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ur society is becoming “smarter” and more interconnected, as evidenced by technological trends such as smart farming, smart healthcare,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and smart city and nation. Security and privacy are two major key considerations in these smart applications, such as blockchain‐based security solutions for Industry 4.0‐based application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isting blockchain‐based solutions, particularly for Industry 4.0‐based applications. We present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various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We also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of the blockchain with the scope of interoperability and governance so that this giv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to researchers and professionals.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下的区块链访问控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锦山  李茹 《软件学报》2019,30(6):1632-1648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隐私保护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访问控制技术是保护隐私的重要方法之一.物联网访问控制模型多基于中央可信实体的概念构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中心化模型带来的安全隐患.从物联网自身环境特点出发,提出物联网终端节点设备轻量级、物联网海量终端节点和物联网动态性这 3个物联网下访问控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以这 3 个问题为核心,分析、总结了现有物联网中主流访问控制模型以及使用区块链后的访问控制模型分别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后总结出两类区块链访问控制模型以及将区块链用于物联网访问控制中的优势,并对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访问控制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物联网中设备资源受限、连接数量大、动态性强等特点,传统的集中式访问控制技术已不完全适用,如何在物联网环境中实现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授权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层级区块链的物联网分布式体系架构(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based on hierarchical blockchai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DAHB).在该架构中以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 ABAC)模型为基础,采用智能合约的方式实现对物联网设备基于属性的域内和跨域的灵活、动态、自动化的访问控制.同时,在属性度量中增加信任值与诚实度动态评估不同域间和设备间的信任关系,保证实体能够履行合约的信用能力和稳定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比现有方案更有效解决物联网访问控制中存在的轻量级、灵活性、细粒度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摆脱目前大多传统云存储几乎唯一依赖于第三方信任机构的现状,可以采用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实现对网络上闲散存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基于多方共识的信任等技术特征,为实现在去中心化模式下的存储资源可信共享方案提供了设计思路.针对目前传统云存储行业的中心化信任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家居已悄然兴起.智能家居的出现,为家庭带来更便利、节能、智能和舒适的生活,然而,智能家居的安全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在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智能家居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based smart agriculture.We begin by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surveys and describing emerg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agricultural IoT,such a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wireless technologies,open-source IoT platforms,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technologies,cloud/fog computing,and middleware platforms.We also provide a classification of IoT applications for smart agriculture into seven categories:including smart monitoring,smart water management,agrochemicals applications,disease management,smart harvesting,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d smart agricultural practices.Moreover,we provide a taxonomy and a side-by-side comparison of the state-ofthe-art methods towar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IoTs.Furthermore,we present real projects that use most of the aforementioned technologies,which demonstrate their great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of smart agriculture.Finally,we highlight open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discuss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agricultural IoTs.  相似文献   

7.
一卡通系统集社会保障、公交出行、银行业务、政务应用和商业应用等为一体,使居民实现了"一卡在手,出门无忧"。根据"智慧织里"项目具体应用需求,对一卡通体系的系统架构做了阐述,并对一卡通系统的网络拓扑架构、卡片和综合管理平台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卡通系统不但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和简洁,也使政府加强了人口管理,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烟草行业缺少物料管理数据留痕导致的物料无法追溯问题,在研究区块链中智能合约及IoT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管理系统。系统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包括IoT客户端网络、智能合约和安全模块。实现利用区块链技术防止数据信息被篡改,利用数据加密等特性存储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料从采购到出库...  相似文献   

9.
陈胜  方明哲  蒋步云  李春晓  左春  李玉成  梁赓 《软件学报》2023,34(10):4681-4704
区块链上运行的智能合约具有一经部署难以修改、调用执行需经过共识等特点, 现有的需要修改智能合约代码或打断其执行过程的调试方法难以直接应用到智能合约上. 由于智能合约的运行过程由区块链交易顺序执行过程组成, 实现对区块链交易执行过程的追溯是提升智能合约可调试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对区块链交易执行过程进行追溯主要目标是找出一条已经出块的区块链交易是如何得到当前的执行结果的. 区块链交易的执行依赖于区块链内部状态, 且该状态取决于之前区块链交易的执行结果, 因此存在着传递性依赖. 区块链交易的依赖性和区块链所提供的执行环境的特点给区块链交易执行追溯带来了挑战. 区块链交易执行追溯面临的挑战主要有3方面, 即如何从智能合约部署的生产环境中获取足够追溯的信息、如何获取区块链交易之间的依赖关系, 以及如何保证追溯结果与实际在线执行过程一致. 提出了一种基于录制重放的区块链交易执行追溯方法, 在合约容器中建立录制重放机制, 无需修改合约代码即可支持交易执行中对状态读写操作的录制, 并且不会打断智能合约运行; 提出了基于状态读写的交易依赖分析算法, 支持对存在依赖关系的前序交易进行按需回溯; 此外, 设计了录制读写操作记录的验证机制, 确保重放的执行过程与真实执行过程之间的一致性可被验证. 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追溯区块链交易调用智能合约的执行过程, 可用于智能合约调试, 并且当智能合约异常造成损失时可用于举证. 在实验中对比了将录制的读写操作记录存储于链上和存储于链下之间的性能差异,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所提方法在追溯区块链交易执行方面的有效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区块链不可窜改的特性,部署到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不可更改.