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着重介绍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组成、装置开停工过程的特点,并从机理出发建立了其动态数学模型,采用了有效的算法进行仿真研究,面向对象编程,开发出基于当今流行的Windows环境的仿真培训软件,并应用于实际人员的培训,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培训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石化生产装置DCS仿真培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了针对 石化生产装置而开发研制的仿真集散型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模了美国FISHER控制设备公司PROVOX集散控制系统操作站的主要功能。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实用,功能齐全等特点,为操作人员提出了一个环境逼真,性能优越而又安全可靠的高效率训练环境。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年产5.5万吨对二甲苯(PX)工艺的全流程产时动态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机网络结构模拟了化工过程特性和仿PROVOX集散控制系统(DCS),并拥有工艺现场模拟站以及智能导师指令台,本文从PX流程、软硬件结构、建模过程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LC)在40x104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自保—联锁系统改造的必要性、PLC的选型、程序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了年产5万吨腈纶的全流程仿真培训系统。该仿真系统的硬件采用9台微机通过TCP/IP网络联结而成,模拟化工过程特性和TDC3000散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世界上领先的Spheripol均聚PP生产工艺开发了流程仿真培训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给出了环管反应的简化方法,并建立了反应器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通用仿真培训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了总体结构中每一部分应具有的功能,针对石油化工中铂重整生产流程,成功地开发了全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并投入了实际使用,所提出的实时菜单处理系统以及仪表盘功能模块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所开发的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一种分散鲁棒控制策略。讨论的问题是,在过程动力学特性不完全已知的情况下,寻求一分散控制器,使得即使当过程特性发生摄动或存在干扰时,系统均具有令人满意的动态性能。此项开发仅以过程的静态增益阵和一些简单的“在线”整定试验即获得了分散控制器,并改进了 Davison (1978)所提出的控制结构。最后,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一个大型催化裂化生产装置。结果表明,此分散鲁棒控制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使反应器温度的方差与最大偏差分别从1.90℃与9.7℃降为0.91℃与4.0℃。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化工仿真培训系统的专家指导系统基本思想和结构,并采用快速原型法进行系统的设计,然后采用C语言将其实现为一个高效实时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5.
反应精馏过程的非平衡级模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速率法,建立了反应精馏过程的通用非平衡级模型,对具有N个非平衡级,存在C个组分的反应精馏塔,其模型共含有(5C+2)N个独立方程,根据反应速率与传质整编的相对大小,探讨了对通用型模型进行简化的方法与途径。由于克服了平均级模型存在的种种缺陷,该模型通用性强、睦实可靠,不仅适用于多种塔型,而且还适用于无反应的普通多元蒸馏过程。本模型简化后用于普通多元精馏过程时,与Krishnamurthy和Tay 相似文献
16.
娄幸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8,(3):63-66
本文从仿真的角度叙述了几种用于火电站仿真机的锅炉炉膛火焰仿真的方法,列出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认为在性能和价格比较高的方法,即用计算机的动画技术;动画加参数修正火焰基本形状的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面向对象思想应用于化工过程模拟领域,提出了为重用而系统地建立了化工过程模拟类库的思想。文中给出了化工过程模拟类库应具有的基本特征(设计标准),即正确性、一致性、扩展性和重用性。结合过程模拟的概念的应用,介绍了类库开发中采用的具体类、抽象类和层次类等典型类结构。另外,对类库设计中进行的域分析和类抽象作了详细说明。类抽象是类库重用的保证,域分析是类抽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电站仿真器模型开发支撑系统(PSMSS)的研究,目的是为大型火力发电站培训仿真器的研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型开发工具,PSMSS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模块库管理系统,模型生成系统,模型试验系统,PSMS系统支持用户进行模块开发,模型生成和仿真试验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加快了电站仿真器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实现产品制造过程各环节的协同,通过对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生产运作方式特点的分析,建立了企业生产流程模型,并设计开发了面向产品制造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生产任务、技术信息、制造资源、工作成绩、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五个子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设计方案.经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实现了生产计划、工艺与工装设计、生产准备与调度、零部件加工与检验等产品制造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协同工作,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企业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