精度和鲁棒性上,相比传统方法均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单应矩阵的鲁棒性和精度直接决定了其应用效果;如何利用RANSAC算法估计出鲁棒、精确的单应矩阵;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传统RANSAC算法迭代次数多、运行时间长、单应矩阵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在SIFT特征匹配算法的基础上;从剔除样本集中不符合图像几何特性的部分外点、快速舍弃不合理单应矩阵和迭代精炼单应矩阵等方面对RANSAC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ANSAC算法的单应矩阵估计方法;提高了单应矩阵估计的精度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RANSAC算法存在的问题;能够快速、精确估计单应矩阵。另外;对于不同视角和大小的图像;该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射影空间的视觉基础矩阵鲁棒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永壮  刘伟军 《机器人》2005,27(6):545-549
针对传统视觉基础矩阵计算中存在的噪音和误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射影空间的基础矩阵计算方法.首先定义了三视几何中射影标准基下基础矩阵只含有5个参数的特殊形式,并利用三视射影重建中空间点反投影图像误差最小为准则,消除了图像中误匹配的影响,然后基于RANSAC(random sampling consensus)技术寻找出最优7个匹配点(噪音最小)来进行对极几何估算.大量仿真模拟试验和真实图像表明此方法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出基础矩阵.  相似文献   

5.
李静  杨宜民  张学习 《计算机工程》2012,38(19):214-217
为提高基本矩阵估计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随机抽样最大似然估计算法.根据对极距离选择质量较好的原始数据,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方法进行抽样,选择内点数最多的基本矩阵检验原始数据,剔除误差大的匹配点,结合约束条件对匹配集进行检验,以提高匹配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估计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典的误差协方差阵间接估计方法对于过失误差存在非常敏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ampel三截尾估计的间接估计方法,在无过失误差和存在过失误差的情况下都能给出测量误差协方差矩阵可靠的估计,两个仿真实例表明了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钱江  田铮  句彦伟 《计算机应用》2007,27(3):659-662
在立体视觉与图像运动分析中,需要排除特征误配点的影响进而得到精确的基本矩阵估计。针对EIV(Error In Variables)模型中基于投影的M估计方法存在的核密度估计和正常点与异常点阈值确定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投影M估计算法:首先给出新的用于搜索极值点的自适应核密度估计函数,然后改进了正常点的确定方法。对模拟及真实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改进投影M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及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基于随机抽样检测思想的现有鲁棒算法在基本矩阵估计中存在的不足,结合LMedS和M估计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高精度的L-M基本矩阵估计算法。利用LMedS思想方法获得内点集,此时内点集通常情况下不包含误匹配,但仍存在位置误差,用Torr-M估计法计算基本矩阵,因为当匹配点只存在位置误差时,用M估计法得到的基本矩阵非常精确。大量的模拟实验和真实图像实验数据表明,在高斯噪声和误匹配存在的情况下,该算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基础矩阵的鲁棒性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为了提高基础矩阵的估计精度,首先指出了现有的鲁棒性算法——RANSAC和MLESAC理论上的缺陷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然后通过详细分析局外点复杂的成因,同时运用混合高斯分布代替均匀分布分别对不同成因的局外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建模,并提出了一种鲁棒性更强的算法——GMSAC。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MLESAC算法,GMSAC算法提供了更高的模型似然度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由于参数服务器端只收集客户端模型而不接触客户端本地数据,从而更好地保护数据隐私.然而其基础聚合算法FedAvg容易受到拜占庭客户端攻击.针对此问题,很多研究提出了不同聚合算法,但这些聚合算法存在防守能力不足、模型假设不贴合实际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拜占庭鲁棒聚合算法.与现有聚合算法不同,该算法侧重于检测Softmax层的概率分布.具体地,参数服务器在收集客户端模型之后,通过构造的矩阵去映射模型的更新部分来获取此模型的Softmax层概率分布,排除分布异常的客户端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降低FedAvg精度的前提下,在阻碍收敛攻击中,将拜占庭容忍率从40%提高到45%,在后门攻击中实现对边缘后门攻击的防守.此外,根据目前最先进的自适应攻击框架,设计出专门针对该聚合算法的自适应攻击,并进行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聚合算法可以防御至少30%的拜占庭客户端.  相似文献   

