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良性蠕虫对抗恶意蠕虫时的效率,提出一种良性蠕虫的B+地址树扩散策略。在传递的信息中带有控制信息,主动扩散并行信息,以便使良性蠕虫处于可控的扩散状态。根据B+地址树设计动态生成算法,利用Scilab进行扩散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已有策略相比,该策略的良性蠕虫扩散速度更快,对网络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2.
由于良性蠕虫可以主动免疫主机,因此使用良性蠕虫来对抗蠕虫传播正成为一种新的应急响应技术.提出了混合的结构化良性蠕虫,设计了它的工作机制以及部署情况.基于传染病模型原理,用数学模型刻画了混合的结构化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传播过程.最后,对于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仿真结果,总结了影响混合的结构化良性蠕虫对抗蠕虫传播的四个因素:探针探测和探针的蠕虫检测的响应时间,探针的蠕虫检测率和探测率.混合的结构化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传播模型可以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邢雨 《福建电脑》2009,25(6):30-31
基于蠕虫对抗的网络蠕虫主动遏制技术的主导思想是针对恶性蠕虫,设计良性蠕虫,该良性蠕虫的特权提升能力大于或等于恶性蠕虫。良性蠕虫可以追循恶性蠕虫的扩散轨迹,通过远程查杀或网络封锁,对感染恶性蠕虫的不可控网络节点进行主动遏制,阻止其继续对Intemet进行攻击;可以对存在漏洞的易感染网络节点进行远程漏洞修补,以防止其成为恶性蠕虫攻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良性蠕虫网络带宽消耗和提高传播速度,提出基于分层叠加网的良性蠕虫扩散模型—HOPM(Hierarchy Over-lay Propagation Model)和基于周期性反馈策略的自适应良性蠕虫传播控制算法—FBSP(Feed Back Self-adapting Propagation Algorithm).分层叠加网模型具有逼近物理网结构、自适应网络变化的特点;FBSP算法跟踪蠕虫与良性蠕虫的交互过程,根据周期性反馈信息实时调整良性蠕虫的传播范围和策略来控制其网络带宽消耗.仿真实验表明在宏观网络环境下,基于分层叠加网的良性蠕虫扩散的通信负荷为基于Landmark叠加网模型的30%-50%.  相似文献   

5.
针对蠕虫扩散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受限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散策略树的蠕虫扩散策略自动生成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描述语言,描述蠕虫的扩散过程,并通过语言翻译器实现蠕虫的扩散。形式化论证了该语言的蠕虫扩散描述能力,构造模型的结构框架,阐述其工作流程。该模型理论上能实现较为普遍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6.
蠕虫对抗蠕虫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蠕虫对抗蠕虫模型中存在的错误,通过分析蠕虫传播规律,提出修正模型。根据良性蠕虫的不同对抗策略,补充建立相应的蠕虫对抗蠕虫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良性蠕虫出现早晚及良性蠕虫的不同对抗策略对蠕虫传播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良性蠕虫引入越早,其查杀及修复漏洞功能就越全面,控制恶意蠕虫传播的效果也越好。  相似文献   

7.
抽象蠕虫扩散的一般过程,采用确定的有限自动机理论,对蠕虫扩散行为进行形式化描述。建立智能扩散自动机模型,为研究蠕虫扩散过程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形式化手段。提出加权树策略,基于该策略设计智能扩散模型并详细阐述权策略的核心算法,描述蠕虫智能扩散的本质特征和执行过程。形式论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刻画智能扩散的特征,实现基于堆遍历加权策略的扩散仿真。  相似文献   

