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现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等缺陷,在分析DDoS攻击对网络流量大小和IP地址相关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网络流相关性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对流量大小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定义Hurst指数方差变化率为测度,用以区分正常流量与引起流量显著变化的异常性流量。研究IP地址相关性,定义并计算IP地址相似度作为突发业务流和DDoS攻击的区分测度。实验结果表明,对网络流中流量大小和IP地址2个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能准确地区分出网络中存在的正常流量、突发业务流和DDoS攻击,达到提高DDoS攻击检测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实时有效地检测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问题,通过DDoS攻击的基本特征分析,从理论上严格区分了DDoS攻击流和正常突发流,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参数相关性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在早期检测出DDoS攻击流,而这时的DDoS攻击包特征并不明显,并且该算法能有效地区分DDoS攻击流和正常的突发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DDoS攻击检测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DDoS攻击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情况,对DDoS攻击检测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讨论了当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原理及其攻击特征,从提高检测响应时间和减少计算复杂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DDoS攻击的固有特性,从IP连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寻找能够描述系统正常行为的分布规律,建立基于统计分析的DDoS攻击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对DDoS攻击的检测,并对其他网络安全检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连接分析的DDoS攻击检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庆涛  邵志清  钱夕元 《计算机工程》2006,32(10):135-136,166
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m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是当前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通过对网络连接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DDoS攻击检测模型。该模型利用DDoS早期攻击阶段的固有特性,从网络连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探寻系统正常行为的分布规律并确定DDoS攻击检测阈值。最后,通过模拟攻击实验验证了检测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对早期DDoS攻击的检测,并对其他网络安全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DDoS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网络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传统的根据流量特征来检测拒绝服务攻击的方法,无法适用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检测。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CUSUM算法的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相似文献   

7.
柳祎  付枫  孙鑫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6):2205-2207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充,对于DDoS攻击的集中式检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等要求。针对大规模网络中的DDoS攻击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PCA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WPCAD)。该方法由传统的OD矩阵得出各节点的ODin矩阵,各分布式处理单元通过PCA分析到达该节点的多路OD流之间的相关性,利用DDoS攻击流引起流量之间相关性突变的特性来完成检测。该方法采用分布式处理的方式,降低了检测数据所消耗的带宽,并满足了检测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小波分析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及时检测DDoS攻击,在研究小波分析法检测DDoS攻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的自适应DDoS检测方法,设计采用该方法检测DDoS攻击的模型及算法,分析其增大正常网络流量与异常网络流量之间Hurst参数差值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弱了检测结果对门限值的依赖性,提高检测率,防止漏报、误报情况的发生,且由于网络数据维数的降低,该方法大幅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9.
DDoS攻击检测与防范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目前黑客经常采用而难以防范的攻击手段,近年来此类攻击的数量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影响。该文在分析分布式拒绝服务工作原理和攻击方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其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网络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易于实施并难以防范。该文描述了目前两类主流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基于协议特征和基于网络流量统计的攻击检测方法,并分析了两类检测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和归纳出一些优化思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DDoS攻击检测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DoS攻击的检测及防范是目前计算机安全研究领域中的难点和热点。文章在系统地分析比较国内外DDoS攻击检测及防范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DDoS攻击时引起网络数据流异常波动的特点,运用小波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建立了DDoS检测和防范模型,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软件产品。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和防范DDoS攻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来检测DDoS攻击,针对数据挖掘中FP-growth算法不产生候选集的优势,对进行处理及分组后的网络数据进行频繁特征提取,根据DDoS攻击会使网络的流量数据发生变化的特点,来检测是否发生攻击事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发生DDoS攻击后网络数据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对网络数据的特征提取,完全可以检测出DDoS攻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网络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对网络攻击的检测。针对DDoS的恶意攻击方式,本文在统计方法原理上提出了同步技术检测算法,并以DDoS为例,进行了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检测底层DDoS攻击的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应用层DDoS攻击越来越多。由于应用层协议的复杂性,应用层DDoS攻击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检测难度更大。通过研究正常用户访问的网络流量特征和应用层DDoS攻击的流量特征,采用固定时间窗口内的请求时间间隔以及页面作为特征。通过正常用户和僵尸程序访问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会话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检测出攻击,经过实验,表明本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小波变换为信号的多尺度瞬态分析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本文将小波分析在模极大值处理中的优势应用到煤层厚度探测的信号分析中,根据信号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和信号奇异性之间的关系,由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沿尺度变化趋势分析出信号的奇异点,得到反射渡的初始到达时刻,从而计算出煤层的厚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信号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波变换为信号的多尺度瞬态分析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本文将小波分析在模极大值处理中的优势应用到煤层厚度探测的信号分析中,根据信号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和信号奇异性之间的关系,由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沿尺度变化趋势分析出信号的奇异点,得到反射波的初始到达时刻,从而计算出煤层的厚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信号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的检测方法:基于流量的检测、基于源IP地址的检测和基于数据包属性的检测,并讨论了几种检测机制的优缺点.对于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着重分析了基于出口过滤的防御机制、基于数据包危险度的流量控制和IP回溯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分析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动态变化的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量的特点提出了在小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离散Kalman滤波进行预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动态数据预测的各个领域,如网络流量的预测、经济信息的预测以及其它非线性系统的预测。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数据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网络安全来说,单纯的防火墙技术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和弱点,包括无法解决安全后门问题,不能阻止网络内部攻击等问题。在众多的网络安全威胁中,DDoS攻击以其实施容易,破坏力度大,检测困难等特点而成为网络攻击检测与防御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针对网络流量相关性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层出不穷,文章在分析DDoS攻击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DDoS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该文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网络异常流量特征的检测模型。通过将多条链路或多个流的流量信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构建了网络异常流量监控的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数据采集、分析、异常判断和警告等功能,并综合了异常信息融合及警告信息关联性分析技术。通过实验证明,该套系统模型对短时间段内的突发流量能提供有效的检测和报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