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对称线性判别分析算法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张明 《计算机应用》2009,29(12):3352-3353
小样本问题的存在使得类内离散度矩阵为奇异阵,因此求解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的广义特征方程存在病态奇异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镜像图像来扩大样本容量,并采用零空间的方法求得Fisher准则函数的最优解。通过在ORL和Yal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人脸识别效果优于传统LDA方法、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以及二维对称主成分分析(2DSPCA)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MLD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宝  王士同 《计算机科学》2010,37(11):239-242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模式识别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诸多领域。线性判别分析法寻找的是有效分类的方向。而当样本维数远大于样本个数(即小样本问题)时,LDA便束手无策。为有效解决线性判别分析法的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A算法——MLDA。该算法将类内离散度矩阵进行标量化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对类内离散度矩阵求逆。通过实验证明MLD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LDA的小样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DA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重新定义了样本的类间散布矩阵,在原始的定义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径向基函数(RBF)调节类间距离,使得在选择投影方向时能更好地分升各类样本;同时该方法存类间散布矩阵与类内散布矩阵的特征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求出符合Fisher准则的最优投影方向,可以证明这样得到的投影方向同时具有正交性与统计不相关性。通过ORL人脸数据库的数值实验,表明了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小样本问题和对局部变化(如遮挡、表情、光照等)识别的不鲁棒性是线性判别分析(LDA)在处理人脸图像时所常面临的问题。针对LDA的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LDA的半随机子空间方法(SemiRS-LDA)。与传统的基于整个人脸样本特征集采样的随机子空间方法不同的是,SemiRS-LDA将随机采样建立在人脸图像的子图像上。该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集划分成若干个子图像集,然后将随机子空间方法应用于每个子图像集上并构建多个LDA分类器,最后使用投票方法将各分类器进行组合。在两个标准人脸数据库(AR、ORL)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识别性能,而且对图像的光线、遮挡等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普遍用于特征提取的线性分类方法。但将LDA直接用于人脸识别会遇到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阶矩阵组合的LDA算法——MLDA。该算法重新定义了传统LDA中的类内离散度矩阵Sw,使传统Fisher准则具有更好的健壮性和适应性。若干人脸数据库上的比较实验证明了MLDA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经典线性判别分析中存在的秩限制和小样本问题,通过改进原有的Fisher准则,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以克服秩限制问题并同时解决了小样本问题。重点研究了ILDA在解决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秩限制方面的有效性。在多个国际标准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上实验的结果表明ILDA算法不仅有效地突破了秩限制,达到提取更多判别特征的目的,而且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DCT域进行LDA的唇读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视觉语言特征提取这个唇读技术中最关键的难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DCT和LDA的特征提取方法。为提取对不同口型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矢量,首先基于DCT对视觉语言部位变换降维,然后基于LDA算法从DCT系数提取对口型分类性能最优的特征矢量。在特定人与非特定人的唇读数据库上以及实时唇读识别的实验都表明,该方法唇读识别率比传统的人工直接选择DCT系数法以及PCA提取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线性判别分析算法是一种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但其仅在大样本情况下适用。本文针对传统线性判别分析算法面临的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该方法在矩阵指数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类内离散度矩阵和类间离散度矩阵,有效地同时提取类内离散度矩阵零空间和非零空间中的信息。若干人脸数据库上的比较实验表明了ILDA在人脸识别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LDA算法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DA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克服传统LDA算法的缺点,重新定义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和Fisher准则,从而保留住最有辨别力的信息,增强算法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是可行的,与传统的PCA LDA算法比较,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PCA、LDA和SVM算法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将人脸图像变换到新的特征空间中,消除图像特征间的相关性和噪声,提取人脸全局特征,在实验阶段取较多的投影方向使其尽可能多的保持原始信息;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进一步投影变换降低数据维度;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识别。将PCA、LDA和SVM三种算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在ORL数据库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可达99.0%。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将原始的高维向量分割为低维的子向量组,再对向量组运用Fisher线性鉴别分析。这种处理方法,不但能够解决任意高维下的小样本问题,而且通过选择恰当的子向量维数,可以从向量中抽取出最有效的特征值。此外,基于向量组的Fisher线性鉴别分析是Fisher线性鉴别分析和二维Fisher线性鉴别分析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counter arguments against the direct LDA algorithm (D-LDA), which was previously claimed to be equivalent to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We show from Bayesian decision theory that D-LDA is actually a special case of LDA by directly taking the linear space of class means as the LDA solution. The pooled covariance estimate is completely ignored.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at D-LDA is not equivalent to traditional subspace-based LDA in dealing with the Small Sample Size problem. As a result, D-LDA may impose a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limitation in gener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块PCA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称为M2PCA+FDA的新的人脸识别方法.新方法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样本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PCA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得到能代替原始模式的低维的新模式,然后,对新模式施行“Fisherfaces”方法,实现模式的分类.其特点是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此类模式区别于彼类.在ORL和NUST603两个人脸数据库上对M2PCAA-FDA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Fisherfaces”方法和PCA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网格分割在网格参数化、纹理atlas图等几何处理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顶点或面凸凹信号的简单高效的网格分割算法.基于均匀支撑半径的顶点凸凹信号分析将顶点分为平坦点、凸点、凹点和特征点,先从平坦点进行平坦区域扩展,再从剩下的凸凹点出发进行凸凹区域扩展,最后根据顶点和边界边的光滑度进行区域竞争扩展;对于未能完全分割的简化程度高的模型,基于面的凸凹信号采用类似的过程进一步完成最后的分割.该算法可以快速地进行网格分割并能较好地保持网格特征,特别适用于CAD模型的分割.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二维最大散度差线性判别分析(Bidirectional 2DMSD)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上顺序执行2次二维最大散度差线性判别分析(2DMSD)运算,将判别特征信息压缩到图像的左上角,大大减少了图像特征的维数;选用二维最小近邻分类法进行分类,计算识别率.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识别率上优于最大散度差线性判别分析(MSD),而且在与2DMSD具有相同识别率的情况下,特征维数比2DMSD大大减小,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减少了识别时间,提高了人脸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6.
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但其存在两个缺陷: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该方法引进类间离散度标量和类内离散度标量,通过求解样本各维的权值达到特征提取的目的。若干标准人脸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ILDA在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小样本情况下Fisher线性鉴别分析的理论及其验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鉴别分析是特征抽取中最为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近几年,在小样本情况下如何抽取F isher最优鉴别特征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应用投影变换和同构变换的原理,从理论上解决了小样本情况下最优鉴别矢量的求解问题,即最优鉴别矢量可在一个低维空间里求得;给出了特征抽取模型,并给出求解模型的PPCA+LDA算法;在ORL人脸库3种分辨率灰度图像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PCA+LDA算法抽取的鉴别向量有较强的特征抽取能力,在普通的最小距离分类器下能达到较高的正确识别率,而且识别结果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8.
张健  肖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1):332-335,366
在人脸提取特征时,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受到光照、姿态等因素引起的高频部分影响较大,忽视了可能含有重要鉴别能力的低频信息.同时,人脸识别属于小样本问题,会使类内散布矩阵发生严重退化.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自适应线性判别分析(MA-LDA)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在ORL和Yale人脸库中进行了验证.MATLAB编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