11.
李聪  赵红蕊  傅罡 《计算机应用》2014,34(10):2930-2933
考虑到只依赖对极几何关系的匹配点余差并不能完全区分匹配点的正确与否,从而影响内点集选取的情况,提出基于三视图约束的基础矩阵估计算法。首先,使用传统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计算三视图的任意两对相邻图像间的基础矩阵,确定三视图中共有的匹配点对,并计算估计基础矩阵时非共用图像上的匹配点在共用图像上的极线;然后,计算两条极线的交点与共用图像上对应匹配点间的距离,以距离值的大小作为内点判断的依据,得到新的内点集。在新内点集的基础上,采用M估计算法重新计算基础矩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降低噪声和错误匹配对基础矩阵精确计算的影响,精度优于传统鲁棒性算法,使点到极线的距离限制在0.3个像素左右,而且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到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和摄影测量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周波  杨剑  王东平 《计算机应用》2011,31(4):1053-1056
针对传统的平面图像标定点匹配算法计算量大、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的快速高精度的平面图像标定点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双圆锥曲线模型,借助于椭圆边缘点附近的梯度信息求取椭圆的切线,由切线集合拟合出椭圆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计算出椭圆圆心,即图像上的标志点;然后用RANSAC随机采样算法对标定板上的点和图像上的点进行匹配。实验验证该方法实现起来简单并且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田克纯  魏丽  丁萌 《计算机应用》2012,32(2):374-380
为提高基于线性拟合的频率估计算法的抗噪性,根据调制信号的时域特征,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将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用于载波频率估计。利用RANSAC算法进行直线拟合,来完成调制信号载波频率估计中的参数拟合。以具有单一载波的数字调制方式振幅键控(ASK)和移相键控(PSK)得到的调制信号为研究对象,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载波频率估计方法的误差率明显降低,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匹配测度加权求解基础矩阵的三维重建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视图三维重建中引入了同名特征点的匹配测度,为提高基础矩阵F的精度提供了数据处理指导,将特征点匹配和F解算及三维重建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分析特征点提取、匹配方法的基础上定义了同名点匹配测度函数。用测度函数作为匹配点的权值对归一化8点求解F的算法进行加权,并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鲁棒算法解决匹配野值问题。根据已知的像机内参数,从基础矩阵中分解相对运动,并用模型的内点进行运动优化,最后三角交会得到三维重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达到了线性求解F矩阵和三维重建的鲁棒性高精度实现。  相似文献   

15.
席志红  王洪旭  韩双全 《计算机应用》2020,40(11):3289-3294
针对ORB-SLAM2系统中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在误匹配剔除时因其算法本身的随机性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和在ORB-SLAM2系统里未能构建稠密点云地图的问题,采用渐进一致采样(PROSAC)算法来改进ORB-SLAM2系统中的误匹配剔除,并在系统中添加稠密点云地图和八叉树地图构建线程。首先,与RANSAC算法相比,PROSAC算法依据评价函数对特征点进行预排序,并选取评价质量较高的特征点求解单应性矩阵,根据单应性矩阵的解与匹配误差阈值进行误匹配剔除;然后,根据ORB-SLAM2系统进行相机的位姿估计与重定位;最后,根据所选关键帧进行稠密点云地图与八叉树地图的构建。根据TUM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PROSAC算法在进行相同图像的误匹配剔除时所用时间是RANSAC算法的50%左右,并且所提系统的绝对轨迹误差与相对位姿误差与ORB-SLAM2系统基本一致,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另外,与稀疏点云地图相比,提出的新构建地图可以直接用于机器人的导航与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在进行机器人运动估计时使用传统运动估计算法计算时间较长而导致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分类策略的移动机器人运动估计方法。根据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提供的特征点三维坐标计算出特征点与机器人的距离,从而将特征点分为远点与近点。远点对于机器人的旋转运动是敏感的,因此可用于计算移动机器人的旋转矩阵;近点对于机器人的平移运动是敏感的,因此可用于计算机器人的平移矩阵。仿真实验中,当远点与近点数为原特征点数目的30%时,基于特征点分类策略的运动估计计算精度与传统RANSAC算法相当,并能减少60%的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特征点分类策略的运动估计方法能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计算时间,在特征点数目较多时也能很好地适应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刘进 《计算机应用》2013,33(9):2617-2622
基本的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无法根据点云模型的噪声自适应地设定分割参数,并有效判断点云数据是否被合理分割。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基于点云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采用RANSAC算法从点云数据中提取基本形状体素,使用直方图法分析点到相应形状体素表面的投影距离。对分割不合理的区域,按照该点云面片的高斯噪声设置新的分割参数,再次进行形状提取。经过一定轮数的迭代,该方法可以合理提取点云模型中的细小形状体素。然后通过校准形状体素的位置和方向、根据相邻形状体素之间的交线裁剪形状体素,实现CAD模型的重建。最后,以误差分布图和直方图分析了原始点云数据中点到CAD模型表面投影距离,有70.71%的点的投影距离不超过点云模型包围盒高度的1%。实验结果表明,以点云包围盒高度的1%为尺度向实验数据中加入噪声时,该方法仍能够通过自适应设置分割参数提取出合理的细小体素。  相似文献   

18.
勾承甫  陈斌  赵雪专  陈刚 《计算机应用》2016,36(9):2566-2569
为了解决在实际监控中因为目标遮挡、外观变化和时间过长导致跟踪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一致性采样(RANSAC)估计的目标跟踪算法。算法首先在搜索区域提取局部不变特征集,然后利用特征匹配传递性和非参数学习算法从特征集中分离出目标特征,最后对目标特征进行RANSAC估计跟踪目标位置。将算法在不同场景的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分别从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指标F1-Measure三个指标分析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提高了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克服了长时间目标跟踪产生的跟踪漂移。  相似文献   

19.
赵伟  田铮  杨丽娟  延伟东  温金环 《计算机应用》2015,35(11):3308-3311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描述子仅利用特征点的局部邻域灰度信息而对图像内具有相似灰度分布的特征点易产生误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典型相关分析(CCA)的SIFT误匹配剔除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IFT算法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匹配对; 然后根据典型相关成分的线性关系拟合直线,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剔除大部分误匹配点对; 对剩余的匹配点对,逐一分析其对典型相关成分的共线性的影响,剔除影响程度大的特征点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剔除误匹配的同时保留更多的正确匹配,提高了图像配准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