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肌电信号手势识别算法的准确度;增强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的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肌电信号(EMG)对个体间的手势进行识别。首先;采用滑动平均能量的方法对原始的EMG信号进行数据分割;探测有效动作;其次;对于分割的数据段使用平均绝对值(MAV)来提取信号特征;最后;用DTW算法将8维的EMG信号融合并计算测试样本和模版的相似度;其中采用了DTW算法寻找规整路径的方法进行了模板制作;实现了个体间的手势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DTW算法对肌电信号进行手势识别;其动作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6.09%;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智能手机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提出一种基于行为生物特征的手势用户认证方案。实时采集手机内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经有效手势端点检测得到认证数据,在信号去噪环节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包分解与互信息熵的新方法,最终由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手势信号序列相似性度量,从而得出认证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当他人模仿手势错误接受率趋近0%时,本人认证手势错误拒绝率维持在7%左右,认证精度良好,同时算法时间复杂度低,可以实时有效对智能手机的持有者进行身份识别。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手势交互中手势信号的相似性及不稳定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随机投影(RP)的加速度手势识别方法.识别系统包含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训练阶段运用动态时间规整(DTW)和近邻传播(AP)算法对训练集中的每一个手势迹创建样本中心;测试阶段先通过计算未知手势迹与样本中心的距离找出候选姿势迹,然后用RP算法将候选手势迹和未知手势迹投影到低维子空间,把识别问题转换成l1-minimization问题来对未知的手势迹进行识别.在采集的2400个数据样本上进行了基于特定人和非特定人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分别取得了98.41%和96.67%的识别率,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加速度手势动作.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当前智能家居系统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为获得更简单的控制方式,并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受,研究了基于Kinect骨骼信息的手势识别技术,并将其融入至智能家居的人机交互系统中。在该系统中,用户可以自定义手势动作或语音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使用了一种基于加权动态时间规整的模板匹配手势识别算法。通过Kinect的深度摄像头获取手势深度图像和骨骼图像数据,并采用加权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识别。实验表明使用该算法实现手势识别是可行且有效的,且其最佳识别位置是在Kinect的正前方2~2.5m处,识别准确率达到96%左右。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手势识别算法实时性的需求以及识别算法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加速度、地磁信号于一体的6轴AMI602动作传感器的手势识别系统:在硬件方面,运用无线方式进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用DSP(TMS320F2812)强大的处理能力实现手势识别算法,增强了其系统识别的实时性;在算法方面,将提取的加速度特征值做动作姿态投影,得到新的加速度特征值,运用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进行模板匹配,提高了动作识别算法的性能.经过在DSP系统上实机验证,该方法在识别率和延时上都较以往方法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在动态手势识别领域,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在消除不同时空表示模式之间的时间差异方面具有优势,但作为一种模板匹配算法,受限于样本库的容量大小并且缺乏统计模型框架训练,其识别效果和稳定性较差,尤其在大数据量、复杂手势和组合手势的情况下。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DTW和混合判别特征检测器(CFDF)的手势识别算法。利用DTW只对手势信号在时域进行规整,通过CFDF将手势特征的概率分布转换成二值的分段线性函数,根据允许的偏差范围分别做归0或归1处理后,再进行二次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舍弃无辨识度特征有效地降低了维度和噪声,手势平均识别率可达91.2%,比单独采用DTW的识别算法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手势交互中手势信号的相似性和不稳定性,在研究了加速度传感器MMA8452Q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方案。该系统利用MMA8452Q传感器采集手部倾斜角度信号,通过IIC连接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单片机STC89C52RC,单片机STC89C52RC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输出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用来实现肢体动作控制家电。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精度高、运行稳定,实时性好、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了增强手势识别的多样性和简便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肌电信号(EMG)和加速度(ACC)信息融合的方法来识别动态手势。首先,利用MYO传感器采集EMG和ACC的手势动作信息;然后分别对ACC和EMG信号作特征降维和预处理;最后,为减少训练样本数,提出用协作稀疏表示分类器来识别基于ACC信号的姿态手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和K-最邻近分类器(KNN)来分类EMG信号的手形手势。其中在利用协作稀疏表示分类器识别ACC姿态信号时,通过对创建字典最佳样本个数以及特征降维的维数进行研究来降低手势识别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手形手势的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9.17%,对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4种姿态手势平均识别率达到 96.88%,而且计算速度快;对于总体的12个动态手势,其平均识别率达到96.11%。该方法对动态手势的识别率较高,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17.
手势自古以来在人类交流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基于视觉的动态手势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视觉、物联网感知等新兴技术和3D视觉传感器等新型设备让机器能够理解人类的手势,从而让人类能和机器更好地交流,因此对于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研究很有意义。介绍了动态手势识别中所用到的传感器技术,并比较了相关传感器的技术参数。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视觉的动态手势识别技术,陈述了动态手势识别的处理流程:手势检测与分割、手势追踪、手势分类。通过对比各流程所涉及的方法,可以发现深度学习具有较强的容错性、高度并行性、抗干扰性等一系列优点,在手势识别领域取得了远高于传统学习算法的成就。最后分析了动态手势识别目前遇到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ECG)信号因其具备易于监测、个体唯一性等特点在生物识别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给出一种快速鲁棒的、适用于微型化嵌入式平台的心电信号身份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稳定波形用于快速生成心电模板样本和测试样本;然后,基于优化动态时间弯曲(DTW)法进行差异度计算得到识别结果;其次,考虑心电信号为非稳态时变信号,为保证模板数据与人体体征状况的一致性,对心电模板库进行动态更新管理以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性与鲁棒性.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和自建心电数据库的分析结果表明:所述算法的识别成功率最高达到98.6%;在安卓移动端,动态阈值与优化DTW法一次运算平均时间分别约为59.5 ms和26.0 ms,实时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