8.
网络蠕虫日益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利用良性蠕虫对抗网络蠕虫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至今仍缺乏对抗机理的深入分析,而且当前良性蠕虫在对抗有效性、资源消耗和可控性3个方面仍存在争议.通过构建一种能够准确描述良性蠕虫对抗网络蠕虫过程中两种蠕虫传播趋势的对抗模型,揭示了当前良性蠕虫主要采用的主动和被动对抗机理的技术优缺点,并讨论分析了良性蠕虫的若干技术争议,为实用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带权策略树建模方法,给出一种蠕虫智能扩散模型,描述蠕虫智能扩散的本质特征和执行过程,解决一般蠕虫不能感知目标环境及其改变,从而不能选择有效的扩散策略问题。针对该模型提出基于堆遍历的蠕虫智能扩散算法。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灵活描述和实现较为普遍的扩散,具有较高的扩散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Internet蠕虫的传播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传播模型的特点和适用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良性蠕虫的特点提出.了良性蠕虫对抗恶性蠕虫的传播模型。经过比较和分析,理论上证明了蠕虫对抗蠕虫传播模型,有效地补充和改进了传统的Internet蠕虫传播模型,使其更符合Internet蠕虫传播的实际,为进一步研究蠕虫的检测与预防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方法。与现有模型相比,其降低了对抗蠕虫给网络造成的冲击、可控,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IPv6网络中DNS蠕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Pv6网络环境分析了网络蠕虫的扫描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网络蠕虫--DNSWorm-V6,该蠕虫应用两层不同的扫描策略,即在本地应用子网内扫描策略,在子网间应用DNS扫描策略.由此两层扫描策略,提出一种双层蠕虫传播模型TLM.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NSWorm-V6是一种可以在IPv6网络中大范围快速传播的蠕虫.可以预测IPv6网络中新型蠕虫可能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蠕虫攻击成为目前影响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时监视网络蠕虫攻击,特别是在蠕虫传播早期检测到蠕虫,以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蠕虫传播和攻击造成的损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网络蠕虫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扩散性、链型以及传输数据相似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蠕虫传播特征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蠕虫检测的漏报率和错误率,对未知蠕虫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网络系统应用及复杂性的增加,网络蠕虫成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因此研究网络蠕虫的扩散十分重要。本文介绍网络蠕虫以及扩散的基本定义,分析网络蠕虫的扩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蠕虫的特性,给出P2P网络蠕虫扩散的扫描策略以及相应算法。最后给出网络蠕虫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由于IPv6网络地址空间巨大,传统的基于随机扫描、顺序扫描等网络层扫描策略的IPv4蠕虫难以在IPv6网络中传播。构建了一种新型IPv6网络蠕虫——V6-Worm,该蠕虫运用双层扫描策略,在子网内和子网间分别采用基于组播和基于域间路由协议路由前缀的扫描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双层蠕虫传播模型(double layer model,DLM)来仿真V6-Worm的传播趋势。仿真结果表明,V6-Worm可在大规模IPv6网络中传播,与采用随机扫描策略的CodeRed相比,V6-Worm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5.
Worms can spread throughout the Internet very quickly and are a great security threat. Constant quarantine strategy is a defensive measure against worms, but its reliability in current imperfect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s poor. A pulse quarantine strategy is thus propo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pulse quarantine strategy adopts a hybri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with both misuse and anomaly detec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corresponding worm propagation models, its stability condition is obtained: whe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is less than one, the model is stable at its infection-free periodic equilibrium point where worms get eliminated. Numerical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nstant quarantine strategy is inefficient because of its high demand on the patching rate at “birth”, whereas the pulse quarantine strategy can lead to worm elimination with a relatively low value. As patching almost all hosts in the actual network is difficult, the pulse quarantine strategy is more effective in worm elimina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搜索引擎蠕虫的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蠕虫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蠕虫攻击、扫描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日趋智能化、隐蔽化。搜索引擎被人们用来在Internet上检索感兴趣的东西,同样也会被蠕虫利用进行攻击和传播。利用互联网络的搜索引擎进行攻击和传播的蠕虫,实现了隐蔽、小流量、准确地传播。文章首先分析了这类基于搜索引擎的蠕虫的特征,然后提出了用户检索模型和异常判定算法,经过实验证明,此种检测方法确实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查东辉 《计算机仿真》2012,29(2):124-127
研究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蠕虫是当前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网络蠕虫传播途径多样化、隐蔽性强、感染速度快等特点。蠕虫模型以简单传染病模型进行传播,无法准确描述网络蠕虫复杂变化特点,网络蠕虫检测正确率比较低。为了提高网络蠕虫检测正确率,提出一种改进的网络蠕虫传播模型。在网络蠕虫传播模型引入动态隔离策略,有效切断网络蠕虫传播途径,采用自适应的动态感染率和恢复率,降低网络蠕虫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网络蠕虫传播模型,改进模型有效地加低了网络蠕虫的传播速度,提高网络蠕虫检测正确率和整个网络安全性,为网络蠕虫传播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8.
Contagion蠕虫传播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ntagion 蠕虫利用正常业务流量进行传播,不会引起网络流量异常,具有较高的隐蔽性,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潜在威胁.为了能够了解Contagion蠕虫传播特性,需要构建一个合适的仿真模型.已有的仿真模型主要面向主动蠕虫,无法对Contagion蠕虫传播所依赖的业务流量进行动态模拟.因此,提出了一个适用于Contagion蠕虫仿真的Web和P2P业务流量动态仿真模型,并通过选择性抽象,克服了数据包级蠕虫仿真的规模限制瓶颈,在通用网络仿真平台上,实现了一个完整的Contagion蠕虫仿真系统.利用该系统,对Contagion蠕虫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该仿真系统能够有效地用于Contagion蠕虫传播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蠕虫对Internet构成重要威胁,如何防范蠕虫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课题。由于蠕虫传播速度快、规模大,因此必须在蠕虫传播初期就能发现并对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全面分析了蠕虫预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路由器级的蠕虫检测、基于行为的蠕虫检测、蠕虫特征的自动提取,并对蠕虫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未来蠕虫检测的可能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布式蜜网的蠕虫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防范蠕虫传播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主动防护技术—分布式蜜网被应用到网络中以保障网络安全。分布式蜜网下的蜜罐对蠕虫表现出强诱骗性和“宽进严出”的数据控制策略等特性,影响到蠕虫的传播及控制。基于双因子模型,考虑到分布式蜜网下的蜜罐特性和Internet的无标度网络特性,提出基于分布式蜜网的蠕虫传播模型,并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以探讨部署分布式蜜网下的蠕虫传播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部署分布式蜜网不但能第一时间捕获蠕虫样本,而且能减少网络中感染蠕虫主机总数、具备感染能力的最大主机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