为了提高合约的安全性,防止智能合约出现整数溢出、短地址攻击、伪随机等问题,在合约部署之前需对合约进行漏洞检测.针对智能合约的整数溢出漏洞利用符号执行进行分析研究,对现有符号执行方法进行调查发现检测速度较慢,从而提出一种自底向上求解约束的改进符号执行方法,并结合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进行路径选择从而提高符号执行的代码覆盖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符号执行在选取的100份含溢出漏洞的智能合约中检测正确率达84%,平均检测效率提高了20%,在中等规模智能合约中检测效率提升显著,检测结果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航运业数字化的加速,凸显出传统航运物流企业日常运营中存在的服务匹配与结算缺乏自动化、业务数据因缺乏透明度而不作为可信证据采信等问题。区块链具有的透明化与可信等特点可以结合物联网与数字货币等技术帮助航运物流企业以数字化转型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合理转型路径,设计基于“蚁群-智能合约”算法作航运服务自动化匹配、基于区块链与物联网提供运输进程可靠追踪服务及基于数字货币实现海运运费高效结算。以太坊测试链上的模拟结果表明了转型方案的有效性,其对内降低运营与结算成本、对外增强业务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的价值,提高了航运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s now advancing at a tremendous pace. Devices in the IoT can connect and communicate in a fully autonomous mode. Because of its autonomy and numerous infractions of security policies, the IoT network is subject to various security risks. However, because of this autonomy, dependable security and storage mechanisms for authentication to share data across IoT devices are essential. Furthermore, since it has initially been popularized in Bitcoin, blockchain development has accelerated. Blockchain can be used to solve security challenges in the IoT. Mak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IoT devices is one approach to accomplish this.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intranetwork and internetwork device-to-device secure communication that enables IoT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while also provid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in an open environment. The method also provides data integrity in addition to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 We have presented informal security analysis, which confirms that there is no important security threats in our protoco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tocol is also better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papers.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网络模式,是对传统网络和技术的融合和扩展,传统的网络安全和技术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于物联网系统中,同时物联网中又加入了更多的私人信息以及一些涉密信息,对信息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等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首先对物联网概念、体系架构以及核心技术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总结,然后对物联网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2DR2的动态防御物联网安全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相关核心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系统的核心组件,在现实中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没有关于智能合约的统一定义,在不同的区块链平台上,智能合约的实现也相差甚远.这样将影响公众对智能合约的认知,也对产业的发展造成障碍.回顾了智能合约的发展历史,梳理其概念的变化过程.归纳智能合约的本质,对现有智能合约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给出了面向合同的智能合约的形式化定义,为智能合约的标准化奠定基础.提出了独立于区块链平台的、通用的智能合约实现方法.在目前广泛应用的联盟链区块链平台Hyperledger Fabric上面进行了具体实现.最后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球速汇”业务场景下对实时信息查询不便的问题,利用区块链分布式系统架构的特征,设计并开发了基于Fabric的跨境汇款追踪平台。该平台实现将汇款各环节中的流转信息进行共享和存储,保证信息的不可篡改,同时兼顾了联盟链的权限控制和数据隐私。结合功能及性能测试结果,该平台在满足银联跨境速汇业务量需要的同时,可有效提升业务的透明度,优化机构业务流程、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并提升用户体验,为联合机构探索区块链跨境金融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平台运行,为缔约的多方提供安全可信赖能力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智能合约在去中心化应用场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地应用于股权众筹、游戏、保险、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相比于普通程序而言,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合约参与多方的公平性,还影响合约所管理的庞大数字资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变电站巡检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的监督,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安全作业系统,主要给出了现场采集系统中的设备选择方案、安装注意事项、所用的定位算法及具体实施方案.系统定位工作人员的当前所处区域,对其所处位置、巡视路线进行跟踪,对误入工区、漏巡等行为进行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刘富春  周受钦 《微机发展》2012,(7):227-230,234
集装箱是全球物流运输的核心装备,全球国际货运90%以上都是通过集装箱完成,目前集装箱运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落后,从而导致物流效率低、海关通关效率低且做不到实时可视化监控。文中基于射频识别和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开发了用于托盘和集装箱等物流装备的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进而设计了基于智能集装箱的现代物流装备物联网系统平台。该平台的广泛应用使现代物流系统的整个供应链信息流畅通,实现了可视化监控,大幅度提高了现代物流效率。为行业应用提供智能集装箱成熟产品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越来越智能。文章从阐述国际国内智能家居现状出发,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国家物联网宏观发展规划,分析当下智能家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展望智能家居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已在金融、医疗和政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关注。然而,由于智能合约的不易篡改性和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各类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一方面是合约开发者在编写合约时出现的代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以太坊出现不少高风险智能合约,普通用户很容易被高风险合约提供的高回报所吸引,但对合约的风险却无从知晓。然而,关于智能合约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代码安全方面,对合约功能识别的研究相对较少。假如能对智能合约功能进行准确分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智能合约的行为,同时保障智能合约生态安全,减少或挽回用户的损失。已有的智能合约分类方法通常依赖于对智能合约开源代码的分析,但以太坊发布的合约仅强制要求部署字节码,且只有极少数合约公布了其开源代码。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字节码的以太坊智能合约分类方法。收集以太坊智能合约字节码和对应类别标签,然后提取操作码频率特征以及控制流图特征;通过实验对特征重要性进行分析,获取适合的图向量维度及最优的分类模型;在交易所、金融、赌博、游戏和高风险5个类别的智能合约多分类任务中进行实验验证,使用XGBoost分类器时的F1值达到0.913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好地完成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分类任务,并且能够应用于现实中的智能合约类别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